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草根之路--王德成回忆录 第5节

点击:

我们还参加了一些纪念毛主席的活动。

 

在毛主席纪念堂前(左起:何火任、张玉凤、王德成、吴正裕、颜永平)

 

王德成(右一)在毛主席纪念堂贵宾室发言

采访者:关于您编辑“江西日史”方面的用车情况。

王德成:当时给我配了车以后,我这个人一辈子清廉做人,向雷锋学习嘛。我给我的司机一个“行车记录本”,比方说2006年5月8日上班,“五一”不是放长假吗?只要是我用车都有个记录,我到时候查一查就行。机关里头其他人用车了,比方说部长、副秘书长或者是“日史委”的其他人用车了,我到时候都让他们做个记录,这样一方面限制用车,再一个是明明白白地用车。

采访者:您指的“限制用车”是什么样的情况?

王德成:我是公事公办的。如果说现在党政国家机关里头能够采取我这种办法,那肯定节油,公车私用这种现象就避免了。

被聘为日史编辑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以后的工作

采访者:司机在这个本上记录了吗?

王德成:记了,有时候我还抽查呢。

采访者:时间久了您会不会忘记?

王德成:不会,当天用车当天都得写上,他也不知道我哪天要查。

采访者:他们都是怎样记的呢?

王德成:比如“8月23号同刘处长去西站取货”,“8月1日8:30送王老师到定慧寺后回单位”,你看都写上了。

采访者:这是给您配的车,您用的时候也得做一个记录?

王德成:我自己用也做记录,最后总结的时候别人用车31次,我用车多少次。一个月给我200升油,如果超过200升油自己要花钱。单位有规定,因此我给司机也有规定,这样我和司机关系处得挺好。咱们公事公办,我就是这个意思。

采访者:2006年您之前你要管编辑团队怎样写这套书,那当了副部长之后,你的业务有变化吗?

王德成:业务也没多大变化,但是配了车,工资也增加了。工作内容增加了。比方过去管两个处室,后来管三四个处室,几个副部长、部长都有分管。

采访者:侧重点呢?

王德成:重点还是杂志和江西日史的编辑修改。有两本杂志虽然没最后出来,我们也跑新闻出版署,也跑北京出版局了。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完全出来,但是也锻炼了编辑人员,他们了解了怎么做杂志、怎么采访。

 

前排左起:王莉莉、杨德保、窦文春、王德成在西安合影

采访者:就是从2005年到2006年?

王德成:一直到2008年底。

采访者:编辑人数有多少?

王德成:最多的时候有40个左右,包括行政人员。

采访者:工作最忙的时候,您觉得这些人够用吗?

王德成:说实在的,在最忙的时候30个编辑人员都不够,闲的时候十几个都嫌多。后来我离开了,因为身体不好,最后还留了两三个人一直配合人民出版社校对稿件、整理图片和插页等等,还拖了好长时间,要不怎么2009年才出版呢。

采访者:后来慢慢也有一些人走了?

王德成:有走的,流动啊,进出也都是双向选择。管副秘书长到大学也选了一些人来,来的人员有个别出国的。从我们那里培养的编辑,有些人出去以后很有成就的,其中有一个小伙子到21世纪学校去当老师了。

采访者:您从2005年进去之后就一直在忙这本书?

王德成:是,后面可能还有些什么,我就不管那边的事了,就管一段儿呗。关于“江西日史”,现在我想到的就是这些内容了。

采访者:还有一个问题,这么大的工作量、这么大的压力让您去管,日日夜夜都比较忙,那时候你们的工作环境怎么样?

王德成:环境基本上还是可以的,因为我们租用“中办”的房子,后来“中办”有个通知精神,不让出租了,最后单位才撤出来,搬到其他地方去。我在这个时候就离开了,正好身体也不好。当时因为是管副秘书长过去在机关工作过,在党校也学习过,他的一些要求比较正规。过道里设有意见箱,也有党员、工会活动,像机关一样也有这个那个处室,都是一样的。而且工作都很紧迫,上班都有统计,请假也有登记,发工资该怎么扣就怎么扣。

我们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有时候我还请大家吃顿饭。说实在的,这个副部长也不是好当的,外面来个客人,说部长请客呗,我也不能显出太穷酸的样子,我还得大大方方地花个三五百元甚至上千块钱到旁边的千岛湖或者是湘菜馆那边吃个饭。

 

在“国日史”办公室楼前(左起:杨枝梅、韩英珊、王德成、颜永平、宫嘉瑞)

采访者:都让您请客吗?

王德成:也不全是。有时候一些应酬还得我掏钱。有时候接送一个朋友,用配给我的小车出去送人了,最后油钱还是我付。要不怎么说“高处不胜寒”呢。

采访者:对您来说,最大的难言之隐是什么?

王德成:有时候自己的付出不被人理解,比方说你在琢磨、策划大的活动时。我2005年去了不久就策划了一次毛主席纪念活动。因为我没去那儿之前,我就担任《毛泽东诗词书法鉴赏》主编,主席诞辰、忌辰期间纪念毛主席的活动我都参与,每次要和人民大会堂联系,特别是要和毛主席纪念堂联系。而且还要发传真,上报参加人员的姓名、车辆号码等等,还要通知参会人员时间,这些事情很麻烦,但有时候还不被人理解。有时候这里答应了,那里没落实,最后让其他亲友,包括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毛主席的亲属等人员就有不理解的地方。

被聘为日史编辑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以后的工作

采访者:不理解时您怎么处理呢?

王德成:缓解,想方设法去平衡。只有不做事的人才不犯错误,要做事肯定就会有误差,我们也理解这个,关键是下一次活动怎么去弥补它。《江西日史》出书前后最大的遗憾就是干的干、看的看、转的转,看的人还对干的人说闲话。有些人就会耍嘴皮博得领导的信任和好感。现在怕的是真正出力、苦干的人得不到正派领导的青睐和支持,在任何单位都一样。

采访者:您身为副部长之后,您是怎样做的?

王德成:我是必须接近群众的,另外我也比较务实,打字室、电脑机房、我管的各个处室,我经常去走走、看看,和工作人员单独聊聊天。当时利用空余时间,我还帮助一个女作家出了一本书——《三国少年英雄记》。这本书也是非常好的,以东吴的立场观点去写的,不是像过去《三国演义》从刘汉那个角度去写的。

采访者:就是说您利用工作的间隙去帮助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