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说来,能参与编写这两本书,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感谢校党委书记马绍孟教授对我的了解和信任。
石永义参与编写的《邓小平领导理论学习纲要》、《邓小平领导理论读本》
1998年,65岁时的石永义
行政学系(所)成为我晚年温暖的家
2000年以后,我校院系调整,成立了公共管理学院。院系合并后,行政学系成为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学系的副主任张成福教授成为学院的副院长,孙柏英教授担任系主任,1995年到系学习的学生有的获博士学位后留系已成为骨干教师。
我要感谢系(所)全体教职工在我任职期间对我的支持及退休后对我的关心与帮助。原行政学所副所长齐明山教授是我来所工作的邀请人,我很感谢他。我还要感谢许文惠、张成福、赵国俊、孙柏英、刘蜀岩及全体教职工对我工作的支持。系(所)每年都会举办两次聚会,邀请我们这些退休的教职工去参加活动,现院、系领导和老师们对我们都很尊重和关心,使我们感到温暖。可以说,公管学院行政学系成了我晚年温暖的家。
1997年,人大行政管理学研究所1994级硕士研究生毕业合影
(前排左五为许文惠、左六为石永义、左七为齐明山、右五为张成福、右四为孙伯英、右三为办公室主任刘蜀岩)
与妻子共同编写并出版了《现代政治学原理》、《西方政治制度》
1998年,我系新系主任朱宜言教授策划出版一套21世纪公共行政专业教材,以供全国公共行政专业教学使用。应该说这个设想还是很不错的,而且与出版社一拍即合。这一系列书中,有一本是《现代政治学原理》,因为我在行政学系这些年一直讲授的是政治学,所以承担了这项任务。接受任务之后,我与老伴共同策划、编写该书,共十章,其中有一章由我系较为年轻的教师张璋承担。该书迄今已由人大出版社出了三版,2000年4月出了第一版,2004年出修订版,2009年10月出第三版。而且,出版社又与我签订了合同,约定在十八大召开之后的2013年春出第四版。
另外,我与老伴还完成了《西方政治制度》的编写。当时人民大学下设远程教育学院需要讲授西方政治制度,约我老伴讲课。老伴当时跟我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我们一起接下了这项讲课任务。此次授课与一般讲课不同,有一套特殊的流程,讲课过程要拍摄成录像,并刻成光盘。此后,人大出版社邀约我们将讲课内容写成教材出版,我们便将讲课内容更详细化,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编写和修改,并于2002年11月出版。
上述两书从出版后这几年已多次印刷,由此可见,反响还是不错的。从网上查,《西方政治制度》一书更突出些。这两本书的出版,老伴做出了主要贡献。因为两书的大框架、体系以及基本资料都是她从1986年开始从事政治学教学(时为教研室主任)以来所积累的科研成果。在此期间,我也做了很多努力,在我写的章节中尽力写得好一些,如在“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中国不能照搬西方两党制”、“如何看西方两党制”等等问题上尽最大努力作了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老伴是在身患肺癌的情况下完成两书的。她于1995年查出患上了肺癌,在此情况下,同年便离休了。离休后,经过化疗、中医治疗,病情逐渐稳定了些。从1995年到出书前后,她多次住院,我也不停地跑医院,写书的两年,她的病情还算稳定。令我十分后悔的是,因2000年的住房进行装修,她的身体受到了影响。这房子是1985年人民大学分给我们住的,后来出了一项政策,所住教师只要象征性地交纳些钱就可以将房子的产权转给个人。产权转变后,当时我认为我们这辈子就住该房了,因已住了十五年,想重新装修一下,万万没想到装修会对老伴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某些装修材料中可能含有甲醛),导致她2004年查出白血病。
石永义与妻子刘玉萼主编或参与编写的部分著作
妻子逝世对我的打击
老伴1995年查出病情,当时大夫担心生命只能维持三个月到半年,后经过治疗延长了9年。这是好的一面,我们一起生活到了金婚,但毕竟她的离世对我、对家庭是个沉重的打击。我想借这次写回忆录的机会再谈谈我的老伴。
