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喜看园林春几许--姚鸿明回望艺术人生 第31节

点击:

谷峰来了以后,我就让他表演一下孙悟空基本的动作,枪和刀都耍了一通,他表现得很好,包括宝剑入鞘这样有难度的技巧他都可以准确无误地完成。院长看完就当即同意用他来演。随后我们安排了戏里的各种角色陪他在舞台上排练,只排练了一下午就基本能跟乐队合上了。第二天又排练了一上午,到了晚上就正式登台演出了。演出的效果非常好,比原来演员演的孙悟空还要好,原来的演员就是在舞台上表演一些孙悟空基本的动作,而谷峰却自己加了很多东西进去,比如宝剑入鞘,还有锤子的表演,他加了好多技巧。演出结束后我跟剧院领导说:“这个人是北京京剧院的临时演员,北京京剧院也想要他,但咱们也能挖过来。”领导说:“那哪行啊?京剧院同意吗?”我说:“这个工作我来做。”

就这样谷峰正式被调进了北方昆曲剧院,从此我就开始给他创造演出的平台,谷峰也同样不负所望,以其精湛的表演倾倒了戏曲界内外人士。

当伯乐,助才俊

 

1999年拍戏时,与在《大闹天宫》中扮演孙悟空的谷峰留影

2007年去日本长崎荷兰村演出时,谷峰演孙悟空,表演《大闹天宫》、《十八罗汉斗悟空》。在“荷兰村”的舞台上,随着铿锵有力、疾风如雨般的锣鼓声,一位英武大气、威风凛凛的美猴王凌空出现在舞台上。他以矫健灵活的身手、机敏传神的眼睛、沉稳边式的做工,千变万化的刀、枪、剑、锤、叉、棍等兵器的准确出手,轻松自如地与天兵天将对搏。他的一招一式是那样地洒脱优美,引来观看演出的世界各国观光游客的热烈反响。当精彩火爆的神话武打戏在清脆响亮的锣鼓声伴奏下徐徐落幕时,美猴王孙悟空扮演者谷峰亮出一个飞鹰展翅的优美造型,并向台下观众用日语高喊“再见”,全场观众热烈鼓掌,闪光灯频频闪动。随后世界各地的观众都跑到后台与谷峰合影留念,要求签名并互赠名片,他们纷纷表达对中国民族传统戏曲艺术的喜爱,高度赞扬谷峰融唱、念、做、打为一体的高超技艺。就连中国驻长崎的总领事看完谷峰主演的这出神话武打戏后,都特意到后台看望这位青年演员,对他大加赞扬。

谷峰就这样一步一步靠着自己的努力慢慢成熟,他现在已经是剧院的台柱子了。能够为这么一个优秀的人才创造发展空间也是我的骄傲。每次他父亲来北京就跟他说:“你别忘了姚老师,他是你的恩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看着谷峰事业有成,我感到很欣慰。虽然我出了一点小力,但理该如此,我根本不图回报,只要谷峰能生活幸福快乐,我也就心满意足了。这就是我做人的原则,我的人生哲学。

帮助刘国庆

我们剧院有一个唱武生的演员,叫刘国庆。他老跟我聊天,说他演了一辈子戏,却没有一部戏是自己的代表作,在舞台上总是翻翻打打,谁也记不住,他觉得这是一大遗憾。后来我说:“你别着急,我给你找一个契机。”

也巧了,我记得是在1996年的时候,宁夏京剧团到北京来演出,他们当时演了一出三国戏,叫《吕布试马》,这出戏是讲吕布收得日行千里的赤兔宝马,喜出望外,携众带马来至郊外空旷处,欲一试宝马之神姿,但赤兔马生性暴烈难驯,吕布顿生豪情,以高超的骑术降服了赤兔马,得意回营。我平常除了剧院工作以外,没事儿的时候就喜欢到剧场看看戏,我一看这出戏,舞台上只有一个吕布,旁边一个马童,骑马有各种动作,很简单,我当时就动了心思,连看了两遍,把整个舞台的唱腔和动作都记下来了。

