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噩耗
这些话很耐人寻味。
总之,这些疑点都可以看出孙泱不是自杀,但那时国家的公检法机关已被砸烂,“造反派”掌权,可以任意草菅人命。恰在此时,人大两个造反派之间又搞起了武斗。据说“人大三红”中有一个参加“联合调查组”的代表谭立清,声称要揭开“孙泱之死”的内幕而被打得半死,从此就没有人敢再追问下去了。
“新人大”造反派也编造了一张让人怒不可遏的漫画大字报,它特别引起了磐磐的注意,磐磐看到后简直要被他们气疯了。
漫画的内容是:磐磐端着一盒饺子,而每个饺子上都写着“绞死”的字样。下面的批语是:“十月一日,大特务、大黑帮的狗崽子,小特务、小黑帮孙磐奉命给大特务、大黑帮送信,要他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对抗无产阶级专政,拒不交待罪行,带着花岗岩头脑去见上帝。”
磐磐看到这张漫画无比伤心愤怒,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她回想起“造反派”的确想把孙泱的死嫁祸于别人,为此他们还曾经来审问过磐磐,问她:“国庆节那天是谁给你爸爸包的饺子,是不是让你爸爸绞死?”
磐磐感到他们问得很荒唐,就对他们解释:“是为了让爸妈改善一下生活,我自己忙活了一上午才包好的。”
“造反派”还是不相信,磐磐就不耐烦地说:“你们等着,我给你们包一顿吃。”这帮人这才无可奈何地走了。
“怎么现在这种荒谬绝伦的怀疑,竟又拿出来公布于众,还把我送饺子说成是特务活动。特务到底是什么?肯定都是这帮造反派凭空捏造,胡言乱语,这一切都是他们有意要陷害人的。”
如果说这之前,磐磐认为自己的爸爸是好人不是特务,只是出于懂事后所受的家庭教育的影响和自己对这个家庭的切身感受。原来对付那些造反派,也是出于她自己的本能)。可是,自从看到那些大字报和那张漫画以后,她对这些“造反派”以及“文化大革命”,产生了许多疑问,她的思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开始升华了。
当我确定孙泱真的已不幸逝世时,我的精神都快崩溃了。我总想:我们夫妻十几年的恩爱,已经是骨连着肉、心连着肝,既然常在一起,怎能分开两半啊!这对我来说是致命的打击。霎时间,我一阵眩晕,脑中一片空白,我还是不愿相信,可又不能不相信所发生的一切。我总是想象,在孙泱最后的日子里,专案组一定用各种酷刑折磨他或逼迫他交待问题,蓄意谋害,使他不得不离开人世。否则,他怎么舍得抛下我和孩子们呢?他对前途一向是充满希望的啊!他不会认为生不如死吧?想到这些,就像撕心拉肝一样,我悲痛难忍,我真想大哭一场,可是刚一出声,看守就会大声斥责我,我只能默默地把苦涩的泪水往肚里咽。
怀念孙泱
我日夜思念孙泱,往事一幕幕在我脑海中闪现。
我回忆孙泱和我在1950年由相识到相知而后相爱的整个过程。
我崇拜这个知识渊博、英俊潇洒的首长,他是那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当他了解到我出身贫苦,已经是个没爹没妈的孩子时,就特别关心我的身体和学习,使我感到他就是我的良师和亲人。当时蕴藏在我心底的感情,我从来未曾表露过,一见到他,我就很腼腆,也不敢主动去接近他。
没料到竟然有一天,他说他喜欢我,他观察了我一年多,喜欢我文静、温柔、勤奋和好学的品格,问我愿不愿意和他共同生活?让我慎重考虑一下,然后答复他。我听到他的话,确实感到很惊奇,突如其来,我的心“扑通扑通”跳得厉害,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我当时没有明确地表示。
我又回顾了我们相处的日子,尽管屈指可数,彼此却已经心心相印。只要我们两情相悦,世俗的一切顾虑都应当被抛开,什么都阻挡不了我们感情的发展,反而会成为对我们感情的考验。所以,我想来想去,最后还是感情占了上风,对他做了肯定的答复。
他说,我最吸引他的就是我性格稳重、文静、凡事有自己的见解和对感情的纯洁、真诚,因此我是他最理想的意中人。而我也坚信不移地认为这些都是他的肺腑之言,被他对我的真挚和痴情所打动。我不相信世界上再有比他更爱我的人了。我俩又通过一年多的相互了解,互诉衷肠,彼此更加深了爱意,终于在1953年初,我们结了婚。婚后,我们相处得那么和谐、默契,孙泱无微不至地体贴和疼爱我与孩子们。
可以说,我的文化素质、思想觉悟、工作能力的提高和进步,都倾注了孙泱对我的关怀和喜爱。我记得当我不刻苦学习,放松自己的时候,他总是说一个人积极进取很难,对自己自由放任却很容易,一直鼓励我要继续努力,再努力!
1953年我刚到计委,当我对组织分配给自己的工作不感兴趣的时候,他开导我:怎样才能爱上自己的工作呢?他认为只有对那个工作花费很多心血的时候,才可以谈得上对工作的热爱。党交给了我们任务,我们就要以满腔的热忱去完成它,热爱党,热爱党的事业,努力钻研自己的工作,那么就会逐步对它产生兴趣,并且越来越热爱。
1953年,石崎在国家计划委员会宿舍楼上留影
孙泱在日常生活中也为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无论他的工作多么繁重,他都会抓紧时间刻苦读书。他常说:“学习本身既是一种艰苦的斗争,又是一种幸福的享受,会学习的人就更会享受。”所以,他常常手不释卷,勤奋耕耘,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小说、诗歌方面都有著作,在各大报刊杂志上都发表过文章。
他认为,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来做、来写,所以,我们必须有“头悬梁、椎刺股”的精神,时刻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否则就是自甘落伍了。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总要给自己制定一个奋斗目标,坚强地战胜一切困难,锲而不舍地完成它。完成的同时,他感到充溢在自己血管里的力量,感到了最大的愉快和幸福!但是他总是不满足,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还要拼命提高水平,向前迈进。
有时我看他总是很忙,我也帮不上。他笑着说:“你肯嫁我,做我的爱妻,支持我的学习和工作,让我心里很踏实、平静,这就是对我最大的最好的帮助,我别无所求。”
在家庭生活方面,对待孩子,他也尽到了一个做父亲的责任。
因为孙泱和我都很忙,不得不把三个孩子送进幼儿园,每周接一次,孙泱认为这样对孩子们有好处,孩子们不会那么娇气,对孩子的成长锻炼是有利的。他也要求孩子们从小就要有高尚的品德、勤劳的好习惯和善良朴实的人格。
尽管孙泱很忙,但只要和孩子们在家相聚,他就给他们讲故事、念唐诗,或是用自行车驮着他们三个出去游玩。孙泱的脾气也特别好,孩子调皮捣蛋做错了事,他从不发火,而是循循善诱,给他们讲道理,因此三个孩子对孙泱比对我更亲。
“三年困难时期”,孙泱当时在四川工作,四川每人每月只能供应19斤粮食。市场上食品也稀少,什么副食品都买不到。孙泱和我的腿都害浮肿,我常常愁眉不展。他就不断地安慰、鼓励我正确对待,困难是暂时的,相信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他来京出差时,在给我的信中还有首诗,我记不全了,不过有几句记忆颇深。诗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