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我又写下了一小首诗:
东边道上路遥遥,
千里军营来慰劳。
边疆堤上留足迹,
归去来兮待何朝?
令人难忘的第一个国庆节
回到沈阳之后,为了迎接伟大祖国的第一个国庆节,我们宣传队赶排了一些新节目。
国庆节的前一天,有一个由苏联、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朝鲜等国组成的世界青年代表团,来沈阳参加我国的国庆典礼。
1950年9月30日,天刚发亮,彩霞初现,我们宣传队就迈着整齐的步伐,迎着晨风来到了国际体育场。在晴朗的天空下,世界各国的旗帜高高飘扬,国际体育场成了大红条幅标语的海洋,场内鼓乐喧天,彩旗翻飞,鞭炮齐鸣。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笑容,每个人的嗓子都因为高呼庆祝口号而嘶哑了,每个人的手掌都拍红了,每个人都诚挚地表达对新中国的挚爱之情!
在这伟大的时代,在新中国成立了一年的时刻,大江南北,还有从遥远的异国他乡来的世界青年代表聚集在一起,共同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国庆节。欢庆国庆节,这是开天辟地的头一回,这是祖国的光荣,也是中国青年的荣幸!
世界青年代表团的到来,象征着世界青年的大团结,显示出全世界民主青年的钢铁意志,说明坚固的和平阵营已结成。
代表们讲演:“每个国家的青年都在进行着顽强的斗争,遍地响起了抗议美国侵略者战争挑衅的怒吼,遍地高喊着‘保卫和平’的庄严誓言。让战争贩子们惊慌失措吧!让侵略者在和平的威力下发抖吧!”
最后是互赠礼物,表达世界青年们的深厚友谊。
我们把鲜花、纪念章和各种珍贵的小礼品亲手交给了代表们,然后成群结队、一个一个地和代表们亲热地握手拥抱。我们用多种不同的语言呼喊着共同的口号:“愿我们的友谊长存!”“世界青年大团结万岁!”会场上一片欢腾。当代表们离开会场,我们还恋恋不舍地拥挤着遥望,一直到看不见异国朋友们的身影为止。
国庆节那天,清晨,天上还闪耀着繁星,雄鸡还在打鸣,我们就被锣鼓声惊醒了。
“ 紧急集合!去参加庆祝大会!”
每个人的脸上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用最大的热情来迎接国庆节的到来!家家已高悬领袖像,大街小巷竖起了色彩缤纷的旗帜,打扮得比过年还漂亮!
各单位的乐队、锣鼓队已经在约定的地点汇集,秧歌队的队员穿着各色鲜艳的衣裳,扭起了欢快的舞蹈。街上多个角落的大喇叭不是传送出歌声就是广播着演讲。
千万人的手臂高高举起,千万人的声音响起“万岁毛泽东,万岁共产党”!沸腾的人群,像汹涌澎湃的海洋!如果我是个诗人,我要写出赞扬祖国的诗篇;如果我是个歌手,我要唱出赞美祖国的颂歌。在这大喜的日子里,人们都会尽情地欢唱!
想起解放前的苦难岁月,人们常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是党、是毛主席带领人民推倒“三座大山”,人民获得了解放。美好的生活是无数烈士用鲜血换来的!
当时,我们时时刻刻准备着粉碎美帝国主义侵略的野心,保卫祖国,巩固胜利,不叫美帝再来毁坏我们幸福的家园!
我是一个革命军人,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尽一份微薄的力量,和广大人民一起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盼望参加抗美援朝的战斗
国庆节过去半个多月,国际形势又风云突变。
“两年来的和平环境要终止,从今后又要过战争生活”,这是军区政治部李秘书长作报告时讲的第一句话。美帝国主义已经越过朝鲜的“三八线”,美国和朝鲜之间的战争烽火已经蔓延到我国的鸭绿江边,直接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幸福和安全。
我们不怕战争,既然和平没有希望,就要以战斗来争取和平。历史告诉我们,胜利属于正义者。毛泽东的战士们英勇无敌,人民军队必然胜利,我们要让美帝国主义和日本鬼子一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倒下去再也爬不起来。
为了保卫祖国、保卫母亲和孩子们,保卫我们用血汗建设起来的工厂,保卫我们新建的漂亮学校和医院,保卫我们已经享有的美好生活,战士们已经握紧了手中的枪,每个人心中都燃烧着熊熊的爱国之火,只要领导发出一声号令,就立刻奔赴战场杀敌。
领导号召我们文艺兵加紧学习练兵,武装头脑,用笔、用歌喉去唤起群众的觉醒,并时刻准备着参加抗美援朝。
不久,中央决定派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鸭绿江抗美援朝。
全国各地到处掀起了爱国热潮。毛泽东时代的青年们都在宣誓:为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意贡献出全部的精力、智慧甚至宝贵的生命,愿意奔赴战场去抗击美帝侵略者。
我们二十几个文艺战士,每个人都表示了自己的决心,说出了心中想要说的话。我内心也在激荡,我也很激动。在动荡的岁月,我愿意经受战火的锻炼和考验,和平麻痹的渣滓要肃清,虚无缥渺的幻想要冲刷,为了祖国的安宁,我不允许自己有私心杂念,革命者的高贵品质是无私奉献。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我要继承先烈的遗志,同战友们一起去冲锋陷阵!我下定了决心,递上了我要赴朝鲜战场参加战斗的决心书。
第二次返乡
领导研究后,只批准了我们宣传队几个同志的赴朝请求,大部分人仍留在原岗位上。
不能去战场,我们就在部队排演了大型话剧——《让战魔发抖吧!》。在这个剧目里,我扮演了一个国民党文工团员,是一个被侮辱、受伤害的女孩。在这之前,我在活报剧里扮演过和平女神,也演过二人转,参加过小合唱等。
我们带着剧目由沈阳出发,到四平、长春、吉林、哈尔滨、开原等五个城市演出,一直到1950年底才返回沈阳。
这次的演出任务十分艰巨,一天演两场,整天都见不着太阳。在那北国严冬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日子里,不惧烟熏不怕风呛,我们都挺身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从早到晚,我们没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尽管我们的双臂因工作劳累而痛楚,尽管我们的双眼因失眠而出现黑眼圈,但是大家依然兴奋,因为我们的演出很成功,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夜里,我们满足地闭上眼睛睡了一个好觉,因为我们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在哈尔滨演出空隙,我又回到我家的老屋看了看,姐姐和她的三个孩子已搬回来住了。姐夫在1946年移情别恋,和一个姓罗的助产士好上,抛弃她们母子到南方的城市做生意去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家。姐姐已参加工作,在哈尔滨市自来水公司上班,独自抚养三个子女。
我上次回家是因为养母逝世,独自一人每天奔波着料理丧事,心情沉重地忙着。这次跟队伍回来,虽然每天也奔波着演出,但是喜笑颜开地忙着。上次带来的是不幸,这次带来的是光荣,前后两次大不相同啊!当我上楼梯时,我的心不再是恐惧地跳动,而是快乐的。一进门,看到的不再是躺在病床上垂死的老娘,而是活蹦乱跳的外甥女。上次是哭泣,这次是欢笑,迥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