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等等看
2004年11月21日是个令人悲痛的日子,一架起飞不久的小型客机坠落在包头南海公园的湖边,全机人都不幸遇难。
消息第一时间传到台里后,我们都被震惊了,作为大众媒体,台里马上就布置了相关采访工作。等我们赶到事故地点后,飞机失事的现场还浓烟滚滚,真是惨不忍睹,让人十分揪心。
我们录制完成后,立即回到台里安排新闻播报。可是向市里申请后,得到的消息是暂时先不播。不知道为什么还要等,这么重要的新闻,每等一秒都会降低时效性,而且在第一时间播出也能扩大台里的影响。
等我再次拨通请示电话,得到的消息还是等一等。我们每个人都眼睁睁地望着钟表,一个个像热锅上的蚂蚁,没过多久,我又忍不住再次拨通电话,市里听见又是在催这个事,就说:“请示领导了,还没回答,再等一等吧。”
当时已经是上午九点多了,到了十点左右凤凰台也打来电话,说是原来就跟我们新闻部的一个记者有联系,人家要作连线。我自然说了不算,上凤凰台是需要请示的,听见电话又一次拨通,我赶紧就抢先说:“凤凰台要和我们台里的一个人作连线。”可电话那边仍然是一句:“再等等。”
我无奈地把请示结果转达过去,没过不久,凤凰台的字幕已经出现了相关的事故报道,紧接着国内其他的卫视台也有类似的字幕出现了。这个时候我们彻底着急了,我直接联系到市里领导,我说:“凤凰台已经开始报了,我们要再不抓紧,这就是我们新闻人员的失职了,我觉得也是我们市里宣传部门的失职。”
听到我讲了具体情况后,这才允许我们报道。这时已经是12点了,距离事故发生时间已经过去三个小时了。同意报道了,但又提出了报道要求,要求强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领导亲临指挥;重点强调武警战士及时抢救的场面,至于死了多少人也不要报,不要出现血腥场面,云云。
两头不满意
盟市的同行来了,我们在办公室交流完工作也该尽一下地主之谊了。
“咱们请他们吃点地方小吃吧。”我说。
“恐怕不行,咱们上次去人家那儿,可是高规格接待,是当地最好的酒店,上的是全羊席,喝的是茅台酒……”办公室主任小赵提醒我说。
是啊,上次去他们那儿,人家接待我们的热闹场面我还记得。
那是在一个豪华的蒙古包里,兄弟台的台领导和中层干部轮着敬酒,刚坐下又得站起来。还有歌手助兴,一边唱着歌,一边手捧盛满美酒的银碗给我们敬酒,我和旁边的主人说:“实在喝不了啦。”边说边从口袋中拿出药片来证实不能喝了。
“你吃药,我下午刚输完液呢,喝吧,没事。”结果,饭菜没吃多少,酒灌了一肚子,酒席进行了两三个小时,回到宾馆后,我吐了,头晕、肚子痛,折腾了一晚上,心想这里的莜面多有名,吃上一碗多好,何必这么破费?人家是很热情,但热情得让我受了一晚上罪。
今天人家来了,我们自然也得请人家去最好的酒店,否则太没面子啦!
在一个高档的饭店定下桌位,我们就出发了,到了饭店雅间后,席间主宾排次坐好位置就开始喝酒了。
我们按程序先给他们敬酒,边敬边说:“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大家吵嚷着,酒桌的气氛逐渐升温。在我们的项目进行完毕后,他们开始“反攻”了,高喊着:“要想喝好,把东家放倒……”人们喝着,笑着,口中还念念有词,喝得一个个东倒西歪后才散去。
我回家后已是深夜,胃里难受的我又让老婆煮了点面条……
“昨晚喝多了……再来了你就用当地的烧麦招待我们就行了。”第二天一早,同行就给我来了电话。
“啊,看来两头都不满意。”挂断电话我自言自语地说道。既然这样,人们为什么还要继续这么干呢?这种风气该改了。
事业进程
在俄罗斯练摊儿
在苏联解体不久后,我有幸去了趟那里。从后贝加尔斯克去赤塔(俄罗斯州名)的路上风光真美,葱绿的草地、碧绿的远山,山坡下的树林间还有红白相间的小木屋,俨然一幅幅油画呈现在眼前,我欣然地看着车窗外的这些美景,全然没有一点倦意。
我们先从赤塔坐飞机去了莫斯科,后来又到了圣彼得堡。圣彼得堡满街都是典雅大方的西欧式建筑以及人体雕塑。富丽堂皇的宫殿外面是各种造型的喷泉,里面全是美伦美奂的油画,看得人眼花缭乱,景色美不胜收。我第一次亲身感受到西方世界的文明,另外,莫斯科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过当时的俄罗斯正处在休克阶段。旧体制的官僚作风、机构臃肿、贪污腐化、“铁饭碗”制度等等肿瘤才刚刚被切除,新的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通货膨胀严重,卢布也贬值,当时我们一元人民币可以兑换120元卢布。商品短缺,货架上空空如也。我们在国内满洲里时,人们就告诉说:“你们可以带些针织品、鞋袜和糖块等等去那边练练摊儿。”这也确实让我有了平生唯一一次做生意的体会,而且还是在异国!
1993 年8 月8 日,我在俄罗斯克林姆林宫时留影
在库斯塔奈(哈萨克斯坦西北部,库斯塔奈州首府),我们给了一天假让大家去摆地摊。那是一个露天的像我们菜市场一样的地方。我们在摊位上把自己带来的商品摆上,很快就来了许多顾客,我们用着不熟练的俄语在和他们交谈着,想起我中学学了六年俄语,这是唯一的一次用上啦。有时语言沟通不畅,我们就用准备好的计算器讨价还价,不过由于各国的货币种类不同,也闹出了不少笑话,还好我们把带来的商品很快就卖出去了,也挣了不少钱。换回了他们的礼帽、望远镜等商品。
卖完东西后,我正在市场溜达,突然有一俄罗斯大妈拉着我的衣服不放,原来她是想买我穿的夹克衫,说是要给儿子穿。其实那是件很普通的衣服,是我临走时在满洲里花十块钱买的。这里虽然是盛夏,但早晚还用得着。在她一番软磨硬泡之后,我实在没有了办法,总不能让老人家伤心,无奈只好脱下来让给她了。
一张绝版照片
2000年的冬天,我在纽约曼哈顿后面的大海上以世贸中心为背景拍的一张像竟成了“绝版”的照片。
参观世贸中心是每个去美国的游客必须要去的地方。世贸中心也称双子楼,楼层有110层,总高417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
2000 年12 月1 日,我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区的世贸中心附近留影纪念
那天下午我们排了很长时间的队,在经过大厅的安检口后就要上世贸中心的楼顶啦,入口的工作人员一眼就看出我们是中国人,用简单的汉语和我们打着招呼。
电梯运行的速度让人惊讶,好像是每秒七层。感觉就像把人的心脏一下子提了起来,不过那种激动的心情,让人完全忘了这种身体的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