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者:您应该是新疆那边派过来的嘛,为什么还要去找政委?
王德成:我在乌鲁木齐陆军学院当兵的时候,当时也流传着要精简的消息。部队要精简、院校也要精简。在精简的过程中,我们也得落实个人想去的地方。西安政治学院我写过信,后来回信说不行。我又听说要组建“武警专科学校”,是在山西夏县,现在迁到天津了,叫“武警学院”了。当时邢禹山是武警专科学校政治部的一个首长,他说“王德成,你弄几个人来,要组建武警专科学校”,最后没多长时间,就确定了,我们就调过去了。
我的工作简历(下)
采访者:当时调过去有多少人?
王德成:新疆一共调去一百多个人。
采访者:您当时调过来是以什么身份?
王德成:以营职教员调过去的。当时副政委答应我到北大学习,因为我在乌鲁木齐陆军学校的时候就已经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有了联系。去了以后,他们答应我还可以继续学习,学习后回到武警学校任教就行了,就是进修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专业。
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在校门外留影
采访者:当时为什么想到去北大进修学习呢?
王德成:当时邓小平主席有个指示,要增加社会政治经济的国际眼光,要眼观全球,要研究国际形势,要学会和国际上打交道。当时部队院校开设了这门课程,教员素质要提升,因此我们就到北京大学进修了。我先是参加了政法大学的一次研讨会,后来又报名参加北京大学的国际政治学系进修。国际政治系,现在叫“国际关系学院”,钱其琛后来是名誉院长。
采访者:当时到山西夏县,你们要怎么样去开展工作?
王德成:去了以后赶快备课、试讲。那个学院面向全国各地招收大学毕业生,优秀的人才直接转为武警。其实我在乌鲁木齐陆军学校的时候,就涉及大学毕业生的再教育工作。我从事军队大学教育8年,当教员、当老师,后来就是讲师。大学毕业生有一部分到“中越反击战”中参战,回来要提干,有些要提升,这样在我们乌鲁木齐陆军学校要训练一年,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我当时在乌鲁木齐陆军学校讲授教育学、心理学、部队政治工作、部队文化工作等课程。后来调到武警专科学校,继续讲授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包括书画摄影这些课程,在那里又进行了一次进修。课程越来越正规,每月教学计划都提前做出来,几号几点上什么课,都挺正规的,特别到北京大学进修以后。关于北京大学的校风和环境对于成才的重要性,我也写了一篇文章。
采访者:您在山西任教那段时间去的北大进修?
王德成:对,1985年调到武警学校1986年进修的。为什么我给《冯黎回忆录》写的序里讲了人才成长的环境也很重要呢?就是我在北京大学进修后的一个感悟,我要把那篇文章放到本书里。一个是主观能动性,你想成才,但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成才的环境里成长。比方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还有美国的哈佛等等,为什么要到这样的顶级大学里成长?在这样的熔炉里,包括解放军学校,在这里你才容易成长。我过去是主张自学,但是后来我慢慢纠正了看法,如果有条件,还是要在最好的环境下去学习。
1986年,在北京大学进修时于学校西门留影
采访者:去北大进修的机会您是怎样得到的?
王德成:这个机会得来也很不容易,中间使用了不少方法。虽然我没有请客送礼,也没有给人家送过一分钱,但是我抓住当时调到武警专科学校的时候那个李俊副政委曾经答应过我的一句话:“过去联系的一些院校还有效,你到我那儿去还可以继续上学”,结果鲁英校长就批了。鲁英校长后来也安顿在北京了,2009年9月去世,他曾任第二炮兵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那个人也经常发表文章,他挺厉害,当时是他批示了“同意王德成到北京大学上学”。
采访者:您教的那一部分课程,您去进修了,工作怎么交接?
王德成:交接是这样的,在学习期间的课程不安排,由其他人员担任,像侯彦林,他是我们教研组组长,还有主任他们负责教学。我在那边写过一篇文章——《武警青年怎么成长进步才能成才》。我们在那段时间也是比较奋发努力的,朝气蓬勃,为了把学生带出来、全面发展,除了学专业知识,我还主张学其他的。我跟你讲,武警专业分得特详细:黄金、水电、内卫、消防等,专业太多了。我对学员要求特别严格,学员进教室报告不整齐或者是迟到早退,我都发过火。有一次我还重重地关教室门,显得极不冷静。
采访者:会影响您和学员之间的关系吗?
王德成:不影响,他们知道我对他们是真正的爱。现在好多总队的司令员、总队政委当时都是我的学员,现在全国各地好多武警,个别的已经退休了,他们都知道王教员真正爱他们。这里说起来我有一个好的领导,现在还在北京做副政委,叫张誉华。当时我二十多岁,他就说“你们这些年轻人,就怕遇上对你们不负责的领导,把你们晃荡了,也把你们耽误了”。但是如果遇上负责任的,像他那样的(他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就是福气。这是我当《施工简报》主编前后的事,他是独立营的教导员,实际上像团政委那个级别,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学习、工作、纪律方面都是如此。我们终生受益匪浅,后来的成长进步与他有很大的关系,有直接的关系。
我的工作简历(下)
无论在任何一个工作单位,一定要有一个好的领导、好的带头人、好的团队带路人,这样年轻人才能不断成长进步。
我在我们出版社编了二十多本书,其中销售比较好的有《火狐狸智慧丛书》,都是讲故事,故事中有哲理,是激励成才的书。有些是我写的,有些是我改的,到现在销售情况还比较好。我还曾经编了一本《激励人生的每一天》,也是一个励志成才书,到现在销售都很好。
出版社领导刘旭(左一)和王善琪副局长(左二)来到王德成家看望王德成(右二)时合影
采访者:这个是后来您到了出版社之后?
王德成:是,我就是说到人才成长联想到这些。首长的以身作责和严格要求对我一辈子的成长都很重要。
采访者:当时去北大的费用呢?
王德成:公家报销,食宿自己解决。我岳父母在北京,我在家里和学校两头住。
采访者:进修了多长时间?
王德成:一年时间。现在许多领导干部他们上党校三个月还要写进学历去,有些人把进修一年不太当回事,其实进修收获太大了。因为我们是高校教师进修,进行了互相交流,包括感情的交流、学业的交流,最后编写了教材。特别是和北京大学的这些教授、讲师,还有国际友人,像韩国人、美国人的到北京来讲课的都有交流。现在作为研究生院的“勺园”,那里面就经常有讲座。
采访者:进修一年之后您还要回到山西?
王德成:回去了,继续当教员,编写教材、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