大儿子生了两个女儿,头一个生下来抱回中国,在我身边养到好几岁才回去,孩子叫王安霓。她很懂事,觉得爷爷奶奶把她养大,跟我们很亲。现在大学毕业了,长得是一表人才,找了一份好工作,在一家类似于投资评估的公司,薪金不比父母低。
大孙女小时候,中国刚刚出现超市。我那时候有点钱,叫孙女自己拿,孩子很有心,每次都是先给爷爷奶奶拿。有一次我送她到她父母那儿,途径芝加哥时住在一个公寓式的旅店里。她妈妈住一个屋子,我和我爱人住一个屋子。她本来跟她妈妈一起睡,结果夜里跑出去,在我们门前躺着睡,因为门锁着她进不来,我夜里去洗手间险些踩到孩子。
我小孙女王隽妮也长得很漂亮,很懂事。他们都是美国国籍,能讲中文但讲得不好。有次我跟小孙女在一起,我的电话响了,她不会说电话在响,她说:“爷爷,你那儿有什么东西在叫唤!”她们两个都学中文,我想日后中文对她们会有益,尤其未来中美的交流会很缺乏这方面的人才。
希望长城钛金成长为百年老号
很多最初一起战斗在中关村一线的老朋友都已经退休赋闲,膝下绕孙了。而我,作为他们中的老大哥,却仍在继续战斗。
走上钛金科技之路,使我变成了胆子特别大的人。在科技攻关的道路上,我无坚不摧,什么都敢干,从来不曾想过要停留,而且愈是困难就愈爱挑战自己。曾经攻克过无数难关,也以为自己可以一直这么势如破竹。新世纪,我又连着做了三个大项目。
第一个项目是“金属带材连续真空离子镀膜生产线”。以前做板子一张一张地做,做钻头也一个一个地做,但现在拿十吨的东西,一卷一卷地做,这卷做完之后,另外一卷立刻跟上。这个题目难度非常大。
我在此之前就有关注,到2000年以后才找机会开题。这个题的意义很大,搞成以后,国家有很多方面的应用。现在中国是钢材大国,年产五六亿吨,其中20%也就是几千万吨的板子要拿去盖屋顶、修厂房,这些板子都要进行表面处理,否则两天就长锈,长锈以后就坏了。
再比如饼干桶、茶叶盒、易拉罐,都是镀过的。每年中国用来做啤酒盖的铁板好像是十万吨。中国是汽车大国,汽车钢板又是一个大的市场。而且未来的主要能源是太阳能,反射镜需要把太阳光线反射过去,用玻璃板不是个好办法,还是应当用金属板。所以不久的将来,好多地方都会应用不锈钢板、铜板、铝板,其所需要的表面处理将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这不是钛金力所能及的事情,需要国家层面的力量。
第二个项目是“新型电子束发生器”,其实叫“电子枪”。老式电视机里面的显像管就是电子束发生器,一个电子束横几格、竖几格反复扫描,这个叫做微束。我们现在搞的电子束很大,整个楼的用电可能不够一个电子束使用,可以熔化特别稀有的难熔金属。
它是一个重要的关系国家产业安全的设备。汽轮机厂、锅炉厂、发电机厂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发电厂,而我国的汽轮机制造工业是一流的,可以制造“超临界”的汽轮机。虽然中国的汽轮制造业十分先进,但是有些材料自己不会做,要靠进口,产业安全因此就受到了影响。电子束发生器就是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它是材料工业里的重要手段。
第三个项目是“纳米纺织品装备制造”。在纺织品上镀点银,是个非常好的环保材料,做成床单给病人铺上,不长褥疮;多脏的水,扔进去一块儿,水就变清了。它能够降解有机物,杀菌效率很高,可以百分之百杀死大肠杆菌。现在机器做出来,每年可以生产上百万平方米的布。80万美元卖到台湾,台湾把织好的布卖到江苏,江苏在滤水器上加一层东西,又卖到瑞士,可以过滤水,杀死细菌。
三个项目的难度都很大,直接关系着长城钛金的未来。这些项目,有的已经开花结果,有的还正在酝酿当中。以前的确是战无不胜,但现在毕竟78岁,已接近耄耋之年了,不能不承认年龄大这个事实。虽然我尚有精力,但长城钛金还是需要人来传承,更需要有人来发扬光大。过去没有考虑这方面的事,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将我的生命之作,传给值得托付的人,让长城钛金依然能够健康发展,成为一个百年品牌。
后记
前苏联的朋友在给我的信中这样写道:“许多年商海里的经历,丝毫没有能够改变您那些优秀的品质。您还是像我们认识您的最初的年代,那样惊人地热爱劳动、很高的人品、发自内心的周详和正派。”
我爱好较多,其中事业是我最大的爱好。我一直在科技的道路上孜孜追求,不断思索和创新。有过困难、心酸、屈辱,甚至命悬一线,但我依然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 在我看来,来到世间便是难得的机遇,而能够一直活在追求中,更觉有滋有味。我庆幸,在自己一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之际,便能攻克难题。这让我在日后的科研道路上无所畏惧,让我相信,无论遇上何等困难,只要一步一步走,胜利终在彼岸。
能够亲眼看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由百废待兴到为世人所瞩目,于我都是莫大的荣幸和欣慰。我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这便是活着的荣耀。
我曾像那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用自己全部的热能,将人生之铁锤炼成金。现在夕阳西下,暮景残光,但仍有另一番沉静、厚重的绚丽。我依然会尽力,在历史的天空,再添一抹美丽的晚霞。
附录
再回首
岁月如歌,光阴似箭。
曾经旭日般的青春年华,已是满头白发的今天,一切犹如转眼之间。
共和国的重托,父母般的关怀与宠爱,还浮现在眼前,犹如是在昨天。
是“俄专”,学子之路的起跑站,让我们梦绕魂牵。
我们犹如即将离开父母的待嫁少女,依偎在你的身边,整整一年。
是那一次又一次的国际列车,把我们送到一代青年人向往的人间天堂——社会主义的苏联,七夜、七天!
是那第一次听到的悦耳的上课铃声,奏响了我们在“莫动”的五年!
还记得第一次迎着列宁像,从一楼奔向二楼的瞬间,
漫长的五年,匆匆的五年,难忘的五年,如歌的五年!
那对祖国的向往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一日深一日,一年强一年!
我们在天堂读书,有什么事正发生在人间——
祖国大跃进啦!改地又换天!
我们也随之心潮涌动,更加倍了对故土挂牵!
都搁下,我们有重任在肩。
学习不能搞大跃进,还得循序渐进,按部就班。
没有谁督促我们要刻苦学习,
相反,总有人提醒我们:要我们注意休息、要劳逸结合,要保证睡眠。
只有亲历者更容易明白这其中的根源。
五年,高水准的严格的锤炼!五分,奥特里池喏(汉译:五分)!奥特里池喏,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