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女在瑞典读了“博”
长女杨扬,1960年7月25日,农历庚子闰六月初二日出生。
1960年是我们国家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紧缺,物资紧缺,我妻子当时怀孕,身受这些紧缺之苦。
当时人们的基本生活用品实行凭票凭证供应制。票,有粮票、布票、肉票等;证,是政府发给每户的一个居民本,凭这个本,商业部门每月发给你若干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如麻酱,粉条等(一般的个人也有类似的本)。
我妻子身怀六甲,其进食除供本人需要外还要供给身上孩子吃,理应吃得好一点、多一点才是。但是,此刻哪有这样的条件?那时我妻子的口粮标准是月26斤,肉月2两,吃的油、糖也是定量的。我妻子的二姐,从农村寄来一只酱鸡给她妹妹吃,以补养她妹妹孕中的身子。但我妻子哪舍得她自己一人吃呢,还是请大家一起享受。
杨扬生下来了,需要报户口。当时,我们住在集体宿舍里,住在红二楼二层44号。集体户口是报不了户口的,没有户口就领不着给孩子、产妇的供应品。此刻,学校给了我们一间十分简陋的叫锅炉房五号的房子。我们就凭这间房子,以婴儿杨扬的名字报上了户口。为了照顾未来的孩子,我们从老家请来了我的母亲来京帮忙,没有我母亲住的地方,我们向徐昶同志借了一间房子用。以后学校很快给了我们两间房子,与他人合住在一套房子里,那就是林园一楼八号的房,开始有了我们自己真正的家。
杨扬是在北京妇产医院生的。孩子出生那天,我始终守候在医院里。孩子生下后,我在医院玻璃隔墙外看了一下孩子的模样后,立即去北京百货大楼买了一辆婴儿躺车回来。这车是个重要的家什,自杨扬以下我的三位孩子都是在这个摇篮里起步成长、扬帆远航的。
生后,初次尝到身为人父滋味的我,竟不知道如何抱孩子。面对她的哭闹,不知如何是好。无奈下,我只得把她从四层(林园一楼八号在四层)抱到楼下一层,又从一层抱到四层,如此反复,企图使她不哭。
在她幼童时期,她一人在楼下玩的时候,走丢了。此后,我就给她的脖子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她的名及住址:林园一楼八号字样,杨扬。
她上幼儿园时,害了猩红热的病,需要隔离。我妻子对她百倍照顾。尔后,我们把她送到传染病医院去医治。在医院里,有护士笑着对她说:“你脸红红的,眼眍眍的,鼻子高高的,你去演戏,可以不化妆!”
我女儿还患过内斜视(俗称“对眼”或“斗鸡眼”)的病。当时,我妻子很着急,陪着她去同仁医院看病。那时我在北医一院的眼、耳、皮科工作,她也去了我所在的眼科看病。
她上小学时,放学回家以后,有时我们会检查她的书包。这时,女儿就把她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五分钱,暗藏在花瓶底下。
当时我的小姨在北京,她便老吵嚷着:“我要到小姨婆家去!”
她10岁时,我去北京顺义带知青劳动,两周回一趟家。每当我回家时,她都会在进屋的显眼处,直着排放着几张凳子,上面放上玩具娃娃、玩具动物之类的玩偶,成队列状,站在最前面的是玩具娃娃,手里拿着一面旗子,上面写着:“欢迎爸爸回来!”之后,她便会乱翻我的书包,看看我带来了什么样的东西送给她。
我的长女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考学的首批学生。她于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83年本科毕业。即读硕士研究生,1986年毕业,进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工作。没有多长时间,1989年9月26日,她去了瑞典卡罗林医学院读博士,毕业,现在在瑞典阿司确制药厂工作。
美丽的瑞典
她在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工作期间,1989年10月,获得了由中国化学会颁发的中国化学会1988年度高分子物理优秀硕士论文奖。
她的丈夫魏少政也在瑞典工作,是位医生。大女婿是杨扬高中时的同班同学,毕业于上海二军医大。他们是在1986年3月23日结的婚,育有2个子女。女儿魏紫薇,目前攻读大学,所学是法律专业,即将毕业;儿子魏逸宁,正在读中学。
长女之女魏紫薇基本是由我们夫妻俩与她的祖母一同带大的,及至她4岁多,才去瑞典与她的父母相聚。
1995、2001年,我们夫妻俩两次去过瑞典。长女经常回国来探望我们,最近一次是2010年9月17日。
次女是位不错的计算机专家
次女杨帆于1962年2月14日,农历壬寅正月初十出生。
杨帆是在北京妇产医院晚生的。当时临产情形至今我依然记得清楚。该天垂暮,学校放露天电影,我与妻子一起看着电影。妻子突然感觉肚痛,有临盆症状,那时我们经济条件不好,于是我们回家稍事整顿后就拔脚坐公交车去妇产医院,车到动物园,再坐公交车到德胜门转车,此刻的妻子实在支撑不住了,我宽慰说快到了,就这样地硬支撑着到了医院。很快,8点多,生下来了我的次女。
妻子生二女闹了大出血。医院给我妻子若干好吃的,如糖葫芦等,妻子却舍不得自己享用,省下来给了我们吃。
次女出生后,有好多热心人相帮,如系副主任石楚玉同志送我们孩子睡的小床,姜建彬同志送我们小凳子、小衣服等。
当时我们的经济状况是这样的,我们俩的工资月100余元,每月要给两家老人寄钱30元。因为我们的长女、次女出生间隔时间很短,两女儿面世给我们带来欢乐,也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如何照看她们俩,我们请来了我的母亲帮忙,后来又雇用了一个保姆协助,保姆费30元,我家余下的钱就很不多了,我家紧紧缩缩地过日子。
长女与次女一次外出游玩中,长女不慎把妹妹弄丢了,我妻子着急。最后还是我妻子把次女找了回来。此时,我的次女见到她母亲大哭,成泪人儿似的。
次女稍长,我上街的时候喜欢带着她一起走。有时兴起,我口中便会不自觉地哼出小曲,却不成调。此刻的她嫌我胡唱,就会远远地离开我。
当时国家经济困难,好多东西都凭本供应,如鱼。一次商店买鱼,就是由我这位女儿去商店买回来的,当时的她只不过六七岁大。
我们家在四层,我们就叫两位女儿每天轮流扫楼道,长女扫一天,次女扫又一天,不间断,她们工作得很认真,博得邻居赞扬不止。
次女聪明能干,在小学、中学时担任过小队长、大队长。后来因为她嗓子不好,就不再当干部了。她被抽调出去参加军训,成绩也很好。
在她四岁的时候,我从大连搞“四清”回来,给她带回来了玩具枪等玩具,女儿很高兴。她小时喜好唱歌,就会站在凳子上唱《打靶归来》等歌,但唱得不成句。唱完后,她自己为自己鼓掌、喝彩,我们也为之捧场。
也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次女上中学时,好好的嗓子突然变哑了。急得我们四处问医,到中医医院请她吃中药,到北医一院给她看病。她还得过足腿的病,老站不稳,我们陪着她到多家医院看病,如北医一院。
次女是清华大学汽车系的学生,学的是发动机专业。毕业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系统工程专业,读硕士生,在1985年。因为入学考试成绩优异,取得了出国攻读研究生的资格。1985年9月,次女去上海的外语培训单位培训外语。1986年7月30日出国,到英国城市大学读研究生。在读书中,因与老师发生观点分歧,辍学,转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