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草根之路--王德成回忆录 第7节

点击:

1998年,哥嫂一家在新疆石河子

采访者:当时农场连队的住宿条件如何?

王德成:统一安排住宿,一个房子住6个人、8个人的,有蚊帐,我记得很清楚。2010年我和爱人蔡小林又到新疆去了一趟,我们还到军垦第一连的老地方去照了相片。

 

2010年9月,王德成(右一)和爱人蔡小林(左一)与哥哥王志智(右二)、嫂孙惠玲(左二)在饭店

我的工作简历(上)

当时那个艰苦的环境和南泥湾生产差不多,给我留下印象很深。但是我本人的情绪很高,我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素质都是在那里养成的。班长、排长、指导员、连长对我都特别好,这些我在后面的回忆里边还会提到。

采访者:当年去了之后母亲住在哪里了?

王德成:我母亲住在我哥哥家。

 

我的老母亲

 

1977年,王德成(右一)和母亲在天安门前

采访者:那你们经常见面吗?

王德成:平时不见,从农场礼拜天可以回家去。

采访者:一年的时间里您表现得特别优秀,很积极,什么样的机会就应征入伍了?

王德成:1968年底征兵的时候,我哥没让我去。1969年又有一次招兵机会,我坚决要去,我哥也挡不住了,虽然单位也不放,但是我哥有熟人,我坚决要去,最后就让我去当兵了。

采访者:1969年一定要应征入伍?

王德成:对,1969年8月25号应征入伍。我们新兵站成一排,我1.76米,站在第三个,前面三个人都是特号衣服。去了以后没多长时间,当时填表什么的,指导员、连长一看我写的字好,块头又大,最后就选我去当文书,第二天就从战士到文书了。文书当了几个月,后来又当班长,我没当过副班长。当了班长以后,我也会管理,发挥副班长作用,让副班长出操带队。后来把我调到营部去当出纳。我们排里出了不少人才。我干出纳时间不长,外头按着汽车喇叭,要上山搞战备施工,我这很快就把账给结完了,就说当时那个有利索劲儿。

采访者:您原来也没有接触过会计这方面的工作。

王德成:因为账目也不是太麻烦,我们当时都谨慎小心,把账目做得很清楚。出纳交接完账目单据以后,我到山上施工就代理排长,后来又代理宣传干事,编写《施工简报》。装订本有三五厘米这么厚,是油印的。我们当时通信员兼打字员里有一个叫朱月多,还有一个小孔,叫孔纯森,在营部里办《施工简报》。好多个连队在山里挖山洞,叫“01号工程”,兵团的领导战备时候要撤到山洞里去。《施工简报》工作中,我相当于总编的位置,到外头就是采访记者,别人也来稿件,回来就是我们编,编完了以后通讯员打字(通讯员兼打字员)打了以后发给各单位,我们最后还编了一个合订本。当年编《施工简报》对我的写作、编辑能力有很大提高。当时我们的部队首长是张玉华副政委。他现在就在北京。

 

2010年王德成(左一)和战友孔纯森同志在石河子金融宾馆

施工回来以后我调到兵团教导大队,我们那个张誉华副政委也调过去了,带了几个能“耍笔杆”的吧,我算是其中一个,还有一个郭勇。到了兵团教导大队以后,当时尼克松要访华,我和组织干事郭勇同志还写了一篇关于重庆谈判的文章,就是暗指美国要和我们谈判的意思,是在《军垦战报》上发表的文章,我在此前后还发表过一些文章。

 

20世纪70年代,王德成(左一)和部队首长张誉华、王玉玲夫妇合影

我刚才说了,我在连队表现比较好,把我的政审情况介绍到部队以后,我是1970年3月22号入的党。因为当时没有预备期党龄就从支部大会通过那天开始。4月2号营党委就批准了。为什么我这些事情几月几号都记得清楚呢?因为我受《奇特的一生》这本书的影响。这是苏联一个昆虫学家柳比歇夫写的,他利用点滴时间做了不少研究,成就了不少事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我向他学习,到现在坚持了二三十年,每天做一些什么事,学了什么东西,一直坚持写日记。这几年虽然没有记了,但是大事我还是有记载的。

采访者:当时入党应该有介绍人吧?

王德成:有介绍人。一个是赵忠霖排长,一个是何成文排长。

采访者:应征入伍之后,您当时是属于什么兵种?

王德成:我们是兵团警卫部队,叫“兵团警通营”,是警卫当时的兵团首脑机关的。

我的工作简历(上)

采访者:我还有几个比较零散的问题。您从军二十多年,当中遇到过什么重要事情?您又去了其他什么地方?当时的状态是怎么样的?您是被分配的那一部分人吗?

王德成:我们当时还不是被分配的那一部分,我们属于部队里的骨干,不谦虚地讲就是好多单位都抢着要。兵团教导大队解散的时候我选择了高炮团,在高炮团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调到乌鲁木齐陆军学校。有点儿特长的人、工作热心和踏实的人,当时很多单位还是比较欢迎的。

采访者:当时您周围的其他人都是什么样的情况?

王德成:有些联系自己喜欢的单位,有些准备退役了。

采访者:都自己联系?

王德成:有自己联系的,有集体转业的。有些组建到武警部队去了,有些人是按正规程序每年一次、两次的复员退伍走的,不一样。

采访者:您当时是从石河子调到了乌鲁木齐?

王德成:我在乌鲁木齐兵团教导大队,整编的时候领导都挺关心我们的,他就说我们得先把你们安排好,你们安排好了以后我们再走。我就被高炮团接收过去了,有些人到军区步校去了,有些到其他单位去了。我们那个兵团教导大队调整了好多次,最后慢慢的就没有了。

采访者:有没有那种自己也没有找到出路,也没有被安排的,就直接回家了?

王德成:那没有,那时候组织都挺关心的。安排得都比较满意,基本上要达到大家满意才行,那时候的领导和组织上很负责。

采访者:您的职位一直在往上走,据我所知那时候在部队里往上升是很不容易的。不仅仅是靠您自己的努力就会升上去吧?

王德成:那时候基本上靠自己的个人表现和努力,不像现在有时候还要加一点儿其他的东西,走后门啊,金钱啊、物质利诱等等,那时候没有这个概念,因为那时的社会环境好。

采访者:您现在对以前部队的感情呢?

王德成:那还是很怀念的,那天我谈到2010年回新疆看到以前的几个首长,我都流泪了,我们很留恋那种社会环境和感情,而且以后有机会还要去新疆。我们战友间有了个通讯录,全国各地都有战友,去的时候提前打个招呼,能见面就见见面,以后见面的机会不多了。但是在新疆的战友还能经常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