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马句(前排左二)参加北京大学第六次校友会
当年,我选学许老开的社会学时正在自学《哲学选辑》、《西欧哲学史》,不时提出唯物史观的问题向许老请教,他都给我详细解答。为了保护许老安全,每次他到沙滩参加活动,北大学生自治会总是派人护送,我多次参加。从府学胡同到沙滩需步行二十多分钟,每次接送许老时,我们都是边走边谈,我请教什么,许老都坦诚相告,从不回避。接触多了,我们就无话不谈,在路上谈不完,他就叫我到他家里,在客厅里接着谈。从课堂上以及他同我的谈话中,我受到了亲切教诲。
许德珩老师在北大嘱咐我做过两件事,一件事是在1948年2月,他让我给他找一份毛主席在1947年12月份发表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我给他送去了;另一件事是在解放前夕,他让我转告北大学生自治会要组织学生反对北大南迁。那是发生1948年11月初辽沈大捷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进关解放平津。许德珩老师把我叫到他家里,在客厅对我说:“随着东北的全部解放,平津很快就要解放了。胡适校长计划把北大的知名教授、珍本图书、贵重仪器运到南京去。你们学生一定要设法阻止,好好地保护北大,千万不要使他的阴谋得逞。”我回校后,立即把他对我说的这番话,报告给我们南系北大地下党总支书记肖松同志,他立即召开总支会,研究部署了这项工作,组织了北大护校委员会,做好教授的劝阻工作,图书馆、实验室成立了领导小组,严密保护图书、仪器,粉碎了胡适这一企图。北平解放前夕,北京大学只有胡适带着一部《水经注》和图书馆长毛子水乘国民党政府派来的一架飞机飞到南京。北京大学全部图书、仪器保存完好。我们学生圆满地实现了许老的嘱托。
1949年11月,北平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中山公园中山堂开会,许老是主席团成员,我是工作人员。在会上遇到许老后,我向他行礼,他紧紧地握住我的手,问我在哪里工作。我告诉他在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他高兴地对我说:“我早就看出你是共产党员,果然不错,你一定要在党的领导下好好工作啊!”
许老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榜样,他一生紧跟着中国共产党,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七十多年。1979年,当我从《人民日报》上看到,许老由邓颖超、乌兰夫两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介绍入党,并经党中央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生追求的伟大理想终于实现了,我不仅为他高兴,更增加了对他的敬仰。
许老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但是许老对我说过的话依然在我耳边回荡,许老不畏强敌的形象仍然清晰,许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研究依然让我受益匪浅。许老您安息吧,您的学生没有忘记您的教诲,我一直都在党的领导下好好工作,为建设一个民主、科学、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努力。
参加北平爱国民主学生运动
北平地下党学委在解放战争期间的中心工作是成功地领导了北平的爱国学生运动,开辟了第二战场,为迎接北平的和平解放,做出重大贡献。
我在北大学习期间,在地下党的领导下,从始到终,奋不顾身地参加了北平学生运动的全过程,我在学生运动中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成为学生运动的骨干。
1987年,马句退休后和张大中、宋柏主编的《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学生运动史》
1987年我离休后,受原北平地下党学委书记佘滌清(曾任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和学委委员张大中(曾任北京市委宣传部长、党校校长)的委托,负责编写了一本《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学生运动史》。这本书由张大中亲自挂帅,他约宋柏和我做主编,还找了当年学生运动中的几位骨干作编辑,我们七八个人一起编写。我们都是当年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了解学生运动的全过程。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又看了党中央当年对学生运动的指示,访问了几十位参加学运的地下党员,编写此书费时五年。我负责第二章、第三章、第十章和结束语的编写,并对全书做了统稿。1995年这本书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全面、真实、生动地记录了解放战争时期北平的学生运动,被北京出版界评为“优秀读物”,授予一等奖。
在编写这部书的过程中,我拜访了当年北平地下党学委领导人佘滌清、袁永熙、王汉斌、崔月犂等同志,他们告诉了我许多学生运动的经验和教训,使我对当年的北平爱国学生运动有了全面认识。综合几个同志的讲述,我在书的结束语中强调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学生运动能够获得顺利发展,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时,曾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的特点是武装革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主战场是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消灭国民党反动派部队。在国民党统治的地区,地下党不是搞武装起义反对国民党的统治,而是“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发动民主运动,迎接解放。为了贯彻这一方针,北平地下党学委强调地下党员要“勤业、勤学、勤交友”,扎根在各种形式的进步群众社团中,要求地下党员在工作中要埋头苦干,在学习中要认真刻苦,要为群众热心服务。地下党还经常组织地下党员学习革命书刊和党的文件,认清政治形势,提高觉悟。地下党一直强调群众运动发展越充分,就越能壮大革命力量,进而扩大党组织。对于学生地下党员来讲,要把开展爱国民主学生运动和做好学生的日常工作相结合,和广大同学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帮助他们,在政治上引导他们,才能不断扩大群众基础。进步群众越来越多,革命声势就会越来越大。
马句所写《成长集》,里面详细讲述了他参加北平学生运动的始末
北平学生运动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是正确执行了党的方针、政策。
首先,把合法斗争和非法斗争、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相结合。
学生自治会是经过学生选举产生的合法组织,由地下党派地下党员和进步学生参加竞选。如果地下党员被选为自治会理事,党就可以通过地下党员的自治会理事身份领导自治会。因此,非法、秘密工作就同合法、公开工作结合一起。每次学生运动的发动都不是自上而下地提出,而是通过社团和系级群众提出要求,最后由学生代表会议和学生自治会开会决定,这样就把党提出的斗争目标,变成了群众要求。为了保护自治会的领导骨干不暴露,提出罢课、游行的号召时,不由自治会直接出面,而由学生联名、社团提出。为了联合全市大中学校的学生共同行动,由一两个学校的学生自治会出面组织北平学生抗暴运动联合会、北平市学联、华北学联等,统一领导北平市和平津地区的行动。
其次,在斗争策略上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
“有理”就是师出有名,每次运动提出口号、任务,都要正确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例如,1946年举行的“抗议美军暴行运动”,提出“严惩美军凶手”,“驻华美军滚出中国”等口号就充分利用了社会首先对强奸罪行的义愤和中国人民的爱国和独立的要求,获得了全国人民的响应,沉重打击了美蒋反动派。1947年利用国统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发动了“反饥饿、反内战”运动,把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相结合。5月20日北京、天津和南京同时举行了“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获得了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同情和支持。全国有六十多个城市相继举行了游行,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对这次运动作了充分肯定,指出它的历史作用在于开辟了第二战场,促进了人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加快了全国胜利的进程。“有利、有节”就是每次斗争的口号提的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