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们这些孩子拼搏奋斗了一生的父母,而我们最终没能回去送他们最后一程,终将是我永远的遗憾和亏欠。
贴心姊妹情
四姊妹
我们家中兄弟姐妹共有八人,只我和妹妹是同父同母的亲生姐妹,剩下的四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都是父亲先前妻子的孩子。但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相亲相爱,感情非常要好。
大姐长我19岁,在我出生的时候就已经结婚了,小时候常帮母亲做些家务,很早就开始帮忙家里减轻负担,也是很辛劳的。大姐的婆家是在烟台,嫁过去后就全家移居上海了。大姐夫经商,从事进出口贸易,在当时来说,也算是不错的出路了,而大姐则是一直在家相夫,是个全职主妇。小时候不懂事,也不明白这其间根本的关联。只是记得大姐随着大姐夫一起去了上海,之后又把整个家都迁到了香港,从此便不易见面了。那时从香港返回大陆很不容易,需要办理许多手续。自从大姐迁去香港后,我们便只得好多年才见一次面。偶尔大姐回家探望的时候,也是需要先去派出所报备户口的,毕竟当时中国大陆的整个社会环境还是很严峻的。好在大姐夫只是普通的生意人,而大姐又是家庭主妇,并不在外工作,只是登个记,做个备案就好了。那时,香港、澳门还算好的,台湾的人根本就回不来。
后来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我们之间的往来才算密切些。当时我的大姐夫已经去世,而且两人又没有留下子女,就大姐一人孤苦伶仃地留在香港,腿脚又不好,只能我们姐妹三人有时间就过去探望她。我们过去看她,帮她打扫打扫卫生,采购置办些东西,处理一些日常问题,这样她自己生活的时候也轻松点。大姐特别受感动,觉得这些妹妹们对她这个老姐姐可贴心了,这是真正的亲人啊!但同时,在我们的心里也是记得大姐的好处的,大姐长我19岁,在家中的时候待我们就向另一个母亲一样,虽然也会唠叨些我们的不是,但却也是真心体贴、照顾我们这些年幼的姊妹们,家中的脏活重活都是大姐在帮忙,她付出的太多太多了。
我们曾设想把大姐接回来和我们一起生活,将来相互间有事情也好帮忙。可是大姐放不下,在香港居住了这么多年,那里的街坊邻居、亲朋好友,还有大街小巷,都是她熟悉的,再回到大陆,这些东西她都不适应。于是,这个想法也就破产了,依然是我们姐妹三人有时间就过去探望她。
大姐95岁的时候在香港去世。香港那时还实行土葬,姐夫早些年病逝时已经买好了坟墓,大姐去世后也就和大姐夫一同合葬了。
二姐比我大7岁,结婚后就搬到了天津居住。二姐不需要我们照顾,她一生孕育了六个子女,有儿女在身旁照顾,她现在的生活也是很不错的。
对于二姐,我是格外感恩的。当年是二姐叫我到天津来帮她照看孩子的,没有二姐,我是出不来的。之后的日子里,二姐待我也是分外得好,没有让我做太多劳累的事情,养活我生活,还鼓励我继续学习。当初,是二姐否定了父母让我回乡结婚的意见,并建议我去学习会计,给我的生活找到了新的目标。这些事情都是二姐主动为我去做的——帮我分担家务,替我缴纳学费,为我创造了一切学习的条件。二姐就像是培养自己的孩子一样,把所有能用的心思都花费在了我身上。
对于我的教育,二姐也是有想法的。总共就7个妹妹,夭折了5个,如今也只剩下2个。把这两个妹妹都带出去,学些技术,将来有个工作,也好自食其力,这也为老家的父母减轻了负担。毕竟在当时的农村,女孩家十八九岁出嫁的,光是陪嫁就是要好大一笔开销,这些都是要花父母的钱的。可我和妹妹之后出来打拼,结婚时都是靠着自己的一些积蓄,办得非常简单,没有给家中增加任何困难。想来,二姐最初的设想最终也是实现了的。
二姐给我带来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转折,她引领我进入的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可以说,通过二姐,我彻底地改变了我的人生,而这些,都是我将在心中感激、铭记一辈子的。
如今,二姐年岁也大了,腿脚不利索,只能靠轮椅来行动。要是她来北京,就要她的儿女推着她,上下火车也都是一直坐轮椅的,好在现在北京、天津开通了特快列车,29分钟就能见面,真是挺方便的!我们姐妹也可以经常见面了。
至于妹妹,母亲亲生的女儿也只剩我们二人,因着这血缘关系,我们两人也是格外得亲厚,姐妹间相互关心,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
