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草根之路--王德成回忆录 第56节

点击:

但是离异以后对孩子的抚养问题,我到时候该辅导的辅导、该负责的负责,一直隔三差五地在礼拜六、礼拜天下班了去给孩子辅导,我附了4000字左右的讲课稿。可以看出,我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对他们同班同学的责任心。因为我本身一辈子搞宣传教育的,要不说我可以把给儿子辅导的材料都附到我的回忆录里面呢。看看我当时的思想境界和正确态度。

采访者:离异那半年的时间,对您来说是什么样的感觉?

王德成:也没有什么感觉,单位不顺,家里头清净了,那时候我就迷恋跳舞了,拿跳舞作解脱。

深爱到来深有体会

在业余时间,我一边跳舞,一边到婚恋公司去征婚。当时也碰到不少女士,也曾经想写一个《鹊桥见闻录》,写了一半没发表,有不少感慨吧。后来有一次在北京市工人文化宫,介绍人薛老师给我打电话:“王先生,你来一下,有个女士你见一下。”当时婚恋公司是男的不收钱,女的收,因为男的比较缺,往往是像我这种谈了以后,“王老师别走,后面还有一个”,能够谈两三个。我碰到一个,我看她太年轻,但是看她的神情上啊,因为我搞心理学的,她神情上有点儿恍惚。我就跟她讲,婚恋这里头骗子太多,好人也难找。我还给她讲了一些大的方向和对人生的把握。她回去以后对她女儿也讲婚恋公司所见所闻,说:这里没有一个合适的,就万寿路那个老王说话还不叫人讨厌。就是离家远点儿。她女儿当时可能十二三岁,说:妈,只要人好就行。路远全当遛弯呢!最后,婚恋公司薛老师知道这个以后给她说,“那我打电话把老王给你约过来”。最后我和蔡小林就有一点意思了。

后来想来想去,我又给蔡小林打电话,她在南城西罗园那边住。我打电话她正好值班呢,我说“有机会见见面吧,谈谈吧”。她说“行,约个时间”。就在公主坟附近见了个面,聊了聊,后来她把她爸爸妈妈钻石婚的照片给我一看(她开始没给看,临走送别的时候她把照片给我看),“这是我爸爸妈妈钻石婚的照片”。钻石婚就是结婚60年嘛,我一看这个家庭背景挺好的,就知道家里团结友爱,一看是大家庭、人丁兴旺的感觉。我心里就有百分之五六十的认可了。然后第二次、第三次见面,我们就逐渐下决心了。

 

蔡贯五、闫淑珍钻石婚庆家宴合影

下决心了以后,有时候她来我不在或者我有事出去了,我就把钥匙交给她了。有一次她在家里做完面条,吃了以后她没吃完,剩下她就走了,还写了“王哥,我来以后你没在,做了些面条,我还没吃完,你接着吃吧”。我到现在还跟她开玩笑,她还嘿嘿笑呢。

她的五姐也在南城,她妈在房山良乡闫村那边,她妈去看她姐姐的时候,她说起我们俩的事儿,最后到我们定慧寺这儿来了一趟。老太太来考察了一下未来的姑爷。我还给她做了臊子面,她吃了一碗,聊聊天,回去她跟家里其他人说了,就有人提议有机会去看看吧。蔡小林他父亲知道后,说要看我写的字,也算是考察吧。我就给写了一个扇面。

 

2001年6月,王德成给岳父蔡贯五写的扇面

我们进展得比较顺利,2001年6月6号我们就领结婚证了。

采访者:一年时间?

王德成:嗯,领了结婚证以后,家里头亲戚朋友来了十来个代表,就等于吃个喜筵吧。然后国庆节的时候又到她们那边去,又吃了个喜筵。街坊邻居、她家的亲戚来了三桌吧,吃了个饭。她家在青海省委当宣传部长的大哥还讲了几句热情洋溢祝贺的话,我也讲了几句答谢词。这家子兄弟姐妹七八个,家教都非常优良,就是说中国优良传统的一个缩影。她的哥嫂都是机关干部,她的侄儿也在政府机关当秘书。她的弟弟过去是老板,现在在家里伺候老人,是个专业养殖户。她的几个姐姐都有才学,每年春节的时候,家里头唱歌、跳舞,每个人拿节目,像家庭“春晚”一样,非常感人。

