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淑”质英才--孙淑琴回忆录 第14节

点击:

三哥是我比较感激的兄长。小时父亲第一次带我离家去青岛,便是去投奔,了我的三哥。三哥待我是极好的。当时,是三哥和父亲商量,说我这么小,不上学能做些什么啊?还是让我上学吧!父亲听后也觉得有理,便同意了,由这以后,我在心中就是极感激我三哥的,可三哥不经常在青岛,时常去上海工作,有时半年,有时一年,我也就不常见了。而之后父亲离开青岛,返回老家,我一时无措,便也跟了回去,当然,这书也就没有念成,但我始终是铭记着三哥的这份恩情的。而且,相对其他兄弟,三哥的经济状况还是不错的,这也就时常往家里捎些钱,这都多多少少地改善了我们家的生活条件。

四哥算是四个兄长中和我最谈得来的。在我最初去青岛的日子里,四哥也在青岛暂居。我便在三哥家住两天,再去四哥家住两天,这样也就和四哥比较熟稔。四哥是个挺不错的人,就是脾气比较暴躁,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之间的兄妹情,四哥待我还是很好的。四哥这一生比较辗转,最初从老家离开去了青岛,后来又辗转到了威海,最终还是回到了老家,在老家去世了,去世的时候,四哥年仅76岁,是我这些兄长中去世年龄最小的,这也是让人比较惋惜的。

如今,我的四个兄长也都已经先后离世了。大哥最早,在80岁时去世;之后是三哥,82岁也去世了;四哥76岁撒手人寰;而二哥是我四个兄长中最长寿的,直至93岁才离开人世。

如今,我在老家已经没有同辈的亲人了,但是兄长们留下来的子女还是挺多的,有些都是我不曾认识的。大哥子女有9个,如今还都健在,分布在老家、大连、青岛,各处的都有。二哥留下了9个子女,三哥、四哥也各有6个孩子,如今,孙子辈的孩子就更不知有多少了。

温暖兄弟爱

2009年,我和妹妹回老家扫墓,当时联系的是我大哥的长女,我这个大侄女只比我小一岁半,从小也是一起长大的,如今家住在青岛,也是退休在家的。这次约定好,我们便一起回了老家。说来也真是不易,那次凑在一起的人也真是挺多,很不容易。我们以前的大家庭,许多都是我不认识的,想必这也是我最后一次回老家探望了,能看到这么多的亲人,也是让我十分感慨的。

这以后,留存于我和兄长们之间的也就只有曾经的记忆了,那些铭刻着我们共同经历过的欢愉与苦闷的岁月,那些承载了我们一生拼搏与奋斗的回忆。

感怀您的善待——善良的婆婆

说起我的婆婆,那是不得不提的,我的老婆婆真是很善良,人也朴实,待我是特别真诚的。

我和丈夫结婚5个月,我的婆婆就来到了北京。因为我们夫妻当初结婚的时候没有任何家中的支援,老太太总是觉得心里对我有所愧疚。第一次来看我们的时,婆婆买了一块3尺长、3尺宽的红布,像个包袱似的,其实也确实是个包袱皮。婆婆见了我的面对我说:“淑琴啊,我送你一个包袱,包袱就是“抱福”。你们结婚的时候,我一分钱也没花,我也不知道你妈他们家都给你买了什么……”这东西我也推拒不得,只能赶快安慰着老人:“您不用感觉内疚,我妈也没花钱,我也不让我妈花钱,您也不用花钱,咱们两家都不用……我们自己攒些钱就够用了,您老才能攒多少啊,其远的钱还是要往家捎的。我们是这样,钱多就多花,钱少就少花,没有也可以不花啊!您不用为我们担心,我们如今过得挺好的。”

