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能得到一块苹果皮已经是很重的奖励了。因为苹果是很金贵的水果,是我二伯父专门从沈阳买给爷爷吃的,只有他才能吃,我们一点都吃不上。平常我们只能吃一点香瓜和西瓜,像苹果、橘子、香蕉这类的水果对我们来说完全是奢望,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由于我很聪明,学写字总是又快又好,也因此总能得到一点奖励,每次吃着苹果皮,看着哥哥弟弟们流着口水羡慕的样子,我的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在爷爷“孙子竞赛”的激励下,我们学习得都很带劲儿,还没上学的我就这样跟着爷爷认识了不少字,也学会了写毛笔字。现在我的书法很好,全部得益于小时候爷爷的启蒙,在这一点上,我一直很感谢他。
爷爷对家里的孩子要求虽然严格,但又很慈祥,很公正,他对每个孙子都没有偏护,都很好。在我上学的事情上,爷爷是我最大的支持者。
上学是我自己主动跟母亲提出来的。当时我虽然只有五岁,但每天看着哥哥姐姐去上学,心里很羡慕,而且爷爷平时教的唐诗我很快就会背诵,我觉得学习是件特别开心的事,就向母亲表达了上学的愿望。但当时母亲坚决不同意,她认为我年龄太小了,还不能上学。爷爷知道后却很支持,还帮着我说服了母亲,就是这样,我在爷爷的帮助下顺利提早上学。每每想起这件事,我特别感谢爷爷的开明。
注重德育教育
爷爷传统文化的积淀很深厚,所以非常注意对我们的德育教育,尤其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他教我们念《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从小就给我们讲授做人的道理。爷爷给我们讲的很多故事也都是从立德为人这一角度来讲的,这个是很关键的。“孔融让梨”、“岳母刺字”、“孟母三迁”这些传统故事都是那时候听爷爷讲的。印象中,爷爷知识渊博,博古通今,什么故事都会讲,而且他能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引人入胜。我们大家都特别喜欢听他讲故事。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实际上是爷爷给我们的学前教育,对我们儿时心灵的启蒙有着很重大的作用。
爷爷注重德育教育,相应地对“违规”的惩罚也很严厉。
记得爷爷家后院里有三颗大黄梨树,是父亲留学时从日本带回来的树苗。梨树结果的时候,爷爷规定绝对不能偷梨子,要等梨摘下来以后大家一起分,人人都有份。但是我们这些孩子看着黄澄澄的梨特别眼馋,就总想偷梨吃。我大哥带着我们偷梨吃,还偷门前的李子。爷爷一回家就查还有多少梨,多少李子,发现数目不对,一问就知道是我大哥淘气偷吃了。这时候他绝不宽容,狠狠地打了大哥一顿,也把我们这些小的挨个训斥一番。
爷爷德馨传吾辈
栽花种草 修身怡情
日常生活中,爷爷还很注意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他很喜欢花,自己在门前栽了很多花。高兴的时候,他还教我们种花、种菜等等。爷爷好像是全能家庭教师,什么都会教。他教我们种黄花,种茄子,种玉米;还教我们怎么播种,怎么浇水,怎么采摘,但我们孩子耐性差,都不愿意好好学,爷爷却很有耐心,谁愿意学他都很乐意教。
在我的印象里,爷爷穿的衣服一直非常齐整,从来不邋遢。他是一位有威严,重礼仪的老人。长大后,虽然我不能常常在爷爷身边,但和他共同生活的那段美好时光却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他对我儿时的谆谆教诲也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小时候的玩具
我小的时候一般都是和兄弟姐妹在家里玩,也没有玩具。我们主要玩的一个是捉迷藏,一个是摔跤,还有一个就是拔河。我家的孩子多,玩游戏的时候都能分两拨。
我们玩得都很简单,几乎没有什么专门的玩具,因为那个时候家里也不富裕。后来,我玩过两个玩具,是小汽车和娃娃,都是父亲留学时从日本给弟弟买回来的。那是我头一回见到玩具,之前连玩具什么样都没有见过。
童年的生活总是简单美好而又匆匆易逝。斗转星移,一转眼我就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了。
1935年仲夏,孙氏子孙摄于辽阳老家孙五福堂门外
后排左起:孙维琛(大伯父长子)、孙维矩(二伯父长子)
前排右起:孙维铎、孙维邦、孙维民、孙维翰、孙维聋、孙维善、孙育勤
小小儿郎上学堂
提早上学,爷爷帮忙
我上学的时间比较早,1936年我才5岁就上学了,而且还是我自己跟母亲主动提出来的。当时我想到要上学是因为父亲去日本留学后,我们兄弟姐妹跟着母亲回到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那时大伯父、二伯父都在家里,他们的几个孩子,也就是我的姐姐、哥哥都上小学了。在家里就是我和弟弟在一起,我非常羡慕哥哥、姐姐们能上学校学习。
而且我在上学以前,就从爷爷讲的故事里明白了一些道理,会背《三字经》,还学会了写字。那时候有些孩子不愿意上学,但是我非常愿意,我把上学当作一种乐趣。我也想跟我的哥哥、姐姐比赛比赛,心里想:你们能学,为什么我就不能学呢?就是有这种竞争的心理状态。
于是,我就主动跟母亲要求去上学,但是她坚决不同意。她不是怕我学不好,只是觉得我太小了,担心我一个五岁的小孩自己去上学被拍花子的(用迷魂药抓小孩儿的人贩子)抓走了。但我总是闹着要上学,后来还直接找爷爷说去了。爷爷很开明,他很支持我上学的事,他认为小孩子就应该从小锻炼,就跟母亲说:“既然他有上学的愿望,为什么不叫他试一试呢?”母亲很尊重老人,就听从爷爷的意见同意我上学了。这是我上学过的第一关。能顺利上学,我特别高兴,也特别感谢爷爷的帮忙。
独自回家,每天“闯关”
我上学和哥哥姐姐都在同一所小学,那时他们上高年级,我是小学一年级。上学了以后我心里特别高兴,但是总有一种害怕的心理,不是学习害怕,而是在回家的路上害怕。
我总感觉,回家的路上就跟过关一样。有时候放学了,哥哥姐姐他们早走了,不等我了,我就得一个人回家,这是我最担心、最害怕的。每次我都一路小跑着回家。那时候我个子特小,小学校周围又很荒凉,土路旁边都是荒地,附近基本没有什么房子。虽然学校离家只有三百多米,但那时候村子太荒凉,对小孩子来说这也是挺远的距离,所以每次放学我都往家跑。再后来,我就学聪明了,知道要跟哥哥姐姐他们一起走,这样有个伴儿,我心里有个靠山也就不害怕了。
小学一年级 小荷才露尖尖角
我就是这样开始了我的小学生活。我上的小学叫辽阳正蒙小学。这所小学只有四个年级,我哥哥他们岁数大一些,已经念三年级、四年级了。
正蒙小学的校舍很简陋,虽说桌椅和黑板都有,但都是破破烂烂的。正蒙小学的老师大都是女教师,只有体育课老师是男老师。学习的课本也很简单:“人有一双手。大狗跑,小狗也跑,大狗跳,小狗也跳……”类似这样很简单的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