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那年下半年我已经上了高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去世了,这就像天塌下来的一样,全国人民都是非常地悲痛。那段日子父亲母亲整天流泪,对于领袖的那种亲切感和爱戴感,带给我们无法想象的痛苦。一直以来我内心深处对毛主席的敬仰都是根深蒂固的,他是领导我们迈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大救星。那时候经常做各种梦,梦里边都会出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形象。那段时间,我每天都翻一些父亲介绍给我的一些毛主席丰功伟绩的书籍,了解主席指挥过的各大战役,学习他的革命思想,以此来纪念他老人家。
初入职场——无心插柳柳成荫
意气风发年少时
高中快毕业时我心里也想过,高中毕业一定要进一步深造学习。但是又觉得父母那么辛苦,自己如果能早点就业,能够有助于父母承担一些家里的责任,为父母能够分一些忧,分担一些生活当中的压力。工作相对于继续深造而言还是比较实际一些。高中毕业以后,正好有一个合适的机会,我就去了北京市房地局系统,做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我也有自己的理想,尽管现在看来也都有局限性,但也都是受到大环境的影响,那会儿就觉得理想是参军当兵。主要小时候受父亲的影响,梦想能够去当军人,去参军,家里也有这样的条件可以说比其他人更方便一些,但是我也得为家人着想,父亲这一路走来很是不容易,家里当时也就我一个儿子,因此父亲肯定不会同意的;母亲经历了那么多的辛酸,如果我去当兵了,穿上军装,离父母远去,我怕他们承受不了。所以就没做这样的选择。
其实有这样三次机会,都是离我的梦想比较接近的地方,但是考虑到家里的因素,最终还是放弃了。我依然是踏踏实实的按照家里期望的人生之路走着。
在房地局工作的那几年,我把自己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优点,都用到工作当中去。在工作当中,我坦诚待人,给师傅们和领导都留下不错的印象。我是从革命家庭出来的,而且父亲又在这个系统算是高级领导,我兢兢业业做事,学到了很多东西。因为这种氛围的工作,未必是自己最喜欢做的。
现在回想起来,那几年也算是荒废了一些时间。但当时我不能因为不喜欢那份工作而拒绝家里的安排,觉得自己没有一技之长,没事的时候我就学了很多手艺,最喜欢的是做木匠活。
我做木匠活时喜欢把好多材料结合起来,做台灯就会把毛主席的像章镶上去,或者会加个台灯底座,添加上红绸子、红五星之类的。那时候我就喜欢这些小玩意,我自己都会做,而且会做很多东西。那时还没改革开放,这些传统的东西还是很受欢迎的。我喜欢研究小东西,喜欢拿木料制作一些工艺品。那时候还有很多作品,大型家具也会做,做桌椅板凳的就不在话下了。家里的大衣柜、酒柜、书柜,都是我自己做的。后来我们要搬家,母亲要卖掉这些东西的时候,特难下决心,尽管现在家具更新换代这么快,但自己做出来的作品都很有感情了,我和家人都非常舍不得卖掉。
当时会这样有兴趣,是因为我曾经在光华木材厂学工的时候,那里有几个师傅特别喜欢我。这些师傅的手艺都很棒,他们能很轻松地做出小提琴。我当时见到了非常喜欢,也想自己做出一个小提琴。尽管最后没成功,但是也出形了,很有成就感。工作时在房地产系统,也需要和砖瓦沙石这些在工作当中零距离接触到的东西打交道,所以对于木匠这方面我还是有点侧重的,自己会用心学一些,也得到一些水平不错的师傅的指点。我有一套完整的工具,钻子、凿子、大斧头、二斧头、手锯之类,现在依然保存完好。这些工具自己买了很多,还有些是师傅送的,工作闲暇时我会找师傅给指点一二。师傅们看到我确实很下功夫,也用心教我。不仅我在单位做,回家没事了我也做,在家里推上刨子,就埋下头来连做几个小时。做得时间最长、做得最好的那个酒柜现在还留着,摆在家里做纪念。到了现在我对木匠活一点都不陌生,随便拿块木料,我都可以做些小工艺品,也用不了多久就制做好了。做木匠活增强了我在实践当中的动手能力,也让我的创造性得到了更好的开发。
在东南亚——志存高远,天道酬勤
大概在1986年前后,受改革开放这个汹涌全国的大浪潮所趋,身边的朋友都接二连三的出国了。其实当时出国也不是很容易,我后来问过另一些朋友,在他们同学圈里,这种相对思想前卫、眼光长远的人确实是寥寥无几。可能是由于当时我的朋友是革命家族的后代居多,家里的条件相对较好,各方面的素质也具备一些,因此相继都出国了。他们出国去东南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的比较多,这些朋友从国外回来后就常对我说,让我也去尝试在国外发展。我觉得自己才疏学浅知识有限,可朋友们都鼓动我去国外先学习再说。刚好深圳有朋友邀请我一起去东南亚的几个国家,我自己也很想去了解外国文化,更何况还能去见识一下世面,学习一些东西。
初期到国外,先看看这个地球有多大,外边的世界需要先了解了解,最主要还是为了学习,有朋友的帮助和认可,压力也不是很大。接触了一段日子后,我慢慢受朋友影响,也开始学着做一些进出口贸易。经过好友的帮助和介绍,我也和新加坡当地的一个著名华人代表相识并成为了好朋友。这个华人代表很信任我,他说我这个人还是挺值得交往的,给我一个机会,配合他联络一些国内的事情,国内我的朋友很多,我们就都有一些合作,一来二去大家都成了朋友。
刚开始感觉自己虽然有朋友可以依赖,但是很多方面还要靠自己,首先要在国外生活就得过语言关,还要学习了解当地的风俗人情。因为改革开放了,国人能走出去,我也挺珍惜这样的机会。那段时间每天我都会记日记,记着自己有感而发的一些东西。但是那时各个条件还未具备齐全,再加上自己的心态也不是很稳定,所以对自己在国外的发展并没有做过多的考虑。
之前也没有接触过贸易这一块,再加上文化的差异,很多时候在国外都没有引起那种主流社会的高度认可,自己有时候也觉得压抑。尤其是一到出入关的时候,一些基本的审查针对中国人时就会变得非常复杂,中国人在签证的时候也经常受到不公正待遇,这让我心里很不舒服。我期望中国发展崛起,我期望中国能步入世界强国之林。我常常感觉有一种使命感压在肩头,不断激励自己能为国争光,我特别想竭力为国人在国际上争取到一个公正的待遇,能够让西方国家更好地了解我们中国,更好地了解我们灿烂悠久的五千年华夏文化。
当时我内心已经有一种想法,要在国外宣传中国的红色文化,让外国人也了解我们的革命元勋的伟大之处,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是如何带领人民给国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他们了解我们的红色精神是多么的伟大。我作为革命家庭的后代,内心深处就有着这样的决心,在国外我是代表中国人在做事,因此我一定为中国人争光。那个时候这样的想法在我心里已经根深蒂固了。
几年间,我奔波于东南亚和中国之间,各方面做的还不错,中国的产品在国外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中国的文化也让外国人很感兴趣,那段时间我组织过一些专业文化宣传团体与外国交流,也曾经组织一些艺术团到国外演出。
有一次我的华人朋友所在的商会在泰国有一次大型的活动,他需要我帮忙,我竭尽所能进行组织,找了国内的很多专业演员,活动最后让大家都觉得非常圆满。那个时候一些重要的华人组织的领导,都很认可我的组织能力。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锻炼,我也坚定了在国外发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