回去我就跟刘国庆说:“国庆,有这么一出戏,叫《吕布试马》,你是不是也看过了?这可以作为你的代表作。”他说:“行吗?我没文化。”我说:“你放心,我帮你。”后来,我听说宁夏京剧团就要离开北京了,于是带着刘国庆亲自去看了一场,看完以后我就来到宁夏京剧团的后台跟他们说:“我们是北京昆曲剧院的,我们想学这出戏。”但是人家不肯教。回到剧院以后我们就找来一个演马童的演员一起商量,我说:“咱们把这个戏拿下吧。”刘国庆说:“没有东西呀。”我说:“你放心,唱词和曲子我都记录下来了。”虽说是学人家的戏,但是我们是按照昆曲来编排的,在舞台调度方面,我们也进行了不少改进。比如在舞台上马要跑三步,能翻的话就跑六步。还将马惊、马跳、马翻身等技巧都加进去。就这样大概编排了长约30分钟的一出戏,然后跟乐队一起配合试演,效果很不错。我们跟剧院领导汇报之后,就在剧场上演这出戏,竟然一举获得了成功。中央电视台戏曲部都来录像了。不过那时我们也有著作权意识,在演出时特别说明这出戏是取自《三国演义》,再根据宁夏京剧团《吕布试马》的版本重新改编、整理演出的。如今这出《吕布试马》成了刘国庆的代表作,随后评职称、升级、获奖等荣誉接踵而至。他常说这件事我功不可没,还特意请我吃饭表示感谢。

帮助史林

初识史林是在2002年,当时我应一个朋友的邀请去满洲里拍电视剧《猎鹰》,演公安局的一个政委。史林在戏里演一个戏份不太重的角色,有七八集的戏。一开始我们并不是很熟,但是我对他的印象很好,一般从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出来的学生架子都比较大,但是史林这个孩子特别尊重人,对人很好,也特别朴实。拍完戏,剧组的导演请我吃饭,由史林作陪,席间我们聊得很投机,就算交了这么一个年轻的朋友。

后来拍摄一部反映文艺兵的电视剧,我当了副导演。这个戏里面需要一个男主角,要长相帅气,还得多才多艺,会拉手风琴和小提琴。那时候找演员都是由副导演来负责,物色好了之后由导演来拍板确定,一开始找了好多人,都不是很满意。突然间我就想起了史林,他人长得潇洒帅气,而且小提琴拉得很出色。我就把他的照片拿给导演看,我说:“他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应届毕业生,跟我拍过戏,科班出身的。”导演问:“拍过什么戏吗?”我说:“就拍了一个《猎鹰》。”那时候他还没拍什么作品,但是广告拍得比较多。后来导演说:“可以见个面谈一谈。”因为我对史林有好感,而且他父亲是东北部队的转业干部,他是军人的孩子,所以,我对他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导演面前极力推荐他。我做了很多工作,最后力排众议,让史林进入了剧组,这多少有些“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感觉。

当伯乐,助才俊

史林进入剧组后发生的一件事情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友谊。当时我们在山东长岛拍摄,离蓬莱不远。在海岛上刮风下雨是常有的事情,有一天本来计划不拍戏,所以史林就和另一个演员找我请假去蓬莱游玩,我同意了。但是突然计划改变,准备拍室内的戏,这样就需要他们两个人来拍了。可是他们在蓬莱回不来,导演就急了,召集全部剧组人员开会,把我叫过去了问:“他们俩呢?”我说:“他们去蓬莱了。”“怎么也不请假呀?”我说:“跟我请假了,我同意了。”我给他们打电话说:“你们回来吧。”他们说:“现在刮风,船都停了,回不来呀。”导演就开始大骂他们俩,我心里头不舒服了,有问题可以谈,但不应该随便骂人啊。我这一辈子都没骂过人,也没和别人打过架。我压着怒气跟导演说:“你做人要平和。怎么能骂人呢?”可是导演特别生气,后来还说:“开除,不要他了,换掉。”那时候戏已经拍了三分之一了,我说:“这损失得多大呀?你不能这么干。”我就硬扛着维护史林。史林他们匆忙赶回来后就赶紧跟我说:“姚老师,我们回来了。”我说:“行,没事儿。”当时他们却并不知道,我因为他们的事情已经跟导演产生了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