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只是一个排级干部,到部队里任见习参谋,但是那些营长、连长、团长等干部都对我十分器重。在那样一种至高无尚的位置,那种众人瞩目的环境总会激励我自己奋发向上,不断寻求更高的进步,以此来完善自己,不辜负领导对我的期望。
在此过程中,我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这种情况下,我会主动写总结。初始时,我从未接触过如此大面积的训练,整个师、整个团的士兵都在我的教导之下,这让我有些无所适从。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不清楚什么样的问题、哪一个环节是需要我记录下来的。再有我的文化水平也不很高,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独立完成这种总结的撰写对我来说压力很大。于是,我主动去和那些老参谋沟通。他们检查工作的时候,我也在旁观察。
我在检查工作时,主要负责考察技术动作的规范程度。真正撰写时还是由那些老参谋执笔。而我因为动作标准,动作技术与教材、教令比较吻合,便在他们总结的基础上,提供一些素材,以丰富内容。这其间记录着我心态的改变——从最初的理不清头绪,到后来的有条不紊,我在学习中成长。
后来再到部队进行检查时,只有几个人一起,有时甚至仅我一人。检查过程中,对于各个团队的表现以及他们所表现出的问题,我只能靠自己及时记录下来。虽然我自认写作水平没有很高,但还是能够反映清楚部队的客观情况的。待回到军区后,我也会找到其他参谋帮我进行进一步地修改和润色,将之变成我自己的成果。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在这过程中,也在不断向他们学习。
在东北军区任参谋期间,我最有成就的事情就是我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不精不尖到精尖。随之改变的还有我的心态——光荣感油然而生。
那时到部队检查,我并不是立即进行考核。毕竟我也清楚,部队的许多士兵没有接触过这些专业训练,很难让他们在短时间内独立掌握要领。这样的考核即使上报也只能是不及格。于是,我往往亲自对士兵们进行指导。一周、十天、半月,在训练中真正让他们掌握技巧,之后我再进行考核。如此,看着考核的成绩从不及格变成及格,从及格进步为良好,从良好跃至优秀。这样的成绩令我十分满足。我所任参谋一职就是为了帮助部队提高成绩,提高士兵的训练质量,提高部队战斗力。亲眼见到他们的蜕变是我最大的安慰,也是我最由衷的光荣。
至此,我开始在我为之奉献一生的部队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初次比赛立小功
在部队组织的“沈阳东北第一届运动会”中崭露头角,从此与体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解放军文艺、体育检阅大会上的经验教训,《体育教范》中的迅速成长,为我聚集了厚积薄发的资本。1958年的德国莱比锡运动场,军事夏季运动会上“军事三项”一举夺冠,我终于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冠军。这既是我为祖国母亲创造的骄傲,更是我展翅高飞,更创佳绩的新的指引!
驻守抚顺期间,我163师除承担看守解放团的任务,还负责修理抚顺至沈阳北陵的公路。
这条公路原是日本统治时期,日本人修建的。重修时,我们一群农民出身的士兵,鲜有人接触过机械设备,只知一味地用镐、大锤夯砸,用这种最原始的方法修路。这就花费了自1949年8月至1950年1月间的近5个月时间。
在修路的这段时间里,组织里也从中挑选了一些体质较好的士兵,抽派到抚顺市地方政府,组织进行“沈阳东北第一届运动会”的训练。当时,驻军位于何地,就将代表该地区出赛。在地方选拔中,我以抚顺代表的身份成为参赛运动员之一。
在经过部队的初次运动员选拔之后,经过了一系列的训练和再筛选,我凭借自己的实力仍然被保留了下来,并最终被派往参加400米障碍比赛。
1950年,“沈阳东北第一届运动会”正式召开。比赛在沈阳市内召开,为期一周有余,分为预赛、复赛和决赛。
从独立团到野战部队,从看守解放团到整修沈抚公路。在这许多经历和变迁中,我始终坚持锻炼自己的身体,也因此换来了强健的体魄。初次参赛,我在预赛和复赛中都轻而易举地取得了冠军,一时间信心大增。
决赛时,我依然正常发挥,稳稳地跑在最前端。而我所参加的400米障碍赛,不仅考验跑步的速度,而且要注意那赛道上的十余个障碍物,把握穿越障碍的技巧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比赛进程中,我一路“过关斩将”。前方有汽车阻拦,我远远望见时就思量最稳妥的翻越方式。及至面前时,我便可以迅速做出反应,并且身体灵敏地爬上汽车,从另一端翻越过去。这就算是完成了一个障碍物的跨越。有时地面会铺着网,则需要我压低身体,匍匐前进。随之而来的是迎面一堵围墙,我继续一鼓作气翻跳过去……比赛中的障碍物多是对参赛者体能方面的训练。
穿越这重重阻碍,我独占鳌头,自觉冠军已是我的囊中之物,故而稍有些大意。当时已是临近终点,我以为胜券在握之时,不自觉回头张望了一下。可不成想,两名选手紧随我之后。我这一时懈怠竟是给了他们机会,他们一鼓作气越我而过。我最终只能屈居第三。
这第一次的比赛失误为我很好地上了一堂课,告诫我做任何事情都要竭尽全力,贯穿始终,不要有丝毫的懈怠与大意!但总体来讲,我的首次出战为我抚顺地区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不仅让部队领导对我刮目相看,重视有加,日后也开始刻意栽培我,而且还为我自己谋得了部队生涯中的第一次小功。
1950年5月14日留影(右二为韩桂山)
刻苦训练再夺名次
1952年8月1日,解放军在北京先农坛举行解放军文艺、体育检阅大会,就是所谓的第一届解放军运动会。这是建国后的第一次大型运动会,在全军范围内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除12个军区以外,又加入了一支志愿军,共计13个单位在北京参赛。比赛时,毛泽东主席、朱德元帅、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全部前来观赛,检验解放军文艺和体育方面的情况。
当时建国已有两年多的时间,检验部队的素质情况很关键。这两年间,我们解放军经过多方训练,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有了显著提高,在全国各省市中亦是出类拔萃,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这次的运动会也可算是我们这两年间训练成果的汇报表演,向国家领导人展现我们军人的素质。为了能够更好地呈现出我们部队的质量,比赛的各个部门也是通力协作。文艺方面的比赛由政治部门主管,而体育方面的竞赛则是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配合处理。
届时,我被收编入东北军区 ,代表其参加此次的全军文艺、体育检验大会。而为了对比赛进行更充分的准备,我在二七步校第二年的进修就已经很少参加了,转而将全部重心放在比赛的前期训练和准备上。
在齐齐哈尔做赛前训练时,依然是苏联教官对我进行训练和指导。我们这些参赛队员即便是赛前训练也不得大意,每日训练之后都会进行一次考核。自考核成绩被记录在黑板上起,我的名字始终保持在第一名的位置上。那时,我心中憋着一股倔劲儿,从不肯服输,对待自己只能是更加严格地要求,始终追求精益求精。
但是人总有失误,我偶尔也会在考核中未能取得第一名的成绩。其他人在经历这一天的高强度训练后早已气喘吁吁,而我为了能够重新夺回我的第一名,一定会坚持再测一次,务必要跑出第一名的成绩。如若不然,我宁愿挨饿不吃饭也要一直坚持下去。往往到最后,我甚至连回宿舍爬楼梯的时候都要倚靠楼梯扶手的力量才能勉强维持体力。我就是这样,每天都坚持训练到筋疲力尽,有时甚至在早起跑步的时候,都会吐出血丝来,可我自己却从未想过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