 

2001年9月2日,蔡小林亲人代表到王德成(右一)家,前坐者是老岳父和老岳母

蔡晓琳三五个小故事

我后来听人说蔡小林小时候小病不断,姐姐哥哥大家都关心她的成长。

她两岁左右得肺炎,二大爷家仲良哥和仲权哥都为她输过血;她的大姐淑敬为她输血最多。父母、哥哥、姐姐用亲人的真情把她的小生命呼唤回来,她至今还在感激他们。

中小学的她,学习刻苦努力,性格内向而不招惹是非,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那时班里另一个女孩特尖儿,经常和男女同学争吵。老师就说她,你看,人家蔡小林学习又好,从来不给她妈找事,也不给老师找事。因为那时期末考试老师们在一起判卷子,小林的几门功课都是100分,别的老师就知道了。在别的班上课时,老师常提她,说她是学习好的学生。高二时遇到唐山大地震,搞一些土测,搞地震小组,实践第一,室外授课,学工学农,基本不正经上课,她的学业有点荒废。但是她爱学习,看了不少书以弥补自己知识技能的不足。同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

工作中的“小蔡”也是好样的。他们单位在2002年11月开始就移交给“能人”经营,但照常给员工发工资,让她们回家休息。别人有的玩麻将,有的玩牌,有的逛公园,真是休息了。可是我的夫人她不甘心无所事事。有一天,她的一个朋友找到她说,在中国青年报社工作的一个女孩买了一辆车,刚半个月就出车祸了,肋骨断了三根。现已出院在家,需要有人陪她。问我爱人能不能帮忙。蔡小林一听,就说可以。也没问给不给工资就去了。那个女孩叫丁云捷,27岁、未婚,去后也什么都不让干,吃饭就给饭馆打电话,要两个菜和米饭,她们一起吃,连着好几天都这样。后来听我爱人说她不让小丁订饭了,她说我可以给你做。此后她们一起看书、吃饭、聊天,谈心,互相梳小辩儿、盘头发,两个人都很高兴。小丁说:蔡姐,以后我能上班了,我每天去你们家,你帮我梳完头我再上班。你梳的头发太漂亮了。两个人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姐妹。那一个月小丁给她600元。我爱人回家很高兴,因为这是她第二职业的第一份收入。她觉得在外边又高兴又交朋友又有钱挣何乐而不为呀。

后来又有人介绍她到著名诗人萧三(毛泽东青年时代的同学)家,在木樨地那儿。萧三的太太“叶华”,是德国人。萧三的儿子立昂、维佳、和平三人的长相都随叶华,一看就是老外。家里也经常去德国朋友,大家在一起吃饭,德国朋友边吃边竖起大拇指说:“Very good!”维佳有一个6岁的女儿叫咸咸,他爱人是地道的川妹子叫“鸭子”。小咸咸见我爱人去了老远就喊:蔡老师我想你了,我给你留冰棍儿了。他们家的老老少少还有国际友人都说这位蔡老师人好,干净利索,做的饭也香,好吃。萧维佳最后把他母亲的著作《世纪之恋》赠送给我爱人做纪念。

通过在这两家打工的经历,她更有自信了。后来又到西直门“天兆家园”做物业领班,后来又升为主管。具体工作是:新员工的培训、人员分配、质量检查、物品管理等,这些工作她做得都顺手,也高兴。

在后来先后到京都假日、国宾酒店、政协会议中心等。在那里的西餐厅里做一小部分中餐——馄炖和饺子。她每天在西餐厅里一站,穿着洁白的衣服,紫红色的领花儿,带着小帽子,好像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好多客人喜欢吃她做的馄炖和饺子。尤其是那些老外,还经常给她拍照,而且,还微笑着冲她伸大拇指赞扬她。她有时间也跟那些老外们用简单英语对话,属于她专业范围的她能懂一点,范围稍微大一点,就不懂了。那一段儿时间,她每天回来要我教她英语。再后来,她觉得每天上班太拴人,又做起“宴会嫂”了,这工作时间可以灵活掌握。不愿去就提前打招呼。宴会嫂就是服务员,以前学的英语又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