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孺子牛--崔泉回忆录 第12节

点击:

老年大学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为了使我不再整日沉浸于老伴去世的悲痛之中,女儿想尽了一切能让我走出来的办法。

我理解儿女的一番苦心,自己也想尽量早日走出老伴去世的阴影,但是有些事哪能说放下就放下呢?我一直想不明白,老伴的身体其实挺好的,怎么说离开就离开了呢!

这时,老年大学的老师和同学得知我老伴去世的消息后,都不遗余力地关心我,帮助我。在老年大学与老师和同学们相处的过程中,他们像一家人一样。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收获了很多的快乐,大家想尽一切办法让我开心,使我的心情逐渐好起来。

怡海老年大学在王总的关心培育下,十几年发展到今天也是远近闻名了,所以经常有人前来参观。凡是有领导、名人来老年大学参观,学校的马老师都会通知我到校。北京市总工会主席来老年大学参观时,马老师也让我去了,回来后大家还问我:“你有没有找领导签个名?”我说:“我不懂这个啊!”我哪知道签名这些事情,想都没有想过,后来我还见过北京市的市人大主任、政协领导、深圳市的一位领导及夫人、密云县的县长。一次,蒋经国的老师王忠泉老先生来访时,学校还让我与他合影,当时他已经是106岁的高龄,而我是86岁,这在无形当中对我是个激励。

2012年1月27日快过春节的时候,怡海老年大学请来中央电视台来采访我了。那次节目在我家录了两个小时,不仅全程跟拍,还有记者采访,后来在2012年《新春走基层》栏目中播出了这次录像(栏目中的名字叫做《老年大学里的幸福课》)。

由于我学习画画算是“半道出家”,年纪又是我们学校里最大的,所以总觉得自己画得不够好。我们先学的是画菊花,然后依次学习画竹子和荷花。老伴去世时,我正学习到荷花部分,她的离开使我总是闷闷不乐,这种心情也影响到了我的学习,总觉得画来画去没什么进步。学校领导不断鼓励我,说我画得还不错。我们学校一位姓门的老师画得挺好,我找到他说:“您能给我画张画吗?我想学习您的画画技巧。”门老师很痛快地答应:“行!我给你画一张。”画了一段时间后,马老师又建议我说:“您画个大一点的,花朵多的,这样裱起来好看。”听了她的话我又开始琢磨怎样才能把花朵画得繁而不杂。后来我们怡海花园的开发商王琳达董事长去美国参加活动,把我的一副牡丹送给了一位美国朋友并得到高度赞扬,我也感到很高兴。

有一次她来老年大学又看见了我的画,赞许道:“您这花简直画活了,真是太好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得到旁人赞许,我开心地说:“我画得不错吗?那等过年的时候我给你们每人都画一张。”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过年的时候我果真送给他们每人一幅画。

其实,学校的许多同学都比我画得好,我经常虚心地向他们请教。老伴走了之后我为了调节自己的心情,还学过一段时间的工笔画。工笔画的表现方式精谨细腻,一般要先画好底稿,然后用狼毫小笔描边勾勒,层层渲染。工笔画从临摹山水画开始入门,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自己对山水画的兴趣不大,何况工笔画最磨人的耐性,一幅画要反复渲染着色,往往几个星期下来都没画好,加上心里有事,一想到这次学画还要把上次的画再描一遍,我心里就会不耐烦,上课的时候画一会儿就停下不想学了。

两个女儿为了鼓励我坚持下去,每周开车带我去一趟琉璃厂。琉璃厂有一位五十多岁的女画家叫杨红红。她的画画得精细逼真、呼之欲出。我向她讨教了一些画画的技巧。杨老师人特别有耐心,对于我所提出的问题她一一作了解答,还抽出一天宝贵的时间到家中辅导我,而且还送我一幅她的作品。杨老师画得牡丹可谓是雍容华贵、栩栩如生,我特别喜欢,可是经常去看又害怕耽搁孩子们的时间,于是就背着他们自己坐公交车去琉璃厂。后来,那里的工作人员都认识我了,只要我一进门,他们就热情地喊:“杨老师啊,你的‘老粉丝’又来了。”杨老师笑着出来,一看我是一个人来的,就说:“您呀,又是偷跑出来的吧!”她的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在这种亲和的氛围中,我也感到很开心。

还有一位叫袁吉祥的画家也对我进行过指导。那一天在杨红红老师来之前,我带着一幅画请她指点一二,她看了我的画说:“您都这么大岁数了,能画成这样真是太不简单了!”我笑说:“我还要向您学习,我现在是单画花还行,就是花茎和花叶搭配一起总是感觉不和谐,整体美感总是欠缺些什么。”袁老师说:“没事,我教您怎么画。”说着在我的画中修饰了几笔并与我合影。我们老年大学的会客厅里就挂着我的画,就是经过她指点而作的。后来这幅画在王琳达董事长的提议下参加了慈善机构的义卖,所得善款一万余元全部捐给了慈善机构,我觉得非常开心!第一,为我们老年大学争得了荣誉;第二,为社会的慈善事业尽了绵薄之力。老年大学的张校长、肖校长和周老师亲自把慈善证书和春节慰问品送到我家中。

老年大学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能有今天的乐观、健康的心态,真的是得益于怡海老年大学,得益于王琳达董事长为我们社区的老人搭建的老年大学这个平台。她把老人当做自己的亲人,热心、精心地呵护。对我尤其关心,给我的画题词,将我的画义卖,每次见到我都热情鼓励。

她平时工作很繁忙,但不影响她做慈善事业。对待老人那颗善良的心温度不减。对老人是有求必应,使得老人们在这个大家庭中感到温暖、快乐、幸福!她尊重老人,热爱社会,一直在为社会做着无私的奉献。她组建怡海老年大学的班子非常得力,张校长全身心努力地工作,这是每位学员都亲身体验到的;有端庄秀丽的马老师,有热情细心、活泼可爱的周老师等诸位老师的辛勤付出,使老年大学结出了累累硕果,让每个学员感到这个家的吸引力。特别是马淑珍老师对我一直关怀备至,在我老伴离开以后就更加关心、照顾我。每到上课时间就打电话问是否能来,怕我在家烦闷,如果遇到天气不好就派人接送。到学校后想方设法让我开心,寻找各种机会鼓励我,每每有来校参观的领导和单位都通知我到校,与其交谈使我的心情很愉悦,这样的好闺女到哪儿去找呢。

参加老年大学10年来,我得到了老年大学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厚爱,尤其是马老师,每次上课前都打来电话说,您年纪大了,我们去接您吧!我告诉她我能行,别麻烦你们了。但到了学校,不管早晚,最好的位置都是留给我的,还帮我打开水。下课后天气要是不好,总是派人送我回家,每每我心里都感到非常温暖。就像自己的子女一样,总那么关心照顾我。

除此之外,每逢过节,学校的校长和老师都来看望我,从未间断。让我感到这种家的温暖。梁老师为我的画题字增色,使我受益匪浅。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年大学的老师和同学都伴我左右;在我取得成绩的时候,她们给与我热情的鼓励。我们画画班的同学们不断地鼓励我,开导我,正是有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帮助,我才能尽快地从阴影中走出来,对此我深有感触:是老年大学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啊!

老年大学就是我第二个家,我经常回去看看。只要一进门,不论是肖校长、马老师还是周老师等,他们都会把我扶到办公室坐一坐。如今我从心底依赖这个家,学校的各位老师就像我的孩子们,看见她们我就高兴,回到这个家我心里就踏实。我希望老年大学的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希望老年大学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