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历史的转经者与时空--我的父亲马得志 第24节

点击:

CT结果出来后,高干病房的主任找到我说:“你得做好准备啊,他这次是大面积梗塞,主干已经堵了。现在各种管子和监护仪器全都插上了,你准备一下吧!”

吴敏被送去医院的时候,由于时间着急,就穿了衬衣、衬裤,外面盖了个薄被子。听到主任的话,我赶紧打车跑回家,给他拿了一套西装和鞋子,这还是他一个女儿从英国给带回来的,然后我弟弟又开车把我送去了医院。

当时特批吴敏住院的那个楼已经封了,连电梯工都没有。我就和干休所的所长、副所长,门诊部的主任一起往上走,刚到4楼,我就听见男保姆喊我:“阿姨!阿姨!不行了,你快来啊!”

我一冲到病房,就傻眼了,监护仪已经成了一条直线。我就用了一个小时回家拿了衣服,回来人就没了呼吸。干休所的所长、副所长和我弟弟给吴敏换了衣服,这时他的身体还很柔软,我说:“他还没死呢,身体还是热的……”他们说:“你得信科学,你看看这监护仪,已经是一条直线了,已经没有心跳了。”而且我不让他们拔氧气管,我说:“他还活着呢,没死。你一拔氧气管,他肯定就没呼吸了。”我就不相信他死了。

干休所的所长安慰我说:“你节哀顺变啊……好好的……咱们下一步还得处理好多事呢!”这时我恢复了理智,安安静静地跟着他们一起处理后事,将吴敏送到了太平间。因为“非典”,太平间只留了1位工作人员,我们自己把吴敏推到冰柜里。忙完这些,我又给吴敏的两个女儿打了电话,她们一个正好从英国回北京,一个就在北京,等她们都赶过来以后,我们一起去医院的太平间接了吴敏去八宝山,国家一级美术师李人毅[7]先生还写悼文寄托自己的怀念之情。

丈夫去世

 

纪念海军美术创作员吴敏同志

李人毅

2003年5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美术创作员吴敏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这位代表中国当代最高水平的宣传画巨擘走完了72年的人生岁月,给我们留下了不尽的惋惜和感叹。

在当今中国.生活在城镇的40岁以上的人,大都看过吴敏画的宣传画。他的画数量多、流传面广,堪称中国之最,许多作品成为时代的标识被广为张贴复制,假如你走在60年代到80年代的中国任何一个城镇的街头巷尾,都会有大幅吴敏的宣传画。其中《敌人磨刀、我们也磨刀》《练好本领、保卫祖国》等作品,在全民战备的年代里,已成为当时中国国防建设领域的象征,能起到感召和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焕发起全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的作用。一幅幅美术作品能够像时代的号角那样给人以精神力量,一个画家能够以全部的才智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中,显示出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强悍的生命活力,这是吴敏同志留给当代美术史的一笔精神财富。

吴敏1931年7月生于浙江湖州,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6岁的吴敏随全家人逃难,1949年5月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他的家乡。年未满18岁的吴敏来到南京,到第三野战军文艺训练班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三野美术队工作,至此,他成为一名以画笔为武器进行战斗的战士。不久被分配到华东海军文工团,接着调往华东海军政治部美术股工作,1952年2月调至北京海军政治部任俱乐部美术员,1976年任海政文艺创作室创作员,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1992年离休。

吴敏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油画、水粉画、年画、连环画等艺术形式的作品,其中有影响的宣传画就达80多幅,这些宣传画大都是他结合本职工作,为海军俱乐部布置的宣传栏而创作的。他自从调入海政,在俱乐部工作到1976年,每天都面临很多事务性工作,尤其是经常更换宣传栏,工作量相当大,可是吴敏却为配合部队各时期中心工作结合时事宣传的需要,适时而快捷地创作出一幅幅宣传画,布置在宣传板上。这些画的第一时间看到的人,就是大院中的海军官兵。那时《解放军画报》社的美术编辑常来看宣传栏,选出作品在画报上发表,并被许多报刊转载,大量的宣传画就是这样走向全国各地的。

吴敏的宣传画记实性强,时代气息浓厚,从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期,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都能在他的画中得到展现,从中更能看到画家恪守军人的天职,忠于祖国、忠于党、热爱人民的赤子之心。他的画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形象鲜明,充满活力和动感,洋溢着健康积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极富感染力。有人问他画的画为什么画的人那么有劲,吴敏说,一定要夸张,而且要把人的动作夸张到极致。他的夸张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既有力度,又符合解剖原理,让人感到自然舒畅,易于接受。加之他的画有情节,不概念化,充满生活气息,其艺术感染力强,是他的作品独领风骚几十年的关键所在。由于吴敏对宣传画的艺术语言和创作规律驾轻就熟,使他走进了宣传画的最高境界中,他的宣传画的代表性人物的鲜明形象,以及招贴效果、宣传效果、对人的精神上的激励效果,都达到了时代的高度。

吴敏的宣传画中,主要内容是反映军事题材的作品,其中1962年创作的《坚决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和《练好本领、保卫祖国》《加强战备、严守海防》《提高警惕、捍卫领空》《军民联防、巩固边防》4幅组画挂图,以及1972创作的《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1982年创作的《爱国爱岛天涯哨兵》,90年代创作的《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等作品,无论是构图、色彩,还是人物造型、形象的刻画,都是独树一帜的。他的连环画、速写独具特色,线条流畅,准确生动.自成一家。其作品常常被青年作者临摹,很多著名军旅画家都是看着、学着他的画成长起来的。

吴敏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与时代同步的,其艺术特色和创作道路很值得我们研讨和学习。他的画政治性很强,却不是对主题标语口号式的图解,而是时代精神与画家的思想感情相结合的产物,是画家诗意性的升华了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并且以高超的表现力传达出作者的理念,用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形象来外化主题思想,达到从形式到内容尽可能的完美统一。吴敏的画,情感色彩特别浓

重,每一笔、每一划,以及色彩的冷暖之间,让人感受到画家的热情在燃烧、赤子之心在跳动,这是美术创作出精品、力作的精神沃土。而人民军队的抚育和培养则是他能够不辜负时代,成长为一名用画笔

献身国防、标识时代的大艺术家的力量的源泉。他的宣传画《神圣的使命》获全国宣传画二等奖,连环画《雷锋》获首届全国连环画二等奖,宣传画《敌人磨刀、我们也磨刀》荣获全军宣传画优秀作品奖。

吴敏进入创作室任美术创作员后,继续进行着以宣传画为主的创作。然而,当铺天盖地的照片广告招牌林立在每个城镇的时候,是时代使宣传画退出了社会大舞台中曾占有的主要地位,这无疑是对当年

丈夫去世

主攻这一方向的画家提出了新的课题。吴敏开始沉默了.他开始创作了以海洋为主题的油画《月光》《待归》等类似的风景画和人物小品,看得出他在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以适应正在发生变革的时代。但

是,就像战士失去了战场一样,在宣传画像小人书一样被冷落的年代里,吴敏的失落和遗憾是可想而知的。他晚年的淡泊名利、孤寂隐居的生活,既是他的性格使然,也与这种失落是不无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