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苏联师见面这第一关也是我介绍的,也是非常难的。因为当时要介绍的作战处长、情报处长、通信处长、军务处、管理处,这些词我都不会,我们以前学的都是一些生活的用语,这些部队专业的东西我们当时完全没概念,所以接下来就遇到很大的困难了。
最大的笑话也在这时候出现了。在介绍作战处长的时候,我不会说“作战”这个词,但我知道“打仗”,平常学的单词有一个“战争”,我就用俄语介绍他说:“他是战争处处长。”那苏联人听了吓一跳,说:“你们还有这个处?” 我当时不懂啊,中文词我都不是很清楚。后来他知道是我翻错了,还告诉我应该怎么翻译,这样我才知道了。就是说我第一次翻译就碰壁了。
而且那时候和苏联方面联系也很困难。我们那些师长、军长谁都不会外文,就只能通过我们这个翻译组来联系。当时苏方打个电话过来了谁也不敢接电话。因为都怕接了以后听不懂,最后还是得我接,我接了以后,听见一句俄语,然后对方“啪”地挂了。对方的办公室主任说话非常快,而且没把我们当作新来的,按正常的语速来讲,我们作为新翻译根本听不懂啊。当时我拿着电话就傻了:“他讲的什么?”我完全没听懂。没办法,我就赶紧骑自行车跑了大概一两里地,专门过去问:“你刚才讲什么意思?”他说:“我讲的明天早上8点钟,你们到我这儿来。”就这么一句话,而且是这么简单的话。其实这句话我应该懂的,这是生活用语,但是由于紧张,再加上电话里声音变化以后,我一下就听不懂了。
入伍做翻译
零点突破,艰难起步
正式开始上课也很困难,谁也不敢去当翻译,都叫我去,没办法,我就硬着头皮去上第一节课,但是我知道这个课非砸不可,因为我完全不懂!第一堂课是航空气象学,由苏联教官、指挥处主任奔杰列夫中校来讲课,他也是很难相处的一个人。上课的人是科级以上干部:作战科长、处长、参谋长还有各科长都在听课。
他开始讲课了,但我连“气象学”这个词都不会,真傻眼了。但他以为我们都应该懂这些常识的,他一讲就讲了十分钟,我几乎一个字都没听懂,我怎么翻?然后我请他重复了一遍,但这句话等于没说,他重复了一遍我还是没听懂,还翻不了。我只能实话实说:“我确实没听懂,不会翻译。”这下他生气了,但他还是耐着性子又重复了一遍,等我翻译,我又说:“我不会翻译。”他气得“啪”地一拍桌子,“你听不懂还当什么翻译?你给我滚出去!”这个家伙很厉害的。当时我的脸“唰”地一下子红到了耳根子,有生以来第一次受到这么不讲情面的批评和奚落,心里非常不是滋味。我眼里噙着泪水,紧咬牙关,慢慢地走下讲台。
“你听不懂还当什么翻译?”自从那天以后,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脑海,我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克服困难,尽快掌握翻译技能。于是我又去找他们苏联方面的负责人,说:“我水平很差,刚出学校,不懂军语,希望你们能写成讲义,我们大家集中精力连夜翻,不懂得问一问,查查字典。”不管怎么样,我认为这样还有点儿机会,即使查出三分之一来,剩下的还可以蒙一点,要不然什么都不会,该怎么翻呢?后来他们也同意了,就开始写讲义。
我们八个人拿到讲义后就连夜翻译,因为第二天上课就要用的。为了翻译好,我们吃完饭以后不休息,就那么一页一页连续翻,完全是连轴转地工作。但就是这样也翻译不好,因为专业内容我们完全不懂,再加上没有好字典,手头只有一本从日本字典翻译过来的字典,内容误差很大。但没有别的办法,我们只能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慢慢抠,就这样非常艰难地开始起步了。
为了上好课,我们那时候每天都抓紧一切时间突击学习,几乎都是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幸好是年轻经得起折腾,不然的话真没办法。那时候着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光上火,嘴上长泡,因为我们不知道怎么干,没想到一上来就遇到这么大的拦路虎,这怎么工作啊!
后来我们下定了决心:“吃一堑,长一智;打一仗,进一步”。不会的地方一定要问清楚,实在弄不清楚的,我们就打电话到处问,请教那些懂得外文的老翻译、国民党起义的军官和飞行军官,他们都懂得一些航空业务。我们还直接找苏方的士兵和军官请教,问清楚是怎么回事,叫他再给比划比划,讲一讲,我们连蒙带学。这艰难的头三个月,我们就这样度过了。
我们一点一点把困难都克服了,第一期培训也就结束了。
到第二期的时候就轻松多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单词掌握得最快,那时候一天可以记二三百个单词,因为我记忆力非常好。
再一个我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多,因为那些没上过课堂翻译的人越来越不愿意上,而我虽然栽了跟头,挨了批评,但是我还是硬着头皮坚持上讲台。这就好了,我上了讲台以后,越受憋屈的、越栽跟头的地方记得越牢靠。这样子我进步非常快,一下子就跟同学们拉开距离了。后来到第二期谁也不敢上讲台了,课全部由我包了。
后来奔杰列夫还对我说:“孙维韬,你进步太快了!我上课的时候也请你当翻译。”他的态度转变非常大,由开始把我轰下台,到后来特别相信我,只找我做翻译。我不在的时候,他都不愿意叫别人给他做翻译,因为他不相信别人,就觉得我翻译得好。他还专门找到我说:“大家都对你很认可,因为你翻译得好,你进步很快。以前我不知道你的水平,但是你进步很快,我当时骂你不应该,你再骂我一句,咱们就拉平了。”他是用俄文跟我讲的。我当时就跟他说了:“奔杰列夫教官,你放心,我不但不恨你,还感激你。因为你那次给我的教训使我终生难忘,激励着我一定要强,一定要上进。”
就这样培训课程就都结束了,而那时候我也被公认为航空专业课的首席翻译。培训结束以后,三师部队在他们的指挥之下就开始投入战斗。那时候的飞行员都是我们自己的航校培养出来的,而且在米格-15的喷气式飞机上飞过15到40个小时。
在空三师当翻译的日子
后来三师部队还出现了很多战斗英雄。最有名的就是王海大队长,他是山东潍坊人,也是我们航校培训出来的。后来他成了空军司令员、上将军衔,现在他还健在。
还有刘玉堤,他被称为“空中猛虎”。他曾经在一次空战中打下了四架美国飞机,而且他在参加战斗以前在喷气式战斗机上仅仅飞过45小时,而美国的飞行员则在飞机上飞过三千多个小时。但我们的飞行员就可以和他们作战。而且我们这些飞行员都是陆军的战斗英雄,政治素质非常强,学习精神非常好,掌握东西非常快。因为他们有一种对党的无限忠诚,有一种埋头苦干精神,一定要掌握飞机技术的精神。这很了不起,这种精神力量弥补了技术上的不足。
入伍做翻译
还有罗沧海,他一次空战就打掉了敌人三架飞机。赵宝桐一次空战也打掉三架飞机,那只是几秒之差啊,两架飞机对决的时候都是擦肩而过的。
我们感到非常骄傲,我们三师出现了这么多的战斗英雄。后来这些人都成为各军区的空军司令员,因为他们参加了朝鲜战争,都是特等功臣,都是一级战斗英雄。他们的成长使我们感到很欣慰,因为我们确实在他们身上付出了心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