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五七”干校的时候,老伴要教课,还要带学生拉炼,女儿也没时间管。后来,我把女儿带到了江西。“五七”战士把孩子带在身边,那也是独一无二的,但大家也都知道我有困难。
一九七七年,高考开始第一次改革,女儿一九七八年高中毕业,高中毕业了以后就考大学。考大学的时候她还有一个插曲故事。她当时报的是北京大学的生物系,孩子愿意念生物,但北京大学生物系分数挺高的。因为我在学校工作方便一点,我们人民大学有老师参加招生工作,所以都挺熟悉。复旦大学高老师的丈夫参加招生工作,对我们很关心,毕竟我女儿也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后来那位负责招生的何老师就问我女儿的考号是多少,报的哪几个学校。有一天何老师说我女儿被北大录取了,但不是生物系,而是叫城市规划,那时候这还是一个新专业。后来我和女儿商量,她决定就念北大的城市规划,反正是一个新专业,而且毕竟也是北大的,总不会差到哪儿去。
突然有一天,何老师给我打电话说:“你女儿被人家挤掉了。”哎哟,我一下就开始着急了,因为被挤掉之后就不知道会把她塞到哪儿去了。我找到函授学院的领导周老师,把这个情况给他一说,他说:“你别着急,明天跟我一起去招生委员会,我帮你查查,但进去的时候跟着我什么话也别说”。第二天我跟着周老师大摇大摆地进去了,当然那地方管的比较紧,毕竟是管录取的地方,那时候是重阵要地。进去了之后,他给我安排了一个地方要我在那儿等着,过了一会儿周老师过来说:“相国,你女儿被北京中医药大学抓走了,但念的是中药药物。”我一听念药物,觉得也还不错,因为跟生物(当然是药类的生物)很相近,而且我对医学也很感兴趣。后来周老师说:“念不念?不念再想办法”。我说:“念。别折腾了!”后来她就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药物系念了四年大学毕业的。
之后我们了解到,还有同样被挤掉的,有的被兰州大学或者别的大学抓走了,因为这些孩子的分数都不低,敢报北京大学的生物系已经很了不起了,但由于什么原因被挤掉,就不得而知了。
后来,我跟女儿说,这个北京中医药大学也很不错,虽然没有被北大录取,但至少不用到外地去,被挤到外地也没辙,也得乖乖去,如果不去就只有复读,明年再考。
她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上学的时候当然是住校,我也管得挺紧的,那时候我和老伴把她叫过来,一起商量住校一个月生活费要多少钱。后来商量好一个月固定给四十块钱,因为我的工资当时就七十八块,以后要买特别贵的书,另当别论。我既要满足她正常的花费的需要,也要教导她别乱花钱。
女儿念了四年大学毕业以后分配在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有一个药物研究部门,但她不愿意在那儿干,又回北京中医药大学当了教师。几年当教师的过程中,她做了出国访问学者,去了几年很快就能拿到绿卡,我说不要绿卡了,还是待在中国吧,因为那时候她已经结婚了,拥有挺好的一个小家庭。我姑爷出差也要出国,但他们出国不在一个地方,时间又不是一致的。我也知道年轻人分开时间太长不好,所以我说:“干嘛非得到国外去,你在国内好好的发展还不是一样吗?”。后来别人说我,但我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搁现在看来我这个想法是对的。
我女儿去国外的时候,说国外他们都欺负中国人。一开始她在实验室里当访问学者,国外的人都要看你有没有两下子,如果业务能拿得起,慢慢地对你的印象也会改观,要是业务上拿不起,就没有出头的日子。
作为访问学者回来之后,她又回到中医药大学教书。教了一段时间之后,她又不愿在学校教书了。她又把档案交给人才交流中心,自己又去参加考试,考到某外国制药集团工作,工作好多年之后,现在是该制药集团的总裁办公室的主任,算是高管、白领之类的人物。
好多事她都得管,很辛苦的。合并、收购药厂她得去,收购医院她也得去,她现在在资产估价这方面比原来我懂得的要多很多,并且有实践经验。因为该制药集团是比较赚钱的,各种东西都弄,可以以丰补欠。
所以我对女儿的评价是“里外一把手”,现在这样的姑娘不多了,我不是夸她,家里的事她也打点得很好,外面的事她耍的开。那天老伴说女儿到五十五岁是不是也该退休了,我说他们没有这么一说,可能要办个手续,办完了你愿意干接着干,老板满意的话,也舍不得让她走,她能干就多干一点,贴补一点家用。世界足球协会负责人给2010年南非组织世界足球比赛的组织工作评定为90分,我给女儿一把手的工作打85分。
我的女婿
我的女婿是她的同班同学,当我发现他们俩要谈恋爱的时候,我就主动地找他聊天,互相沟通,增进了解。我觉得像我这样的人也很少,当时我们俩在东单公园聊天聊了近六个小时。我把我们家里的情况都给他讲了,同时我也问了他们家里的情况,最后我给他提了一个要求,我说:“你一定要争取入党。”他当然答应了,我不是说提了这个要求就非得入成,你想入党如果考核不过关也不行,其实我的意思就是希望他争取进步,后来回到学校,我女儿问他:“我爸跟你谈得怎么样?”他说:“谈得挺好的,但你爸让我入党,做不到怎么办?”我女儿说:“我爸通情达理,他不是也在争取入党吗?”现在看来,当年我坚持要他入党,还是很对的。
我女婿草根家庭出生,当过八九年产业工人,一九七七年高考改革,考了没考上,然后又学习,一九七八年考上了。据我观察他肯学习,如果无所求的话也就随大流了,就现在来讲他还是很注重学习的,他有既定的努力目标,定了以后认准了,就去努力。他有毅力,有一种韧劲。我希望他能够出色地干到六十岁退休。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跟我讲:“李老师不要让他再追求什么了,职位越高责任越大,‘高处不胜寒’ ”。
当然也有一个机遇的问题存在,还是有实现愿望的这种客观的因素。我姑爷的父母都去世了,他说:“如今,我的父母都去世了,我现在就跟你们的孩子一样。”他和女儿对我们老两口是非常关心的,我们住的地方各方面的条件他都考虑到了,既能把我们照顾得好一点,另外对他们也方便一些,所以他们住在我家附近,离我家走路十分钟都不到。我们现在住的房子都是他们瞒着我们买的,有一回我们到他们家去,女儿把协议书拿出来给我看:“爸爸给你看一个东西”。我一看是购房合同,还借了一百七十多万按揭贷款,女儿为了打消我的顾虑就说:“我们能解决还款问题,不能解决我不会这么处理的。”
这个房子是二〇〇七年买的,这里头的房子大小、各个楼都不一样,他们在这里面看了好多房子,有的没有开盘不卖,有的面积更大买不起也没有必要。最后定了现在的房子,后面有水池,前面有水池,后面是一个豁口,前面对着科学院也是豁口,所以这个房子通风很好。
可见,女儿和女婿对我们应该说是尽心尽力的,我们有病主要是我女婿出主意,由我女儿出面联系,中日友好医院我女儿倒是跑得开,她毕竟在医院里面工作过,现在看病贵是一个问题,但看病难是一个更大的问题,我们也都沾了他们的光。我也经常给老伴说:“我们死之前生病了,可能找医生的条件好一点。”
我希望女婿能够平平稳稳地出色干到退休。他最大的特点是肯学、实干,有努力目标,有坚韧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