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难忘的记忆--纪念孙克同志百年诞辰 第12节

点击:

弟弟孙树勋小时候也很喜欢体育,经常同我和妹妹一起锻炼身体。长大以后,弟弟走南闯北,也锻炼了身体。他特别喜欢下象棋,他住地附近的棋手都下不过他。参加全区象棋比赛的时候,弟弟还获得了好名次,被评为“优秀棋手”。弟弟是共和国的同龄人,现年62岁,去医院体检,没有任何毛病。虽然已经退休,但弟弟还在继续发挥他的余热——在圆明园遗址公园继续担任保卫工作,为国家继续贡献力量。

树人才,育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知识的作用愈发明显。从小热爱学习的父亲更注意子女的教育。督促我们养成良好的记日记习惯,指导我们练习书法。父亲的教育从小、从细、从微入手,但他教会我们的方法和精神却足以令我们三兄妹终生受益。

父母教我们写文章

1955年寒假,父亲把我们三个孩子叫到面前说:“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就得会说话,会写话。进一步说,就是要会说好话,会写好文章。”

父亲接着说:“要写好文章,就得从小练习写作。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就是坚持写日记。从现在开始,你们三个孩子,要坚持写日记。要有毅力,坚持天天写,不要偷懒,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认真写!”

“写日记,要把你认为这一天最重要的、印象最深的事写下来。写完日记,每天晚上要交给我们看。我如果因工作忙,不能给你们批改日记,就请妈妈给你们批改。你们的妈妈当过小学教师、校长,她批改日记、批改文章有标准、有方法、有经验,对指导你们写好日记,今后写文章都有帮助。”

父亲、母亲数年坚持为我们批改日记。每逢批改日记时,父母要求我们站在他们的面前,当面进行批改。

父母是这样批改日记的:首先,看字写得是否工整,如果写得潦草,父母会先批评,后指导我们怎样写好字。第二,检查日记中的错别字,把一个个错别字用笔圈起来,在错别字的上方画一个红方框,并告诉我们去查字典,找出正确的字,填写在方框里。第三,纠正不通顺的句子,把不通顺的句子用曲线画出来,并告诉我们怎么改句子才通顺。最后令我们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第四,教我们在写日记时,把每一件事写清楚,还要分段。要按时间顺序写,按事情发展变化写,并分好段。最后,父母为我们当天写的日记写评语,先肯定写得好的方面,再指出日记中的缺点与不足,最后向我们提出希望,争取下次有进步。

由于父母耐心的教诲、严格的要求、不断的提醒与督促,多年坚持批改我们的日记,我们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并学会了写日记,学会了写文章。

在学校学习,老师也要求我们写日记,还写周记。由于父母教会了我们写日记,我们在学校写的日记、周记经常受到老师们的肯定与好评。当然,在学校主要是写作文。由于有写好日记的基础,我们对写文章不但不发愁,反而很有兴趣,十分爱写,文章也写得比较好,时常得到老师的表扬。老师曾经把妹妹的作文当范文念给同学们听。弟弟给人写信,感人至深,曾令收信人感动得流下了激动的热泪。我在小学高年级、初中三年级时,教我们班语文、作文的老师曾在全年级学生开会时,介绍我写好作文的经验。

工作后,即便是在百忙中,我仍喜欢写一些文章,常在报刊上发表,也曾与作家一起编写过一些文章。

我们兄妹三个,日记写得好,文章写得好,取得了进步,得到老师们的好评,这都与父母的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分不开,是父母教我们学会了写文章。

树人才,育知识

父亲教我们学习书法

父亲曾经教导我们:人生在世,要学会说好话,写好文章,更要写好字。一定要写好毛笔字,练好钢笔字。写好毛笔字是练好钢笔字的基础。首先要写好毛笔字。

父亲说:“要写好毛笔字,练好书法,必须知道书写用的器具物料,并会运用这些器具物料。这里所说的‘器具物料’就是我们常说的笔、墨、纸、砚,即文房四宝。”

父亲强调说:“要买好的毛笔写字,字要写在好纸上。初始写字,用透明的黄纸、绵纸,写到一定水平,用宣纸。买墨要买不臭的墨,容易研出汁的好墨。要买好的砚台,才能研出好的墨汁。为了多练字,可以买中型墨盒,垫上丝绵多研一些墨汁,倒入墨盒,随时写字用,就不用天天研墨了。最好不用稀墨汁写字。”

父亲细心教导我们执笔的方法。父亲说:“学习书法,练好毛笔字,首先要学会正确执笔。执笔是以拇指和食指把笔拿起,也就是用拇指、食指的第一指节相对捏住笔杆;中指并于食指之下,也是用第一指节;然后以无名指的甲肉相连处顶住笔杆,小指跟在无名指之后,起辅助作用。”

“执笔要注意‘指实’、‘掌虚’,手心里的空间能放入一个鸡蛋。这样可以使笔在手中捻、转、提、按,运动自如。特别注意手腕要放松,只有放松,才能灵活运用。腕部与手的位置,写小字1厘米左右;写中号字3厘米左右;写大字6厘米左右。”

父亲告诉我们:“写字不能着急,要循序渐进。先从描模子(描红)开始写,再跳格写。有了基础,再临帖写字。”我们按照父亲的要求,天天写毛笔字。经过一个月的“描红”,两个月的跳格写字,有了一定的进步。父亲鼓励我们说:“有进步,可以临帖写字啦!”

开始临帖写字时,我们写的字很难看,时常把字描了又描,越描越难看。父亲批阅我们的字时说:“开始写字,写不好,没关系,慢慢写,不要着急。‘字是黑狗,越描越丑’,千万不要描字。”

兄妹三人写毛笔字,写了一段时间,长进不大。父亲看出了问题,把我们叫到一起,提醒我们说:“要想练好字,一是坚持临帖,更重要的是多看帖,这叫读帖。读帖时,要多想、多记;写字要学笔法,学会各种笔画、间架结构所必须掌握的技巧方法,学会用笔的过、挫、回、扭、转、折等运笔的方法,写出的字要有筋、有骨、有像、有势,笔画方圆,工整美观。”

临帖时,父亲叫我们先选择欧阳询的字帖临摹,练楷书。父亲告诉我们学习楷书的结构,应当循序渐进,分步进行,掌握各个字的特点,开始写好每个字的笔画、偏旁、部首,力求平正。其次,是弄清每一笔画之间的关系,力求匀称、平衡。第三,要求每一笔画、间架之间布白,力求疏密均匀,不肥不瘦。第四,学好每一笔画、间架之间的连续和反复的变化。第五,学习每一个字的形态,力求内外相称,相背朝揖,形象自然,气象生动。

父亲郑重地告诉我们,重点是按以上五点写好楷书,楷书写好了,以后再练行书和草书。“你们要想写好字,要向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唐朝书法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宋朝书画家苏轼,元朝书法家赵孟頫,明朝书法家王宪,清朝书画家钱沣学习。”

我们练习书法多年,有了很大进步,钢笔字写得还可以。后因走上工作岗位,以工作忙为借口,没有坚持下去,有时间写写字,没时间便搁置了。所以,我们的毛笔字写得一般,并不十分出众。但是,父亲教我们子女练习书法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们勤奋好学、做事认真、工作负责,为人忠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