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是啊,人生几十载,岁月匆匆滑过,像是岁月长河里的一颗流星,转瞬即逝。
回想我一生的经历,少年时离乡背井去往异地求学;青年时在国家危亡的时代环境下苦苦追寻;开始工作就赶上了“抗美援朝”和“反右派”斗争;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又经历了挨饿等严峻的生活考验;后来又因为“文化大革命”被下放农村。我这一生,经历了不少漂泊与离乱。
苦难磨砺生命,苦难也让我思考生命。身处社会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或许我们只是社会里一个卑微的生命,或许生活中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生活着,最重要的是心态。
风雨人生几十年,我始终怀着积极而珍惜的心态善待自己的生命。人生的磨难,使我学会了从苦中醇蜜,在烦中取乐。生活就是锻造的过程,由铁成钢,人必须经受住种种磨练与灾难。正是“世上坎坷无难事,一切只看有心人”。所有的磨难与风雨终将过去,唯有健康而强大的奋斗精神与世长存。
生活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收集幸福的过程。人生之路也许坎坷也许平坦,无论哪样,我们都必须要走。在这条路上我已经走过了九十多年。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如今回想过往的种种,许多人许多事重新浮现在眼前。路要人走,唯坚强者能走长路。
严父慈母音容难忘
1960年在北京的家庭成员合影
父亲在交通部工作时的照片
慈祥的母亲
1944年,在抗日根据地担任八路军总区长时的照片
1948年,任丰润县县长的父亲,母亲还有二哥(左)和三姐(右)的合影
父亲和母亲
父亲和母亲在家中的合影,这时已是88岁高龄了。
父母和我们六兄妹在北京家中,那时我在保卫科工作。第一排左起:二姐,母亲,父亲,三姐,大姐;第二排左起:二哥,大哥,我。
手捧可爱的老人玩偶,我的父亲和母亲也多了一份俏皮可爱。
一路学习一路成长
稚气未脱,还是小学生的我
在部队文艺演出队,朝气蓬勃的我
手持红宝书,革命豪情万丈
1971英姿勃发地站在江西南昌八一广场上
1969年在福建漳州战斗前线,毛主席进漳纪念馆前与战友一起,我手端毛主席像。
爱妻相伴有子成才
80年代的全家福,看,还有那个双卡录音机
我和爱人的恩爱照
爱人是我表演时的勤务长
我在保卫科任科长时,一家三口喜滋滋的合照,那时儿子十三四岁
我和爱人相濡以沫
无论走到哪里,爱人都是我坚强的后盾
爱人在北京电视台工作的场景
2000年,爱人做执行导演时的搭档,当时很著名的两位主持人。
时间变化,但我们恩爱扶持一生不变
2001年,我和爱人的古装扮相,是在拍摄广告《圣象地板》片场休息时的合影
爱妻相伴有子成才
1999年,儿子甄洋在北影学习拍摄
儿子坚持多年的音乐梦想终于实现
儿子甄洋现场表演中,看他那投入的劲头!
果味VC获得年度最佳摇滚乐队,年度最佳摇滚专辑,四人走在颁奖现场的红地毯上,左一是甄洋
爱人和耍酷的儿子
爱人和我各伺其职,极尽表演之情
爱人和我同台表演
琴瑟合璧,恩爱夫妻
2008年9月份,我和爱人在鸟巢前合影
儿子甄洋在给我拍变脸的视频
我们,儿子儿媳,一家四口幸福的写照
看我们一家子,都是文艺工作者呢
工作表演两手都抓
1987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在厂内和我们自己生产的汽车合影,当年我可是客车三厂精装车间党支部书记和厂销车标兵
1989年,我是先进工作者
工作期间,多次表演变魔术等节目。这是我和同事一起表演变闹钟。做协助工作的是厂工会主席
中国民间绝技艺术团演员合影,当时是在南海影视基地。右起大汉是东方大力士贾石头。他表演的五车分人的绝技惊心动魄,世界上没有第二人敢表演。
我和东方大力士贾石头共同领导的绝技团,至今已经有15年了。他表演的五车分人绝技震惊中外。
手拿七块板,身着长衫,我在为社区居民表演快板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我在几百人的竞争中,获得了这次拍摄机会。北京晚报,经济日报等均有刊登的图片广告
今年刚刚拍摄的广告,我从中饰演公司老总的角色。
《还珠格格》第一部中,我饰演嫌贫爱富的杜老爷和小燕子发生争执
1999年,在百年皖酒中饰演男一号掌柜的
鲜花着锦投身演艺
表演现场,多位“伟人”到场,由左至右:陈毅(由冯黎扮演),周恩来,毛泽东,宋庆龄,邓小平,薄一波(我)
夫唱妇便随抗日好伉俪
我的父母是一对典型的革命老夫妻,他们的感情经过了战火的洗礼、疾病的考验,愈到晚年,愈比金坚。从1927年农历2月两人喜结连理,到2001年7月母亲与世长辞,2003年7月父亲驾鹤西去,其间七十余年风风雨雨,他们相扶相依,共同走过。我便是这样一份感情的结晶,很幸运地在这样一个积极、和睦的家庭之中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