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请示晚汇报”
我们家周围的人都按时去“早请示晚汇报”,按时去跳舞,虽然大家都不想去,但还是没有愿意去惹麻烦的,就算是滥竽充数也去,所以也根本没人敢去做一些反对的事情。我们那个时候形势非常混乱,有很多地方都停产了,打枪打炮的,真动枪打,所以我们天天在家呆着。我记得那时候晚上下班以后,经常会有人在外面就像精神病似的,你说你的观点,他说他的观点,然后就因为辩论打起来了,一般都是先争得脖子粗脸红的,后来都动手,再接着就动枪动炮了。
现在想想,那时候的人真的都挺傻的,其实当时就是上面的领导人分成了两派,下面的人就开始跟着瞎忽悠,完全都不知道哪个对,就是走形式。我始终觉得“文化大革命”之前,人都是只有一个心眼,等到“文化大革命”之后,人就都多了好几个心眼了,这样有好处也有坏处。最明显的就是,大家都没有以前那么乐于助人了,也没有以前那么实在了,都开始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就是因为历史背景的影响,那段时间,新出生的婴儿大多数都叫“东、红”之类的名字。那时候,不光是做了错事挨批斗,就连说错了一句话也是要挨批斗的。“文化大革命”那几年真是把我折腾傻了,虽然没斗我,但是妈妈一死就把我折腾傻了,哭得我眼泪都没有了。
印象中,这场运动一直持续到1976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的事儿,像是“粉碎四人帮”、唐山大地震、三位国家领导人相继去世等等。小的时候我听到过一个这样的说法,就是“一到龙年就发大水,一到龙年灾害就特别多”,而那一年,刚好是龙年。
注释:
①上山下乡:即上山下乡运动,指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后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
②桦甸:是隶属于吉林省吉林市的县级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偏东南、松花江上游,是吉林省幅员面积较大的市(县)之一。地处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过渡的前缘,地势起伏,东南、西北高,中间低,是典型的半山区。
③嘎牙子鱼:学名黄颡鱼,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又名黄腊丁、黄鳍鱼、黄刺骨,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
④蛟河:位于吉林省吉林地区,属松花江水系。发源于张广才岭西部,流向为南转西南转南。流经蛟河市,在蛟河市境内与拉法河并流,最后注入松花湖。
参加工作
养家糊口,是每个成年人的职责,做家庭主妇也一直都不是王正真的愿望,可谁想到工作却成了她心中永远的痛,因为在工作中她所承受的,不只是身体上的辛劳,更是心灵上的煎熬。
我的个性很外向,一直都希望能出去工作,所以1967年,我就又开始参加工作了。我刚出去工作的时候,我先生还是挺乐意的,虽然我得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但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其实那个时候如果我不上班,家里过得也挺好的,但我还是决定去上班,毕竟我总在家里呆着,只有我先生一个人工作,实在是太辛苦了。那个时候也没听说过走后门一说,都很正规,所以很自然的,我就自己找了工作。
“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得是经过劳动局批准的单位才能有资格到学校去招工。只有劳动局批准以后,那些单位才能够直接到学校去挑人,看谁合适谁不合适,但是那样的情况是很少的。再有一种情况,如果有某个单位招工,谁想去就可以自己去考,只不过这个人得到劳动局考,考完之后名额、档案都在劳动局搁着。那个时候单位招人,都得上劳动局,国企的单位可以自主招人。像是一般的小的单位,我们就得先去街道办事处跟组长说,然后组长再告诉我们的主任,主任再去跟街道办事处的人联系。我还记得我想要上班的时候,就去跟我们那个组长说我要上班,我还记得我说:“大姨,我能出去工作了。如果有适合我的工作,我也可以去了。”她就说:“孩子才刚刚那么大点儿,能行么?”我说:“行,没问题了,都已经一周岁了,没问题了。”这样我就出去工作了。我们当时要是工作就是这样,要有有关部门推荐,不像现在,能够自行解决,自己直接找工作就行了。我们那会儿要是自己找工作的话,根本没有人接待。
我是生完女儿之后才去工作的,当时我们居委会问我生不生孩子了,我说不生了,我们主任说:“你上服务队干活去吧。”我问他干什么,他说让我当记录员,我就到了街道的服务队。那时候我对工作特别认真,不像现在的年轻人,心眼儿那么多,干什么都只想到报酬的问题,我们那个时候每天都是起早贪黑的,跟机器人一样。我当时每天基本上七点半就开始上班了,虽说挺辛苦的,但是因为那个单位离我家特别近,走路也就五分钟的距离,所以在那个单位我呆了很久。
那时候,到月末统计统计,哪个队要什么,月末做个估值表,看谁出勤多少,我就干这个活儿,别的不干什么,特别轻松。但是我好动,没事做的时候,我就跟着瓦匠师傅学怎么干活,他姓孙,叫孙大顺。我记得学瓦匠的时候是因为没事儿干,然后师傅觉得我平时干活还挺伶俐的,他就说:“你也学瓦匠吧,这个还能多挣点。”就这样学了瓦匠。我记得我干了一年多的记录员之后,也就是1968年的时候,就去做了瓦匠。
平常干瓦匠的都是男孩,没有女孩,所以我去学瓦匠还是破了一个先例的,当时还挺出名呢,因为只有一个女的学瓦匠。虽然是干瓦匠,但是毕竟还年轻,所以也不感觉有多累。现在如果要盖一个房子什么的,我自己都能盖。不过我不会上梁,可是我懂,所以可以请别人来干,我也都能看得出来他干得对不对,那个时候的生活,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那会儿正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所以也不会有什么好玩儿的事情,只是我们会在没事儿的时候,用水泥雕刻毛主席像。一般都是让别人画好了之后,我再去刻,不然的话,我刻出来的东西就不好看了。可以说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我非常喜欢的,我足足做了有五六年的时间。直到1972年,要生我小儿子的时候,我才回家。
那时候在单位干得挺好的,年轻都有干劲,后来我们单位成立了“大办电子”,大概是1972年或者1973年的时候,就把我们分到新的单位了。
我原先在的单位是国家正经的国有企业,是教育局的工程队。可是后来就把我们年轻的,还有那些新来的大学生组在一起,成立了“大办电子”。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都属于一个单位,就是教育局下属的一个单位分到这边来了,可是后来因为这两个单位性质不一样,就被分开了。这一分开可就坏了,把我的工作给毁了。
虽然我工作以后都是一边带孩子一边上班,但我被评为了“先进工作者”,因为我干得比别人都好,什么工作干得都比别人卖力,也比别人多。我记得当时是通过大家的选举,我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的,一共当过三次,可是我觉得我们这些干得好的都被人坑了。
分单位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都以为是好事,还以为是领导看我们干得挺好,新成立的“大办电子”有人想来还来不了呢,只把我们选来了,当时还挺高兴。可是后来才发现,来“大办电子”后没干两年,公司就倒闭了,又把我们这些人调回原来的单位了,可是那个时候我们就不属于市属单位了,而是属于是区属单位了,等于是降级了。干了一辈子工作,我干得挺好,结果弄了这样一个结果,让我觉得有点儿不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