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度晚年修道以升华
英国学者克里斯朵夫·巴克特在他的易学专著《易经——第一号成功预测》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话,他说:“《易经》指出,我们生命的最终目标不是进天堂,而是和诸存在于我们自身和外部世界的阴阳因素在地球上创造出一个天堂来。”生活的天堂,是需要人类自身去创造的。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升华自己的心灵,去创造人类生活的天堂。我感觉已经生活在自己创造的天堂里了。
做人真好
《易经》“履”卦上九爻辞说:“视履,考祥其旋,元吉。”“象”传解释道:“元吉在上,大有庆也。”把上面的话译成现代汉语是:回顾一生行履之际,总结吉凶祸福,最终周旋完备,至为吉祥。“‘元吉’在最后,是大有福庆的啊!”我的人生体验,与上述爻辞正相吻合。在我的人生道路上,多次踩着老虎的尾巴,险些被老虎吃掉,而我一次次闯过了难关,周旋完备,功德圆满,没有遗憾,没有愧疚,感恩知足,真可谓“至为吉祥”,“大有福庆”。可以能够如此,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不管在多么险恶的情况下,我的心里总有一颗火热的爱心,爱亲人,爱人民,爱国家。就是这一颗爱心,支持我顽强地活下来;就是这一颗爱心,使我在绝境中仍想着为人民做点贡献,走上了官制研究之路;就是这样一颗爱心,使我在困境中结出硕果;就是这样一颗爱心,使我的选修课感动了莘莘学子;就是这样一颗爱心,使我离而不休,“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犹著花”(顾炎武语),就是这样一颗爱心,逆境非但没有把我压垮,身体反而一天天更健康。总之,我虽然有三十多年时间蒙冤受屈,被打入“牛鬼蛇神”的异类,但仍然不辱人格,以一个真正的人而活着。人民是公正的,历史是公正的,改革开放以后我终于洗净外加给我的污秽,恢复了我的本真面目。我的本真面目原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年轻的离休老干部之一,中国共产党近60党龄的老党员,中国人民大学无愧“人师”称号的教授,地球村胸怀世界、宇宙,关注人类未来的世界公民,总之,综观以往77年的人生历程,我没有做过损害党、人民、国家、他人的事情,相反,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仍然对社会做出了有益的贡献。据此,我应该堂堂正正站到大写的人的行列。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可以称之为“君子”。但“君子”是做人的起码要求,最高境界是圣人、大人、大丈夫。我应该向更高的境界攀登,绝不可松懈、停顿,更不能倒退。作为一个合格的人,我感到莫大的满足和欣慰。在生理上,我已步入真正的老年,但在心理上,我没有一点“老之将至”的感觉,反而有一种“风华正茂”、“满园春色”、“秋日胜春朝”的真切体验。我的生命正进入“黄金时代”。我目前的心态(精神状态),可以简略描述如下:
天天怀有感恩的心:感恩大自然,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感恩亲人,感恩朋友,感恩帮助过我、对我友好的人,也感恩磨难、不幸,因为它给我带来“天降大任”的信息。我总感到大自然、社会、他人给予我的太多了,而我能够回报的实在太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奉献得多些,心里才感到平衡些。
时时刻刻怀有先忧天下之心:我认为,人类的生存到了一个关键时刻,有可能整体毁灭,或者获得新生。我对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985年巴黎共识(21世纪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要汲取孔子的智慧)深信不疑!解读它,宣传它,首先自己实践它。
我充分认识到,世界正处于一个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时代。中国正处于一个伟大复兴时代,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人学,即做人的学问。这是真正的大学问,其他都是小学问。小学问必须服从大学问,我天天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感到充实和幸福。
我有一个幸福圆满的家庭,尽享天伦之乐。我有不少诚挚的好朋友,感到温暖与甜美。
我一不求名,二不求利, 只求在有生之年再为社会做点贡献。我人老心不老,虽年近八旬,仍然可以有所作为,这样来养老,不是很好吗?我感到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我的座右铭是:返朴归真,返老还童,知荣守辱,自我实现。并以此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