我认为她的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革命理想。她14岁参军,18岁加入共产党,20岁入人大法律系,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毕业后到天津是优秀的理论宣传干部,1961年到人大后先后从事政治学、中共党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85年起直到1995年因病离休及离休后治病养病期间,到2004年去世前近20年时间一直从事政治学原理、西方政治制度的教学与研究。1963年当班主任,工作出色,她所带的班里的学生许多后来成了各条战线骨干,许多学生与她关系很好。20世纪80年代当了两个年级的班主任,取得了较大成就,校刊上多次宣传她的成绩,并被评为北京市高教系统先进工作者。
妻子“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先进工作者”证书
她在教学上也是一个受欢迎的好教师。她讲课重点突出,逻辑性强,层层深入,好懂好记,20世纪70年代在北大讲党史就受学生欢迎,回人大后20世纪80年代初讲国际共运史也很受欢迎。其中有两个例子,一是应邀去江苏省委党校讲课(与杜康传教授同讲),讲完后,因受欢迎,党校就铅印了他们二人的讲稿。二是人大党史系1978级、1979级学生对她讲共运史也很欢迎,认为她讲得好,中共党史系领导还把此情况反映到我系。20世纪80年代初她先后两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一次获得系优秀教学奖。1985年从事政治学、西方政治制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培养政治学研究生也取得了较好成就。
她是一个女强人、好老师,也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1995年,我家得了一次“五好家庭”奖。
她虽然走了,却永远留在我的心里,与我和家人在一起。
1995年,“五好家庭”证书
我的退休生活
我退休至今已经12年,前几年编了两本书,又照顾老伴的病,其间受到了许多亲友的关心与照顾,在此,我要感谢他们。
首先要感谢的是女儿、女婿对我的关心。女儿、女婿事业有成,不需要我操心。他们每周都要来看我,我们一块儿吃饭,聊天。2010年3月,我因查出心脏病,住院十多天,还安装了心脏支架。在我住院期间,他们都请假过来看望我,照顾我。总之,我首先要感谢的是他们的孝顺。
女儿、女婿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亲戚。我妻子有两个妹妹,他们两家人(大妹妹刘姮娥、郑成国夫妇、小妹妹刘明娥、罗室本夫妇)逢年过节都会来电话问候。此外,老伴的大姐刘嫦娥(不是同一母亲所生,居青岛)和她的儿子罗福瑜、儿媳罗福英对我们也很关心,我老伴生病时罗福英还曾过来照顾了一两个月,老伴走时,罗福瑜夫妇二人又连夜从青岛赶过来奔丧,我很感谢他们。我更要感谢我的大姐石永芬一家及我的七姐石永兰一家。七姐家的五个孩子都已结婚生子,是亲戚中人数最多的一家,我的侄女、侄女婿石绍全、叶天福也是一个大家。我的侄儿石绍桃一家,他们虽隔得远,但逢年过节都来电话问候。我大姐20世纪90年代曾来京近两年,帮助我照顾家庭。我七姐夫妇更值得我感谢。七姐夫是抗战时参加革命的老党员、老干部,七姐也是老党员,我们大学时代由于要照顾两边家庭,经济困难,他们在两年中每月寄二十元钱给我们,当时是个不小的数目。七姐的人品也永远值得我学习,1983年退休后,她在近28年中孜孜不倦地学写诗词、作画,刻苦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是四川南充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她还热衷于慈善事业,2006年,她决定终身捐献1%的养老金给红十字会。为此,《南充晚报》2006年1月6日第5版对此作了专门报道,标题称“一位78岁的志愿军老战士迈着蹒跚的步子来到顺庆区红十字会——她要终身捐献1%的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