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赤彤之心,风雨无阻--孙彤回忆录 第19节

点击:

过去的人事管理就是凭经验,也没有系统的人事管理的科学。组织行为学就是研究人的管理的一门学科,这些概念以往我们一点也没有接触过。迪尔教授讲的内容非常吸引人,弥补了我很多相关知识的不足。

我经常向迪尔教授提出很多问题,他非常耐心地给我讲解,通过提问题也扩大了我的知识面,同时又可以和各个学校的老师互相讨论问题,这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所以我在大连培训中心时,专业知识突飞猛进,那种充实的感觉又像回到了大学时期,感觉自己都年轻了许多。

究竟什么是组织行为学呢?其实就是专门研究组织中以及组织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实际上就是把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等许多学科综合起来,来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的科学,所以它也是一个多学科相交叉的学科。

同时它又有多层次的交叉。多层次相交叉就是:研究单个人有什么个性,有什么特点,还研究很多个人集中变成一个群体,比如一个小班组,或者一个教研室,怎么使这个群体有很大的凝聚力,怎么能够互相促进,而不要互相倾轧,即群体的心理和行为。而这几个群体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组织、一个企业了,例如班组、车间组合到一起就成为一个企业,这又是一层。

所以说,组织行为学博大精深,包含的东西太多了。而我能有这样的机会去从事研究和讲解这门学科,而且还赶在了改革开放时期,感觉自己很幸运,也非常地知足和开心。

讲解组织行为学

1981年12月回到人大后,我就想把美国经济管理学的讲解范围缩小,专讲组织行为学。专注于一个范围讲的话,对我很有好处,精力能够更集中,研究得也更透彻。

1982年我开始在学校里面讲组织行为学课,当时这门课很新鲜,而且我讲得又很系统,添加了很多内容,所以大家非常感兴趣。1982年和1983年我都在讲这门课,并且不仅仅在我们学校里讲,外面的一些机关和大学知道了之后也请我去讲,比如北方工业大学、邮电大学他们当时都没有这门课程,就把我请去讲课。那个时候简直是忙得不亦乐乎,生活过得充实无比,一想到能够把知识传授给更多的人,我就十分开心,再忙再累也高兴,讲课也就更起劲了。

记得好像在1983年时,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郝伯特·西蒙教授也被我们国家从美国请来了。他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因为我在讲世界管理学几个学派的时候也讲到他,他属于管理学派中的决策论学派的创始人,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当面对面地来听他讲授时,使我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理解。他讲的很多东西都使我了解得更加深刻,于是我又把他讲的一些知识吸收融合到我的教学当中。

我的努力在当时真的没有白费,通过授课,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组织行为学。很多人反映听了我的课之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所以教育部决定在中央电视大学安排组织行为学课程,让我在电视里面讲这门课。

这样我在教育部的一个基地,录了有一个多月的录像课程,我还带了一个年轻女教师罗蜀萍做我的助手。在基地里每次录像和授课都非常累,毕竟不像平时给学生们讲课,录像的时候是上下午都要讲,不过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录完像没多久就在中央教育台面向全国播放了。其实这种教学方式很好,因为有很大一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回城之后没有考大学就工作了,此时他们就在电视机前跟着学习,这样既方便,收获又很大。在这一段时间里,我感觉组织行为学慢慢变得家喻户晓了,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专业,更主要的是他们也学习了这门课程,这才是让我最欣慰的事情,也是最想看到的事情。

讲解组织行为学的这段时间里,一是让我感觉很充实,二是感到很愉快,三是感到工作很有兴趣,四是对于周围的环境和条件也感到称心如意,这样使我就有了很大的内动力。这个时候我是把工作真正地当成一种愉快的带薪学习的过程,在工作当中学习,在学习当中又在进行工作,所以才体会到工作的极大乐趣,并始终保持着愉快的心情而不知疲倦。

1983 年5 月22日,孙彤(左一)和郝伯特·西蒙(左二)教授在北京大学的合影

客座教授的单位及任职

校外承担客座教授的部分单位及校外任职

1.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干部培训客座教授。

2.国家财政部干部培训客座教授。

3.国家审计署主办审计系统司局长培训客座教授。

4.国家计委(后改为国家发改委)司局长培训班客座教授。

5.国家行政学院客座教授。

6.国家统计局干部培训客座教授。

7.中国科学院干部培训客座教授。

8.国家人事部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客座教授。

9.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客座教授。

10.国家档案局干部培训客座教授。

11.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干部培训客座教授。

1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师以上干部培训客座教授。

13.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部人事干部及空军各分部人事干部培训客座教授。

14.国家水利电力部干部培训客座教授。

15.国家石油部司局长干部培训客座教授。

16.大庆石油学院客座教授。

17.汕头大学客座教授。

18.清华大学主办的职业经理培训班客座教授。

19.中央电视大学客座教授。

校外曾任职

1.首都女教授联谊会副会长。

2.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后改为中国人力资源研究会常务理事)。

3.中国行为科学学会理事,北京行为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1991 年10 月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和国家行政学院筹建领导小组

联合颁发给孙彤的研讨班教授的聘书

1991 年11 月8 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人事局颁发给孙彤的客座教授的聘书

劳动人事学院

赵履宽老师是一位非常令人敬重的老师,他对我有知遇之恩,是我国劳动经济人力资源管理的创始人。他在人民大学办了一个劳动经济研究室,研究人这方面的课题。到了1983年,他又大刀阔斧地将劳动经济研究室扩大,准备办一个劳动人事学院,这是很有创意的新思维,原来国家没有这门学科,全国根本没有一个学校开设“人事管理”这门课的,老院长在这个学科领域跨出了一大步。

但是要办学院,光靠人大支持还不够,他又找了当时劳动人事部的一位副部长,他们也感觉到需要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需要科学的劳动人事干部,于是由他们出资,就在人大里面办了起来。

这样的话,就需要相关的专业教师,1983年,赵院长准备要调我过去,毕竟组织行为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课,非常重要,我也表示同意。但是我们系领导就是不肯放我走,她知道我这门课很受欢迎,她拒绝道:“咱们系里面就你一个人是讲这门课的老师,我放走了,系里就没有了。”我连忙解释:“可我还在人民大学啊,就算到了劳动人事学院还可以兼这边的课,两方面的课都可以承担起来。”但是系领导就是不肯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