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至今走过的八十年--李相国回忆录 第22节

点击:

上面讲的都是服务同志们的群众性工作,这里我要特别提到几件事:

1.有一年有位老同志到我家来跟我说:相国,过几天我要到广州去出差开会,我母亲现在有病卧床不起,我不在家时,如果有什么事请代我照料一下。我当即应允。殊不知没过几天,该位老同志的母亲竟不幸故去,我便和系办公室里的同志和荆新老师一起帮助操持料理后事。接遗体那天,火葬场的同志问:你们家里谁给老人捧头啊?(这是民俗习惯,应由直系儿孙捧头送行)。当时,鉴于托我的老师不在家,我便对老太太的孙子说:“你和荆新老师俩给奶奶捧脚,我替你爸行儿子孝道捧头”。三人一起把老太太遗体捧起放在火葬场的抬遗体的帆布抬床上,送上灵车起灵。事后,托我的老同志回家后,知道我捧头之事还专门和其老伴到我家致谢。近日看介绍安徽小岗村支部书记沈浩同志先进事迹电视介绍片时,看到沈浩同志代一无子嗣的老太太的子孙穿着全身孝服在一要被搬迁的、老太太家的祖坟前行子孙跪拜行孝道之礼时,我想起了上述我代行捧头之礼之事,沈浩同志是自觉地去做尊重民俗代行孝道之事的,而我则是不自觉地懵懵懂懂地去做的。不过,我觉得我做的是对的。

2.在人民大学复校前,我们会计专业的老师们做了送教上门之事,也就是主动到北京市顺义、怀柔、密云等区县去教课。当时顺义县的教学工作由我负责。有一天本该是闫达五教授上课,可是左等右等他未到,我随即赶到顺义火车站去查看,只见从北京来顺义的旅客已出站完了,我仔细一看,闫教授正大汗淋漓,寸步难移,捂住胸口,话都说不出来。我问他怎么了,他指指胸口,意思是这里难受。我看他的情况非常着急,急中生智,马上租了一部类似摩的的车将他直接送县院急诊。医院诊断是大面积心肌梗死。大夫说再晚一点来就不行了。我庆幸没有去招待而是直奔医院。后经顺义县县委出面安排,找了最好的医生,用了最好的药,安排专门照顾闫教授的护士三班倒,经过悉心护理,慢慢转危为安了。记得二〇〇三年八月五日部分七九级学生在怀柔聚会时,闫教授和其夫人林熹老师也去了,在会上闫教授又一次提到:那年在顺义是相国救了我一命。我还挺不好意思的,闫教授情深不忘此事。当时闫教授显得很苍老了,是工作的压力大把他压垮了。天有不测风云,没过多久,闫教授于十一月四日因旧病复发,抢救无效而去世了。闫教授的去世对人民大学会计系会计专业是一大损失,生前他为财会专业的建设发展做了很多贡献。闫教授去世后,当晚我即去他家向林熹老师慰问,隔日我写了十六条关于闫教授的丧事如何办的建议看法,把它交给林熹老师。丧事办妥后,一日我与老伴专门去看过林熹老师,林熹老师说:“我一生没遇到过办丧事的事情,幸好你提醒了我,系里征求我如何办后事时,我基本上按照你提的建议和系里交谈了,林熹深表谢意”。谈这一席话时,闫教授之子闫敏在场,林熹的外甥女(中财大已故孙长湘教授之女)也知道谈话的内容。闫教授故去后,会计系离退休支部搞活动都请林熹老师参加,逢年过节时打电话问候。林熹老师去加拿大之前曾专门给我来过电话,到了加拿大也来电话通报平安。不幸的是,林熹老师到加拿大后患重病,未过太久也去世了。只能祝愿闫氏夫妇在天国相依相伴。

3.二〇〇六年学校发放住房差额补助(例如,教授可以住120平方米的房,如果只住了90平方米,还差30平方米,国家对这30平方米要发放住房补助款)。发放有个规定,只限于在哪年哪月哪日以后去世的才给。鉴于此,我对已去世老同志的去世日期逐个核查。其中查到赵玉珉教授时,我打电话给离退休处处长刘爱萍同志,请其代为查询,结果是赵教授可以享受补助。刘处长很热心,代为领取补助申请表,最后赵教授总共享受了大约九万元的补助款。此事我只与赵教授的二儿子联系,并提醒他,此款是赵教授遗留下来的,三兄弟之间对此款要做较好分配安排,决不可为钱的事发生争执不快。凡是老同志应该享受的福利,我一定要为其办妥。

4.在分配调整住房方面,我对同志一视同仁,尽心争取,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力争做到满意。我曾为一位老同志的住房调整事去房产科跑了近百次,最后终于如愿解决了。

