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至今走过的八十年--李相国回忆录 第20节

点击:

总之,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我极为注意应该做到不唯风、不唯上、不唯书。牢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工会小组长和大组长

群众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做好群众性工作,是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带给群众的重要方面。关心群众,服务人民是党的优良传统,我这一生做了一些群众工作。

我当研究生的时候就参加了教育工会,是中国教育工会北京市分会的会员,每个月交纳两角钱的会费,从那时起就当上了工会小组长。

留校任教后,我仍然当工会小组长,进而当工会大组长。大小组长只是管辖教研室范围会员人数的多少不同而已,其工作任务大体上是一样的。例如:1.组织工会会员进行学习,学习国家颁发的有关文件精神,领会有关方针政策的内容,适时的时事形势学习,以及学校发布的有关文件规定等;2.关心同志们的身心健康,有病了去看望,有什么困难协助解决,向领导反映;3.代所在单位同志每月领取发放工资和收缴会费;4.代收互助储金会费并上缴上级主管单位,同志们有经济困难的时候代为申请互助储金。当时工会会员每人都拿出一定数额的钱存入互助储金会,积少成多,工会有关主管部门把收来的互助储金聚集起来去存银行,本生息,逐渐积攒。当某个会员发生经济困难,可以借用,而后逐渐归还,它是一种群众性的团结友爱互助性质的基金,可以做到起解决燃眉之急之效,发扬友爱互助精神,大家都参加这一互助组织。5.代收上缴儿童医疗保健统筹资金,这是为了保障某同志家里孩子生病,医药费开支有困难而设立的一种互助性质的资金。愿意参加的会员按规定拿出一些款项交给儿童医疗保健统筹资金组织统一按流程规定使用,确实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据回忆,当时不管家庭经济状况如何和孩子身体是否健壮,大家都积极参加的。工会组长就在互助储金会资金和儿童医疗保健统筹资金的管理使用上做申领应急的工作。6.平时关心会员的健康状况,如有事项发生,做好探视、慰问、向上反映、协助解决困难的工作。

工会的部门委员和主席

教育单位的工会组织机构一般是按系、所,如会计系、财政研究所设立部门委员会的。部门委员会当中设立相关委员,如宣传委员、组织委员、文体委员等,在委员中共推一位部门委员会的主席。我当过多年的部门委员会委员和部门委员会主席。部门委员会主席当然要全面抓好部门范围内的宣传教育,发展会员,开展文体活动,尤其是对上面谈到的工会大、小组长所应做好的工作要经常提醒检查督促。此外,当时很重视在系、所内要党(党组织)、政(行政组织)、工(工会)全面协调工作,在党政领导下,工会要开展更适合群众性的工作。应该看到,当时对工会工作也确实比较重视。例如,1.系、所里有什么重大的事情,会请工会主席参加。我就参加过由校长主持的老系主任卸任,新系主任上任的交接会。2.当时教工提级涨工资都是领导上集体研究决定的,在这些涉及教工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有时系里党政领导也会找工会主席谈话,听取意见;3.逢年过节时,系、所里的党组织书记,行政上系主任,工会主席联合在一起,向学校里要个小面包车,买点水果什物,集体去看望一些离退休了和有病的老师,使大家感到心情愉快和谐。4.遇到有同志不幸故去的事,除了系办公室负责同志要组织人员协助家属料理后事之外,此时工会主席也是尽力协助把丧事办好,以慰逝者家属。我粗略统计了一下,我从事小组长工作至今,会计系先后驾鹤西去的老师有十三位,还有几位老师的家属,其中年龄最小的是我的学生、同事云秀清,病故时只有28岁。年龄最大的86岁,是系办公室主任汤友竹老师。可以说这十几位已故的老师和家属的丧事我都参与料理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事。人死为大,入土为安。

