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两局,喝喝茶,看看电脑上的数字。挺优雅的、挺好的,更主要是和高层那些领导干部能够交流,在这个圈子里这种机会是特别难得的。
采访者:其实一方面锻炼了身体,一方面也愉悦了身心,同时也是在和周围的人结识。
王德成:对,如果不到那个圈子,你就说不上话、见不上面、了解不了好多的信息。你不掌握信息,知识面就窄。
收藏和玩股票
王德成:我还有一项爱好就是收藏和玩股票。这个不想展开多说。收藏我曾经简单提到过;玩股票简直是我的伤心地。但是股票这块我是坚持下来了,说起来话太长。
好在我有一个股票博客:“东方财富”网的德先生——也就是“老股民北京王”,你一查就知道。快20年了,那个经验教训太多啦,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我也给儿子王联和女儿蔡萌他们说过,要吸取老爸的经验教训。一是不能陷得太深,二是不能影响家庭正常生活,等等。反正后辈儿孙也要牢记这两点。
兴趣爱好大体上就这些。当然,像拍照、上网、制作视频,这些年轻人玩的东西我也都会点。电脑是从286开始学习的,数据库是从dbeis3玩到foxbeis,再到现在的超大数据库搜索等,我还订阅《中国网友报》。这些就不展开说啦……
策划与我同行
十多年前我就是北京匹夫策划公司高级顾问。许喜林总经理很看重我,我也从他们公司学习了不少好经验。我们一起策划编辑出版了《毛泽东诗词书法鉴赏》,而且由我策划在西单图书大厦举办了签名售书活动,还在北京广播电台搞了“怎样纪念毛泽东”有奖纪念征文等。
最近较大型的是攀天红古典家具会馆和攀天红书画院开业庆典。下面摘录一条当时的新闻:
攀天红书画院正式启动仪式 攀天红红木家具会馆致力民族文化传承
5月6日,寄情翰墨书画艺术,注目民族文化传承、致意中国革命精神的攀天红书画院启动仪式在北京攀天红红木家具会馆的开业庆典上正式启动。参加庆典仪式的有书画界、红木家具行业的合作伙伴以及来自收藏界、文艺界和新闻媒体界的领导和嘉宾近四百多人。
当天到会嘉宾合影,前排右一是王德成
活动现场红木行业、国内书画名家云集,红色人物闪耀。红木第一人杨家驹、中国红木家具网主编赵夫赢、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闫振堂、福建木业商会会长陈雪峰、钓鱼台国宾馆管理局局长尹士强、红色文化主编王德成、毛主席管家吴连登、毛主席贴身卫士田云玉、周福明、红色中国伟人艺术团团长冯黎及伟人团队、四君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玉树、京城百变鬼才萧宽、首都师范大教授卜希阳、中国书画家协会秘书长潘文海应邀出席剪裁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伟人再现勉励攀天红以中国革命之宝贵精神 争做享誉国际的民族品牌
活动总协调王德成先生介绍,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攀天红书画院将与各民族文化团体、红色文化学习与发扬组织共同以攀天红红木家具会馆为基地更好开展风格各异、旨在弘扬民族文化的一系列活动。用赤诚、火热的心,尽一份国人力。
北京攀天红总经理陈聪海先生表示,中国的书法和绘画是我国丰富多彩的宝贵遗产,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份遗产,以期达到更高的艺术水平,创造出更新的艺术风格,攀天红书画院以浓厚的学术氛围和高品位的书画作品来吸引业界名流,书画精英互相学习和交流。“攀天红书画院以弘扬中国书画艺术,促进书画产业发展为宗旨,以发掘与培养优秀艺术家,发布与传承优秀书画作品为己任,把古典红木家具与中国书画艺术有机结合,打造属于攀天红的独特经营方式,融汇民族文化,开创红木典范。
资料显示,信心来自实力,北京攀天红古典家具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作为致力打造古典红木,弘扬国粹文化的专业红木家具公司对所生产的古典红木家具用料考究,厚重大气,原材料取材、细节设计与精雕工艺要求严格,不仅从老挝、越南、印度、海南等地选购紫檀、酸枝、黄花梨等名贵木材,更加强调做到四不“拼、补、白皮、上色”,选料自然,一木一器。其制作的家具有:桌、椅、几、案、柜、屏风等十余种产品、上百种款式的红木家具。并长年重金聘请木雕之乡的诸位名师巧匠,秉承明清两代家具制作的精髓,榫卯结构、手工深雕细刻,使每款产品韵味十足,比例协调,富有灵性,力求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环球活动网”2011年5月9日,作者冯黎,责任编辑王士垚)
2011年7月1日是建党九十周年。期间,我们又和著名策划家张大林几次开会,商量决定了几大活动方案,有的正在执行中。
2011年6月6日,左起:周志鹏、徐总、王德成、赵国荃、朱新华、凤凰、张大林某
2010年12月,王德成(佛道生)为宁夏黄河灌区题字墨迹
观念要先行儿女初长成
1982年,王德成的儿子王联周岁时留影
以前我就有这方面的研究,也在报刊上发表过不少文章。本章附几篇在这里。
采访者:我看您写了《望子成才》是吧?
王德成:下面讲“望子成才”这方面的内容。
对于子女的教育、培养,说起来话长,我从儿子王联牙牙学语就有记载。像当时儿子吐字不清,连“土豆”的“土”那个“t”都发不出来,1岁1个月左右才能叫得清楚。按说孩子“三翻六坐九爬爬,十个月的孩子叫爸爸”,本身我研究比较深,在报刊上做专栏作者,从我儿子生下来就当“试验田”,我亲自去抓、亲自去培养。
采访者:就是按您自己的想法?
王德成:要按正确的理念去教育、去学,教育学、心理学的资料我找了很多,我研究过应该怎么培养孩子。他生下后不久,我通过录音,通过手势,通过天花板上摆的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放音乐等等教育他,直到他上托儿所。那时候的托儿所比较便宜,两三块钱一个月,又是我们军队院校的托儿所,我儿子接受的是正规教育,幼儿园上得挺好。后来转到武警专科学校以后,他在小班、中班、大班也都表现得很好。小学时学习成绩一般,但是他小巧可爱,在北京育英学校五十几个小朋友的舞蹈班里头就两三个男孩儿,我儿子就是其中一个,穿着小舞蹈鞋,还挺逗人喜欢的。上学先从北京红山口那边,就是从军事科学院那边到育英学校,这些学校是干部子弟学校。小时候他的调皮、可爱,包括犯的一些小错误,我们都给他记载下来,甚至拿文字记载下来。我说等他长大了以后,我给他有个合订本,“看你有什么成绩、有什么进步、犯过什么错误、写过什么检讨”。这里我还把他比较有进步的作文留了下来。这是一般孩子成长过程的必由之路,聪明的孩子比较调皮,包括他上数学奥校,我们早早培养他的时候,他八九岁就能够自己坐车到中关村的北京八一中学那边去,中间还倒一趟车。别人说“你们的胆子真大”,我们主要是为了培养锻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