当初妹妹在北京第四门市部谋得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而我还在天津。她心里惦记着我,也把我叫到了北京来。来到北京之后,妹妹也是为我精心策划,给我指导和帮助。我们两姐妹有商有量的,倒也能为自己将来制定些规划。之后,我们也经常一起学习、一起谈心,彼此之间都是个照应。等到百货大楼开张后,我进入了百货大楼一层的百货部,而妹妹工作的第四门市部就作为国际友人服务部,和百货大楼合并了。至此,妹妹也和我一同在百货大楼工作了。
1959年1月,妹妹结婚,而我亦在同年11月份与丈夫吕其远喜结良缘。时至今日,我们姐妹间的感情依然十分亲厚。
温暖兄弟爱
提起我的这些兄长,那也都是十分友爱的亲人。虽说因为性别的缘故,我和姊妹们更为亲密,但是兄长们在我的心里也是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象的。
先说大哥,因为是家中长子的缘故,大哥过早地承担了家中田间的工作,在我的印象中,大哥就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听年长些的人说,大哥在村子里算是大队长,就是干农活的。为了种田养家,大哥只上了一年的学,之后也没有再进修的机会,就这么一直种地养家。他是个特别憨厚、老实的人,整日里就只知道一个劲儿地低头干活。小时候很少和大哥说话,因为每次见到大哥,他都是一副很累样子。那时,母亲和大嫂在家中准备好饭菜,大哥吃完便在床上躺着休息须臾,下午还要继续下田地里去耕种。想想大哥这些年的劳苦,确实是为我们这些弟妹们挡下了不少辛劳。而大嫂跟着吃了不少的苦。大嫂本身个子就不太高,身体也不太好,嫁到我家以后,便要和母亲一起承担家务,整日里也没见着轻闲过。只有在走娘家(农村里有这样的讲究,儿媳妇可以搬回娘家住一个月。我母亲因为又是婆婆又是儿媳,所以不可以走娘家了)的时候,回家小歇一段日子,在那期间也可以给孩子们做些衣服之类的。可这样的日子毕竟是少数,作为家中的大儿媳,大嫂也同大哥一样,承担了太多的家庭责任。等到大嫂去世的时候,两只胳膊都已经因为过度劳作而微微有些畸形了。相比母亲,大嫂在儿女方面算是比较幸运的。她和大哥一生共孕育了10个孩子,夭折了1个,9个都健康长大了。最大的孩子和我年龄相仿,幼时也是时常玩在一起的。面对大哥大嫂,我更多的是感激之情,他们为了我们整个家,付出了太多,割舍了太多。
二哥这一生,是辛辛苦苦、勤劳的一生。在兄弟几人中,他的家庭条件算是比较困难的。因为14岁时惨遭车祸险些送命,二哥留下了后遗症,以后从事的工作也就是给别人弹弹棉花、做个被套之类的。可难为的是,他还要养活9个孩子,生活负担确实很重。听他的孩子给我们讲,二嫂在坐月子的时候也只能吃些窝头来调养身体,但这些,二哥却是绝口不提的,也没向家中索要过东西。因为二哥不太富裕,平素里也不往家中捎钱。即使是想回家探望下,也因为从东北回家开销太大,而不时常回来。对我这种当时年幼的妹妹也略微生疏,毕竟我们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是兄妹间的感情还是存在的。2009年,二哥生了重病,我和小妹、二姐,带着外甥女一起去东北看望二哥。那时他已经93岁了,去了以后我们姐妹三人他谁也不认识,耳聋眼又看不见,镶了满口的牙却也不能吃东西。当时他和女儿一起住,起居都是女儿在照顾。吃饭时,侄女就把食物往二哥嘴里送,他就张着嘴,把食物在嘴里含着也不知道咽下去,更不知道拒绝。侄女对他说:“老爹啊,你看这是我二姑,天津的二姑。”就这么一直说,他也是一直闭着眼,眼睛已经是睁不开了,像棉花一样。况且他耳朵也是聋的,几乎都听不到了。二哥的小女儿跟我们说,在我们没有来的时候,二哥就这么一个人在小屋的床上卧着、躺着,生活已经完全不能自理了,有什么需要也不知道说,全靠孩子们自己摸索着照顾。而我们去看他的时候,他也确实是什么反应也没有,就是那么一直闭着眼睛坐着,当时看得我们很是心疼,但是心里也是高兴的——这回毕竟没有白来,总算是见到我们的老哥哥了,这次见着他便也就不遗憾了。10月份我们去看望的二哥,结果我们回来不到1个月,二哥就去世了。这也真是巧合,多亏这次我们姐妹商量好,去了东北,不然也就这么永远的天人永隔了,总算也弥补了我们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