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心逐浪高东已晓--韩桂山回忆录 第19节

点击:

1958年,滑雪队合照(前排右三韩桂山)

1958年,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开会研讨同年将在德国举行的军事夏季运动会中的具体规章制度以及日程安排。当时,我国由韩复东局长到苏联与会,并被选为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副主席。会议结束后,韩复东回国,向贺龙元帅汇报了会议精神,并重点传达了各国对于“军事三项”比赛的重视。

所谓“军事三项”,并不是三项单一的项目比赛,而是一个综合的考量,包含了障碍、射击、投弹等全方面的测试。这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士兵的水平和质素,进而判断出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因此,这项比赛引起了各个参赛国家的高度重视。苏联甚至还派遣出了三名校官,誓要问鼎此项目的冠军。

贺龙元帅听后非常感兴趣,也对比赛十分关注:“苏联这三个人要拿这个冠军,我们中国军队有没有这样的人才能拿冠军呢?”

韩复东认识我,也对我过往在体育方面取得的成绩有一定的了解,遂向贺龙元帅推荐:“有!我们中国军队也有这么一个人。他叫韩桂山,是我手下的一个参谋,现在滑雪队当队长。过去考察通过障碍的动作时,这个人拿着枪都比我们部队那些战士徒手跑得快。这人参加比赛的话,没准是一匹黑马,能够拿冠军,为咱们军队、为咱们国家争光!”

贺龙一听,这太好了!立即做出决定:“那就要韩桂山参加。他不仅要参加比赛,还要当领队,当教练!”

那时,我们有几百人聚集在北京进行全面训练,最后挑选了60人代表国家来参加比赛。当时贺龙元帅还有指示:“除了韩桂山以外,我们全军有多少像韩桂山这样的人,都给我找来!”韩复东也犯难:“这样的人,现在还真找不到。”这并不是说全军没有其他人才可以超越我,但是能够给领导们留下如此强烈印象,并且有真才实学的人选确实只有我一人。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我平日的工作状态。

如此重要的国际比赛,时间又很紧凑,只有几个月的训练时间,领导不可能选择那些没有基础的人。这时,我们的思想、作风、技术都在受考察之列。而我基于平日勤学苦练、进取、忠诚的一贯作风,使得领导对我印象很深刻。更有我曾经在部队各项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作为基础保障,我便是参加比赛运动员的不二之选。

选定我作为参赛队员之后,领导也特意找我谈话。得知自己将要身兼三职,我立感身上责任重大——我本是一个穷小子出身,难得遇到这样一个出国的机会,而我又有些技术,能够为国家争取荣誉。我绝不应该辜负国家对我的信任,一定要为国争光!这种强烈的爱国、爱军队的思想冲击着我,我对我们的祖国产生了更为亲密的归属感。

此外,我们这些运动员不仅要为祖国争取荣誉,还要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增加士气。当时在东德举办的社会主义阵营友军运动会其实包含了两大国际阵营。其一是以苏联为首的12个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再有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阵营。西方国家阵营中也有一个和我们“军事三项”相似的科目“军事五项”。这两项比赛都是反映部队战斗素质的,可比性比较高。针对这些科目,两大阵营的国家已有些暗中较劲的意味。所以,我们那时不仅要在比赛中以中国人的身份打败其它国家的士兵,还要为我们社会主义阵营添砖加瓦。

1958年3月成立集训队,我们在北京先农坛,展开了紧锣密鼓的封闭式集中训练。吃喝住训都在里面,平日里不许外出,也没有假期,如此坚持了三四个月。在此期间,我们这些自500万将士中挑选出的60人又进行了任务分配,找到了各自最擅长的项目进行赛前准备。而我作为教练和领队,也要对其他队员的训练负责。

刊载于《北京晚报》“老照片”(2006年9月4日)

我是艺高人胆大,在这种情况下,我更敢于训练,敢于创新。比如和我一同参赛的田径选手陈有才,他参加的是1000米障碍比赛。他原是我们运动队的队员,组织他们训练的时候我也会从旁提出些建议。打篮球我可能不擅长,但是我动作标准。于是,我利用自己的这些优势,给予其他队员最大的帮助。此外,除了我们这些本身就是解放军的,也有为了能够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而特意从其他行业调派过来的。那时负责代表我国参赛的游泳选手穆祥雄,即是天津专业队的运动员,顶替了原来部队中的一个干部。

紧张的赛前准备一直在进行。是年7月,我们代表中国参赛队踏入了德国莱比锡的体育场,准备迎接这场辉煌的“战斗”!

一路见闻立鸿志

1958年7月,我们提前一月乘飞机前往莫斯科。

当时的飞机很小,载客量也比如今要少许多。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共一百五十余人,分三批乘机。那时最好的飞机是苏联的伊尔-18,螺旋桨式的飞机,只能乘坐三四十人。领导认为伊尔-18飞机更为安全些,就由我们团部一行人乘坐。其他人员则乘坐另一个班次的图104喷气式飞机前往莫斯科。

第一次坐飞机,我们一行人倍感新鲜,看到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但也是没有经验,不知道在飞机上要咽些唾沫,或是吃块糖来缓解高空气压带来的不适,所以在飞机正式起飞后,大家各种晕机症状就都显现了出来,又是恶心又是呕吐的。可相比较于初次乘坐飞机的兴奋感,这些又仿佛算不得什么了。我身为领队,也要在这过程中负责照看好每一名队员。毕竟和我同行的团部队员是我们此次参赛选手中最为优秀的一批,是最有可能夺冠的。我有责任照顾好他们中的每一人。

因为伊尔-18飞机航程很短,不能直接抵达莫斯科。我们只能先飞至蒙古人民共和国,加油后再飞至莫斯科。第一站,我们在乌兰巴托 休息了一晚。继续起飞后,我们途径伊尔库兹克 ,终于抵达莫斯科。

到达莫斯科后,苏联友军组织我们参观了当地的名胜——红场 、斯大林陵墓等。我还为此写了一篇文章,描述我所见到的列宁和斯大林。能够见到世界人民的伟大领袖,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这是对我的一种鼓舞。此外,苏联物质充裕的生活景象,高耸矗立的高楼大厦,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两相对比,当时我们的长安街两旁则全是平房,其中又以四合院居多。苏联那样的高楼大厦看起来十分气派,令人向往。我那时心里也找到了新的目标。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建设下,终有一天,我们的国家也会出现如此繁华景象。

两天之后,我们在晚上乘坐火车,经由波兰到达德国柏林。到达波兰时,波兰国防部的领导还曾到火车站欢送我们。

乘坐火车的时间我也没有浪费。由于我既是队长又是教练,不能放任大家在火车上靠睡觉消磨时间。于是,我积极组织队员们进行锻炼。每到一站停车休息时,我们都一起活动身体,做做体操。这期间,我也注意到了队员们的安全问题。锻炼时从来都是集体活动,不会出现落单的情况。这在锻炼身体、稳定状态的同时,也很好地保障了我们的人身安全。

到达柏林大约是早晨五六点钟,天刚蒙蒙亮。那时的柏林还被一堵墙一分为二——东西柏林分属两个国家——民主德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我们同时抵达的还有朝鲜的百余人队伍,民主德国的国防部在那里设宴接待我们。早饭过后,我们自东柏林乘车路过捷克斯洛伐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