对做群众服务工作,我有一些体会,首先对同志们要有爱,要关爱他们,有了关爱才会产生情谊,有了爱和情才会主动积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其次是对自己应该严格要求,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做工会工作时我经手互助储金和幼儿医疗保健统筹资金管理使用工作,这一辈子早期我虽然经济很困难,但我从未申请过一块钱的困难补助和借过一块钱。我参加几届分房委员会的工作,也严格按照规定办事,没有为自己找捷径。记得有一次与我的学生、房产科的干部董诩谈话时,小董说:“李老师我以为你的住房事早已解决了”。我听小董这么说心里很高兴,这是他对我在做分房工作时,没有谋私利的肯定。

做群众服务工作也能获得欣慰,可以从小处见真情。举一、二例子而言。其一,赵玉珉教授及其夫人宋老师去世后,与我经常联系的他俩的二儿子,至今一直与我保持联系,逢年过节时,老二总要来电话来问候,他说这是他做小辈应该做到的;其二,已故白肇鲁教授和他的已故校医院侯竹秋大夫夫妇的儿媳,在今年高考发榜后给我打来电话,特意告诉我,她的女儿,即白氏夫妇的孙女考上了厦门大学海洋学系,让我放心别惦着。当时我极为白氏夫妇的后人能考上名牌大学特别高兴,认为可以告慰白氏夫妇;其三,有的同志孩子在国外工作回国探亲,特意给我送来一些礼物,我不是看重这些物品,而是重人情。例子不多举了,每逢遇到这类事情,我没法用语言来表达我心中的愉快,情长情短,温暖人生;其四,二〇〇七年下半年我的左脚被653路公共汽车压伤,在家治病养伤近半年。在此之间,来看望我的亲朋好友多达近50人,他们对我受伤非常关切,使我极为感动,我铭记在心。

商学院教学督导

二〇〇〇年退休后直到二〇〇七年底我被人民大学商学院聘为教学督导十三个学期。每个学期平均要听十五六人次的课,可以说商学院每位财务会计专业老师的课都听遍了。总的印象是各人的敬业精神、讲课的深度广度、讲课的效果不一样,有高、有低。严格讲有的老师注意前面提到的三基四性不够,特别是有个别老师对讲课的思想性重视不够,为起警示作用,举二例说明之。其一,有一次一位青年教授、博导讲融资运作问题时,他一上来在黑板上写下要讲的题目《高超的资本运作技术》,这一标题引起了我的很大兴趣。然后他说,他获得要讲这一问题的材料时,如获至宝。他讲的什么内容呢?原来他讲的是,在人民日报上早已公布了的、被辽宁省检察院点名要追缉的、已逃离国境的仰融事件。简言之,也就是仰融通过各种手段,捣来捣去,把国家、集体的钱都捣到自己荷包里去了。仰融在香港有他的上市公司,他在香港上诉,香港的法院拒绝他的申诉。当时,至少仰融事件是一个悬案,是被辽宁省检察院定为经济犯罪的案子。在这种情况下,讲课者居然还大肆吹捧仰融的资本运作技术是高超的资本运作技术,该这么讲吗?关于仰融的问题人民日报已公开报导,还说获得仰融的有关材料如获至宝,可能讲课者没有看到过人民日报的有关仰融事件的报导。退一万步来说,根据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仰融的问题是一个极为明显的负面问题。其二,有一位青年教授,也是博导。有一次在讲管理会计涉及成本管理方面的问题时,他把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一份降低成本的材料照本宣科。所讲大意是:该公司为了降低成本规定:1.只采购使用737型二手飞机;2.取消乘客登飞机的廊桥;3.不用换乘机牌,乘客上飞后径直往飞机后排坐,说是后排安全4.驾驶员到站后要与搞清洁卫生的人员一起做机舱清洁卫生工作;5.不用主动给乘客发饮料食品,哪位乘客渴了要喝水示意后再给他……等。我听了这堂课以后认为与我们平时所讲社会主义企业成本管理的原则大相径庭。我们讲这类问题时,总的讲是,企业要以质量立本,要以开拓产品品种求发展,要以售后服务求竞争,要以安全生产讲政策,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要辩证地对待成本与质量、品种 、售后服务和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以求成本的降低。因为这样,企业可以做到由于成本低可以使得价廉,而物美价廉的产品可以逐渐打开市场,以至名气中外,誉满全球。讲这类问题必然会涉及到社会主义企业应该遵循的管理原则。所列举的这些问题应该说是极为少数的典型例子,但就其显现的讲法和所可能带来的后果是不好的,应予重视。我们听课时遇到这类问题,提的比较缓和,只是提到现在还有没有讲课时要做到思想性和专业性统一的问题。记得我在人大学习和五、六十年代任教时期,当时的校长胡锡奎、邹鲁风、孙泱和黄达等还经常下课堂视听老师们的讲课。系主任和教研室也定期、不定期地下课堂听课,有时也会组织教师们互相观摩听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利改进提高教学水平。我认为这些好的做法和优良传统应该坚持发扬,持之以恒,不应无形中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