即使是这样,婆婆心里还是觉得对我们有所亏欠。婆婆从没觉得我们对她的付出是应该的,而是觉得没有在儿女结婚时付出是不应当的。婆婆参观了我们的小家,发现桌椅都是旧的,就更觉得对不起我们了。我只得解释着说:“我们的家具都是其远单位给的,但是床褥却是我们找人给专门做的。大姐给了我们1个床单,1个毛巾被,还有40元钱;二姐给了1对枕头和1个床单;三哥送了1套暖瓶、茶杯;四哥给了40元钱……这些东西都是全新的,足够我们用上一段日子了,钱我们也有富余的,生活各方面都没有问题。”怕婆婆多心,我又继续说,“我们结婚谁也没通知,是我的哥哥姐姐他们来我这问我们什么时候结婚,还送了好多东西,我这才请他们在外面吃了顿饭,见见其远,也就是这样。这些东西都够了,您就放心吧。您只要把家里的弟弟和妹妹照顾好就行了,我们没有问题。”婆婆一边念叨着对不起我们,一边就掉眼泪,心里还是放不下。我的婆婆就是这么一个实诚的人。

那时候,婆婆一年半载的就来看我们一趟,总是惦记着我们夫妻俩。第二次再来的时候,婆婆给了我一副耳坠,那是我公公早些年给她买的(当年公公家的经济实力还是不错的),还给了婆婆一个戒指,那个戒指上次我看见她戴了,这次来就不戴了。原来,婆婆是把戒指包好,要给我的。我跟婆婆说:“妈,你看现在哪有戴这个坠的,没有戴这个的。还有这戒指也是没人戴的。”我没有意愿要这个戒指,也不愿意戴东西。我自觉长得不十分漂亮,平日里也不如何打扮。何况婆婆家中还有个待字家中的女儿,“我不要这些东西,您留着吧!您不就这一个戒指吗?两个儿媳妇,您把这个给了我,又拿什么去给另一个呢?再说,您给了我,我也不戴,搁着浪费。不如把东西留给你的女儿,她出嫁时必是用得到的。”在我的婉拒之下,婆婆就把东西带走了。

可是后来过了一年左右,婆婆又拿来了,还是那句话,就是想把东西给我。不过这次婆婆换了原因:“淑琴啊,我跟你说吧!我这心里总不踏实,老觉得有件事情我没办。我大儿子结婚我一分钱没花,一尺布也没给你买……”我截断了婆婆的话,打趣道:“您不是给我买了个包袱么?那可有三尺呢!”说完这话,我和婆婆都是相视一笑。可婆婆还是坚持:“那不行,没有这样的,做婆婆没有这样的,这东西你要留下。”边说还边掉眼泪,“淑琴啊,你这要是不要啊,我这一辈子心里都踏实不了,我永远也放不下心来。因为什么啊?因为你们结婚我没花一分钱,将来你生了闺女、生了儿子,我对不起我孙女、对不起我孙子……”婆婆的话说到这里,我也就不再拒绝了。其实,这戒指本不是太大的事情,我戴怎样,不戴又如何?重要的是婆婆这份心意。婆婆这人特别忠厚、老实,没有一点坏心思。我都对她分析了这唯一的戒指留给她自己的女儿更为有意义,可她没有,还是坚持给了我,就为了心中的那些愧疚。这样的婆婆如何叫人不爱戴、不善待?这以后,家中条件好些,我更是经常给婆婆捎带些东西回去。

2004年,婆婆95岁的时候,我们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宽裕了些,就把婆婆接过来和我们一起生活。当时,婆婆的身体已经出了些问题,我嘱咐弟妹让他们将婆婆送终的衣服准备好,要是病重就捎过来,北京有地方可以安葬,让老人家在北京安享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吧。结果接过来不到一年,我香港的大姐传出病重的消息,我和妹妹就急忙赶去了香港。而趁我离开的这段时间,婆婆自己心里也思量着一些事情,要求丈夫把她送回老家,婆婆心里有感应,觉得自己在世时间不长了,不能再在我们家中住下去了。丈夫向婆婆解释我们已经做好了打算,若是婆婆真的在北京去世,就送到八宝山下葬。可婆婆还是坚持,心中惦念着自己老家,我们最终还是把她送回老家了。

婆婆回家后,许是心里有了着落,又一直活了下来。但是之后的这些年,婆婆生活却是不能自理了。和弟妹们商量后,决定由我们出钱,送婆婆去养老院赡养。直至2008年,婆婆驾鹤西去,享年9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