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草根之路--王德成回忆录 第13节

点击:

采访者:在山西夏县所有那几年的工作过程当中有什么要说的?

王德成:丛1986年年初进修到1987年年初,结业了以后回去,讲课是少不了的。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员说“王教员,你还是在地方发展比较好”。因为我讲课,声、光、电都用,我比较创新,讲课里头也是国际、国内、历史上的内容都有,思想比较开阔。我的书法也比较好一点,板书让好多学员一惊、眼睛一亮。学员比较爱听我的课。

采访者:从1985年到1989年,四五年的时间做了教师的工作。

王德成:做了三四年教学工作。

采访者:现在回顾一下那几年,您觉得作为教师,您是怎样教学员的?

王德成: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确实首先要把自己管好,正如咱们教育学里那本叫《学记》的书中所说,一定要启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然后再因材施教。我有时候犯什么毛病呢,就是犯的“填鸭式”的毛病,就是启发不够。包括我后来工作的时候,甚至我带研究生时,有时候工作不细,或者叫做急躁,或者叫做浮躁,吃亏就吃在这上头。有时候学生有学习的欲望,包括孩子成才也一样,我在后面还要展开去讲,我是《新疆工人报》“望子成才”专栏的作者,启发别人怎么带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这一块儿,包括孩子,包括大学生,一定要首先启发他如何爱学习。虽然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是启发他太难了。有些学生和我好,有些学生还对我有意见,就是嫌我太急,没有把他的需求启发出来。我就是“恨铁不成钢”吧,但是要让“铁”自动地想成“钢”,然后再去因材施教就好了,这是最大的教训。

在学生里头,感谢我的就是我硬逼迫着他们学习,不管是外语,不管是书画,不管是其他兴趣爱好,只要和我打过交道的,都这么认为。我在这一点上吸取台湾有一个6岁小孩儿得奖成冠军的经验,那就是“棍棒出孝子”。表现好,他爸给她糖吃;表现不好,她爸拿棒子敲她。但是敲得要适度,不能够出现伤残。教学这一块要谈起来太多了,在书本中我有专门的章节。

采访者:您刚才讲了曾经当过教师,请分享一些经验。

王德成:对。在这部分,我有一个东西放在本书里。我给我儿子王联他们毕业班做过一次辅导,那个文章有4000字左右。我辅导的时候很认真的,我列了提纲、写了讲稿,然后按照讲稿去讲。

采访者:在您做教员的过程当中,有没有特别难应付的事?

王德成:有,从我做指导员的时候起就有。解放军是个大学校嘛,我们领导干部本身是领导也是教员,也要以身作则。但是有些战士、有些志愿兵本身也是学生,有的时候在复员转业后命令宣布后可以撕破脸皮吵架。因为我是军校教员,有些不买你账的,也有胡说八道的。这些学员里头有些不好的,他不理解你。贪玩的,一个是不听你的课,不完成你的作业,再有到时候说闲话的,毕业后见面不认你的,等等,我们都习以为常了。

采访者:在教的过程当中有没有让您头疼的学生?

王德成:现在印象不是很深,也不计较,但是课堂上该管的还是要管,因为我也是从调皮学生过来的,力争让他在有效的时间里头好好学习。说起来,我也插一个例子。我曾经辅导过我的侄女王蓉蓉,我这个当叔叔的或者当老师的,对于儿女辈、对学生辈关心得无微不至。像我那侄女,当时我给她改稿,给她许多鼓励,先在《新疆日报》上发,后来我又推荐到上海《青年报》给她都发表了,人家还加了编者按,这对她的成长、成才都有好处。现在她自己已经为人母,她目前在石河子艾青纪念馆当解说员,进步很快。她的女儿现在到新疆经贸大学上学了,她知道她的叔叔或者是王老师,当初是怎么苦口婆心地带她的。

我的工作简历(下)

采访者:从1969年到现在,您的工作、行业一直在变化,从军垦战士开始,经历了不同性质的工作,再到教员,这不同的阶段,应该是学到了不同的东西。

王德成:对。

采访者:当兵多少年?

王德成:23年。

采访者:学到的东西为以后的人生奠定了基础。

王德成:还是毛主席所说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我深切地感受到毛主席的思想重要,《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选》我至少看过四五遍,毛主席说要把《红楼梦》看几遍以后再说,《红楼梦》我也看过四五遍。我读书好多都是按主席说的去做,毛主席说要靠自己,我一周读两本书,你想想我一年读多少书,至少100本,那我40年读多少书?估计也在四五千册。我为什么给我们县里捐赠书?我最初考虑我的书太多了,我的儿女也读不完,我还不如把那些书、报、刊捐赠到县图书馆去,捐赠图书我专门有一章要写。我当兵23年里头,受益最大的确实就是毛主席说的“军队是个大学校,在那里可以学政治、学文化、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这一点我是做到了。因此我这本回忆录里头,从头到尾看起来像是毛主席的忠诚战士在回忆自己,实际上在回忆一群人,在回忆毛主席教育下的一整代人成长的故事。

采访者:做教员的时候,您觉得做教员和之前当兵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王德成:当兵希望遇到一个好领导。我当兵23年,特别自己当了领导以后,更多的是自己有了教育别人的环境的时候,也就是在8年在学校期间。其实我在兵团教导大队期间,我当宣传干事时还兼了小学校长,负责小学课程。有些课程不全的,我都去给他们教。

学校当时离城里远,学生都在我们那里找的住处。除了正式教员以外,如果没有任课教员,我就去给上课。现在张杰同志,还有好几个都是当时在我们那个学校出来的。就是说有了这个教育环境,我有了教育的责任之后,我一方面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办事,一方面按中国的传统文化、按中华民族精神,也就是刚才所说的《学记》里讲的,还有优良传统里头好多“忠、孝、仁、义、礼、智、信”那一套吧,还有传统文化,包括书法、中医(我过去是“赤脚医生”),反正我知道的我都告诉学生,都向他们传授。

在武警专科学校的时候,最大的成就就是成立了“书法摄影协会”,这部分我会专门讲的。就是说凡是要教别人一碗水,自己要有几桶水的积累,我必须要学好多东西。实际上是成就也是毛病,就是面铺得太宽,不是太精、不是太专。但是作为一般的教员来讲,所接触的学员层次比较高,还是多学点儿为好。学生问起来,啥都懂一点儿,啥都知道一点儿,啥兴趣都培养一点儿。

采访者:当兵的二十几年时间里,您是泛泛地谈了一下不停地转换职位。现在回过头去想一下,变换职位除了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些机会外,那段时间里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事吗?不管是领导之间,还是和下级之间,或者是其他人之间,有让您觉得难忘的事吗?

王德成:刻骨铭心的事是有,但是现在不便于去说,有些是出于保密的原因,有些是出于爱护同志,包括保护人家隐私的原因。因为有些事情肯定我吃亏得多。我这个人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我在中学时期当团支部书记的时候是活跃人物,我在黑板上就写过“愿意向一切比自己有长处的同志学习”,我愿意向别人学习;第二个,任劳任怨,特别是“怨”,别人对自己的误解,领导对自己的错误处理、错误批评等等,我都愿意从正面、好处方面去想,有不少委屈不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