校分房委员会委员

没有改革以前,人民大学教工的住房是按福利分房制度办理的。学校成立校分房委员会,在校行政的领导下具体组织安排处理分配住房之事。当然分配住房之事是涉及全校教工每个人切身利益之事。分配住房有一套规范的规定制度,简要之,要按照每个人的年龄,从教工龄、提升职务、职称的年月日和级别,家庭人口(几代几个人),子女是否为独生子女,有无少数民族身份或其他规定事项等等。逐项计算出应得的分数和总分,然后再按照分房排队先后的顺序分房。分房之前要把分房方案多次公示征求意见,一切定夺了之后,在分房那天被分房人按照所得总分按顺序挑选房子的楼层,朝向,位置。力争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尽量使大家满意。应该说当时做这一群众性分房工作操了不少心,费了不少时间,得到了广大教工的信任。

校教代会代表

全称亦为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我也做了几届教代会代表。这项工作主要是反映教职工对学校办学思想,办法方针,办学建设,机构设置,人事安排,职工工资福利,以及上面谈到的教职工福利分房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拿出一定时间去采访搜集信息,有的放矢,提切实可行的见解。要做好这些工作,一定要有责任感,所言所行要对方方面面负责。

一九九〇年二月十二日中国人民大学人大教工报刊登本校记者吴旭撰写的介绍我做群众工作的报导,题目是《真诚的奉献》——记校工会会计系分会主席李相国老师,现刊载于此,以作纪念。

真诚的奉献

——记校工会会计系分会主席李相国老师

本报记者 吴旭

“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认识,逐步树立起为群众热诚服务的心,才能真正干好工会工作。”会计系工会主席李相国老师的这句话,既是他几十年来从事工会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他实际工作的写照。

一九五五年研究生毕业后,李老师留校工作。从那时起,在教学之余,他就自觉地承担了工会工作。由工会小组长、大组长、副主席,到现在的系工会主席,李老师已经坚持不懈任劳任怨地为群众义务服务二十多年。

工会工作是个苦差事,大事小事鸡毛蒜皮全要管,不仅繁重琐碎,而且是业余兼职,不计工作量,不计报酬,但李老师从不计较这些,他说:“做好群众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总要有人干,自己挤出点时间,就为别的同志省下时间。我愿意当这个什么事都管的‘不管部部长’”。

为了把工作做得细致周到,李老师心里装着一本账,那上面记着系里教职工的喜乐哀愁。年轻老师结婚,老教师添孙子、孙女,李老师去贺喜张罗;教职工的亲属病故,家庭矛盾婆媳不和,李老师又来慰问,为他们排忧解难。一对家住朝阳区的青年教师生了小孩,这俩人原来是李老师的学生,本用不着他专程去道喜,可他还是去了。累点儿,苦点儿,李老师不在乎,让他欣慰的是自己代表组织,沟通了与群众之间的感情。系里一位教师的母亲病故了,碰巧这位老师出差在外,家里没人照应。这忙里忙外、张罗操持的事儿李老师全揽了。从开始到最后火化,李老师一直在场,而且还代替老人的儿子为老人捧头送葬。像这样的事,还可以举出很多,李老师尽心尽力为群众操劳,急他人之所急,就是为了排除教师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通过组织,通过自己和工会其他同志的热情奉献把党的温暖送给群众。

房子问题在人大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怨声载道,可会计系没出现这种情况,这里面自然有李老师的一份功劳。当系里把分房子任务交给工会主管时,李老师就知道让权力不大的工会去碰这个难题,更是难上难。为此他订立了两条原则,一是一视同仁,不因人而异,二是既认真努力地把老师们的困难告诉房管科,也要把学校的困难摆给大家。本着这两条原则,李老师可真称得上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为解决系里某老师的困难,李老师从系里房管科再到老师家跑了不下三十趟;另一位彭老师,生前任劳任怨,工作勤勤恳恳,去世后家里还没分上房。李老师为了把工作做到实处,更为了告慰九泉之下的彭老师,一遍一遍不辞辛苦地与各方面联系。等到彭老师家分了房,他比自己分了房还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