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开拓团成员(资料)
当时东北的中国人做劳工,不仅要给日本人开拓土地,还要负责兴修铁路。我的继父就曾经被日本人抓到105(当时的称谓,即“宜村”)为其修建铁路。在那里,日本人逼迫人们做苦力,却又只给些粗饭腌菜来维持基本的身体热量,报酬更是没有,完全白做工!虽然我们那时已经有了一些固定的生活来源,但同样受到日本人的统治。他们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要去做什么。只是好在那时的统治还没有很细致,多是针对一些偏远地区,因此我们的生活也不会很难过。
那段时期,我还没有见过日本兵,主要都是开拓团的成员。他们占领一个地区,便留下几个人来统治当地百姓,让中国人来给他们劳动。开拓团的成员相当于中国的地主、富农。每日天一亮,他们就吹个哨子,拿根棍子四处敲,把百姓轰出来劳动。他们还养着狗,工作时手里拿着棍子、鞭子,旁边还有恶犬虎视眈眈地盯工,谁也不得偷懒。直至天黑后,这一天的工作才算完成。他们也只给劳工们吃些高粱米、窝窝头,或是切个萝卜、白菜,炖成一锅汤,分给大家。但这些工作也不是日本人做,而是勒令劳动的中国人:“你们几个做饭去,这几个人去下地,这几个人种高粱,你们去种稻子……”就像是个监狱,开拓团的人是监狱长,那些贫苦中国人民则是蹲监狱的人,只是稍微自由些,但环境和生活形式都大同小异。便是同为中国人也是这个道理。贫民们愤恨那些地主、富农,在土改时斗争他们,没收他们的财产,这是一样的道理。
开拓团占领地区的劳工(资料)
我后来来到宜村,这是一个小村落。村中由一个村长带领着一个家族来管理村中的百八十户人家。村中有树,日本人在那里成立了一个满林株式会社 。一是将那些不能成材的小树伐掉,劈成柴火摞起来,我就做过这个工作。另一个则是开发小兴安岭。小兴安岭是片富饶的原始森林,它盛产的红松在世界木材中都很有影响。日本人派中国人去伐木,将得来的木材转运走。
记得我所在林区的村子里就有一个开拓团,种地的人很少,多是搞林业的——就是伐树、劈柴。那大树直径可达一米,长数十米,我们把它们伐断,有4米、6米、8米的不等。然后利用河水把树木截成段,再拖到陆地上。最后装进火车,送到日本。另外有个地区是出产粮食的,也同样是白劳动,最后再把收获的粮食运到日本去。没有人能逃避开拓团的压迫。若是有人反抗,那些日本侵略者便用棍子、棒子打人。严重些的,更是直接用刺刀刺死,或是抓起来打死,众人皆噤若寒蝉,不敢违背。
各个地域的分工不同,开拓团的政策也有所区别。但归根结底,他们都是在侵略中国,剥削中国,奴役中国的人民!
日寇手下讨生活
日本开拓团统治我地方时期,我所在的桦阳村有一个开拓团在种地,还有两个满林株式会社。
满林株式会社隶属于“满洲国林业局”(简称“满林”),它其实和开拓团一样,同是日本军派过来的。但是这也有区别,开拓团是几个日本人负责管理,或协同几个中国傀儡具体来管理有限的人数,组成班或小队,进行谷物种植等。满林株式会社相当于如今的林场,专门从事林业方面的工作。它的几个管事都是家庭比较富裕、有地位的人。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了解森林常识,又会打算盘,懂得统计知识,能够计算出木材的输入与输出量等。
我那时因为家庭生活困难而失学,食不果腹,恰逢满林株式会社需要人手帮忙。满林株式会社中召集了一些原有知识、有文化、有地位的中国人在那里做“先生”,相当于如今的公务员,只是为日本人做事的。日本人也会相应地给付他们一些报酬,因而算得上是当时的有钱人。而除此之外,他们同样需要一些打杂的小工,只是待遇上差别很大——不负责食宿,每月也只有几元钱的工钱。可为了维持暂时的生活,我只能选择到那里工作,时1945年。
劳工(资料)
在株式会社,我负责给那里的人挑水、到山上砍小树劈作柴火、烧澡堂子、烧火墙子 。株式会社中的火墙和我们一般人家的墙壁并不相同。墙面很宽,内中空,烧火时墙壁两边就都可以透出热气。那会儿还没有暖气,只在大铁筒里面置泥。烧火时墙会变暖,类似于现在的暖气;不烧时,墙面就变凉了。我那时负责处理这样的事务。
此外,我们当时桦阳村的村长(日本人)还负责管理邮政局。他曾经在满林株式会社见过我工作,认为我工作认真,很勤劳,看起来也很机灵。恰巧邮政局需要一个送信的人,而我又读过书、识得些字,所以,村长就从株式会社将我调到了邮政局工作。
到了邮局,我开始和日本人一起吃饭、生活了,境遇也比从前要好些。那时,每日有两列火车往返于哈尔滨和佳木斯 ,运输邮信、报纸(在哈尔滨出版的报纸),我负责领取这些运送物品。比如当天下午由佳木斯到哈尔滨的火车有信或是报纸、杂志,我要负责把这些东西取回来。此外,由于分为上午和下午两班火车,我还要把两次取回的物品按照顺序分开放置,再分发至个人。
在那段时期里,我先后在满林株式会社做过伯役,又在邮政局里当过送信员,基本生活还是过得去的。可是究其根本,这些仍是日本人在剥削压迫我们中国人民。只是碍于对方拥有强大的武器弹药和军队,我们这些平头百姓也反抗不得,只能忍气吞声,残喘度日。
回忆“九一八”和“七七事变”
1931年,日本率先制造了“柳条湖事件 ”,尔后,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正式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战争。这次军事冲突所引发的政治事件,史称“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最初作用于哈尔滨、沈阳等大城市,而我家所在的小山沟或农村并没有强烈地感受到这场政治阴谋所带来的冲击。但是,大家都会唱一些反映救亡中国、反抗日本的歌曲,这也是一般大众唯一能表达他们失去国土的苦痛心情的方式了!而大城市中的一些知识分子则认为日寇侵我国土,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是极为恶劣的军事行为。中华儿女应该团结起来,驱逐外敌,打倒伪皇帝溥仪。为此,一些热血群众和学生还曾在当时溥仪所在的奉天(今沈阳)发起了相关反抗运动,但多无果而终。东北诸省终是沦陷。
及至1937年7月7日,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为了缓和危机,继续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日本帝国主义者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向中国发动了全面侵略战争。
“卢沟桥事变”时,我已经年纪稍长,略微晓事。只是我家距离北京较远,分处关内关外,对此并没有直接接触。但由于当时全国爆发了许多大型反抗运动,我们的生活也确实受到了影响。为了阻止我们当地百姓介入这些运动,日本人对我们的管理和统治也愈发严格,封闭一切外界传递的消息。我们那时也没有广播,只能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才能够得知一些运动的发展态势。此外,当地人民普遍文化水平底下,很少能有学生那般高的觉悟,就也并没有奋起反抗。否则若是人们团结一心,仅我桦阳村民众,那区区几个日寇又如何抵挡得住!
这就是我童年时期所感受到的两次重大历史变故,这些也都多少对我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日寇铁蹄下惨死的父亲,被逼做劳工的继父,还有我们窘迫清苦的生活,这一切的不幸都源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我自小潜移默化感受着这些变迁,日后投身行伍也与幼时这些经历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