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喜看园林春几许--姚鸿明回望艺术人生 第41节

点击:

 

——原载于1995年第5期《电视月刊》

 

东瀛刮起美猴王旋风

日本国九州岛最南端的长崎县,有一处游乐胜地“荷兰村”。这里四季如春,风光旖旎。徜徉其间,不但可以领略雅致的荷兰内安罗德城景色、芳香四溢的郁金香,还可以欣赏明媚自然的荷兰田园景致、缓缓旋转的高耸的风车。富有梦幻浪漫色彩的娱乐活动,也令游人流连忘返。每年这里都游客如织。

1996年秋冬之交,中国北方昆曲剧院应广播电影电视部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的邀请,来到这里参加中国艺术节的演出。那一天,在高达105米的德姆特伦高塔院内的舞台上,正在上演一出《十八罗汉斗悟空》。由该院青年武生谷峰主演的“美猴王”,以矫健的身手和千变万化的招式吸引住了成千上万的观众。当帷幕徐徐落下时,全场掌声雷动。众多戏曲爱好者纷纷涌向后台,同他合影,请他签名,互赠名片。更有好奇者请他在自己脸上勾画出色彩绚丽的戏曲脸谱。随后,在当地的传媒上便有文章称“中国艺术家在日本掀起了一股美猴王旋风”。

人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谷峰这个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的优秀青年演员,自幼从父学艺,基本功扎实。曾拜师郭玉昆、李元春和王金璐三位先生门下。平时,也不分严寒酷暑,坚持每天练三遍功。手中耍弄的兵器不够百十多次决不放手。脚蹬厚底高靴,身负几十斤重的靠旗,双手变换着令人眼花缭乱的锤花,连续像陀螺一样走串翻身一百多个。不但专攻长靠短打武生,也兼习武花脸。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挑滑车》、《火烧裴元庆》、《厉图山》、《杀四门》、《艳阳楼》、《盘肠大战》、《大闹天宫》、《闹地府》、《金钱豹》等都成了谷峰的拿手好戏。近年来,他频繁地活跃在首都戏曲舞台上,多次被邀到中央电视台《九州戏苑》、《欢聚一堂》和北京电视台《小天地大舞台》等节目中展示中国戏曲功夫。在1996年全国昆曲新剧目观摩大会上,一出《闹龙宫》,不知倾倒了多少观众。

谷峰坦言:“我的准确坐标在舞台上,演戏是我一生的钟爱,我将为之奉献终身。”

我们深信,“美猴王”的旋风会愈刮愈烈,波及全世界,给所有爱好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观众以高品位的美的享受。

 

——原载于1997年3月《中国电视戏曲》

 

“拼命三郎”王华英

早在60年代就走红剧坛的表演艺术家王华英最近再展雄风,以出色的演技征服了观众。不少看过获奖影片《股疯》、《郁达夫之死》,了解拍摄情况的人都十分难忘他那深厚的表演功力。对于不久前他曾在全国播映引起轰动的电视剧《孽债》及近日在中央台播映的《潘汉年》中的表演,人们更是赞不绝口。

王华英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小时候,父母送他到远离上海的崇明岛上的民本中学寄读,意在锻炼他的独立生活能力,将来成为科技人才。可命运偏偏与他开了个玩笑,1960年春,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招生小组来崇明岛物色演员,一眼便看上了聪明伶俐、相貌英俊的王华英,将他推进了高雅的艺术殿堂。学艺不足三年,华英以聪颖过人的才艺,气质出众的形象成为当时上海人艺青年演员中的佼佼者,令剧院老院长黄佐临刮目相看。随即他主演了话剧《千万不要忘记》、《收租院》、《泪血樱花》、《清官外史》、《自烹》等,成功地塑造了十几位舞台人物形象。

附录一:发表作品选登

王华英进入影视圈,始于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南昌起义》时,原定由上影演员杨在葆扮演剧中人贺老爹,但因其另有片约出了空缺。有人推荐华英扮演,可导演汤晓丹却一眼看中他是扮演反面角色——托派分子刁铁民的最佳人选。结果,王华英不负导演厚望,采用反派正演的手法,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新反派形象。此后,华英便频频出现在电影《诱捕之后》、《蓝盾保险箱》、《鞘中之剑》、《白雾街凶杀案》和电视剧《家教》、《十六岁花季》、《白楼之梦》、《情同初恋》等近百部影视片中,塑造出牙科医生、地下党员、叛徒、科学家、教师、公司经理、公安干警等一个个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成为影视圈内公认的千面人。

但真正使华英名声大噪的,还是因为他在12集电视连续剧《瞎子阿炳》中出色地塑造了阿炳父子两个不同性格的形象。从他那精湛的表演和贯穿全片的“二泉映月”的哀婉悲凉的旋律中,人们不仅了解到刚正不阿的盲人音乐家阿炳一生悲惨的遭遇,也从全力投入角色塑造的华英身上感受到他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瞎子阿炳形象的成功塑造,使王华英位列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提名的榜首……

王华英干事业颇有一股“拼命三郎”的劲头。拍摄《郁达夫之死》时,他为塑造好郁达夫,曾多次去杭州拜访郁达夫之子郁飞,力求进入身心合一的那种最佳创作状态。不管拍哪部戏,他都十分投入,带着这种精神去完成好每一个角色奉献给观众。他为人谦虚坦率,常说自己能有今日的长进,离不开恩师赵丹的教诲。那是1978年的秋季,在话剧《第二次演出》中,华英临时客串一个没有台词、代号“3755”号的囚犯。演出后,他正在后台卸妆,忽见编剧陪同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走到他面前。赵丹高兴地握住他的手,连声地夸赞说:“小伙子,演得好,有前途。3755虽然是个哑吧,但你的表演却使人感受到了角色丰富的内心活动……”交谈中,华英得知,囚犯“3755”的编号,竟是赵丹在“文革”中蒙冤入狱时的编号。这一戏剧性的巧合加速了老少两代艺术家心灵间的沟通,使他们成了忘年之交。从角色的真情塑造,到寻求人生的真谛,赵丹的话语使他获益匪浅,相约以后一定要找机会合作。但后来由于赵丹作古,这一心愿未能实现,但赵丹的教诲却时刻鞭策着他一步步攀登上艺术高峰。

问起华英的家庭,他告知妻子是位高级建筑工程师,家中的一切事务均由她料理,使华英能放心在外接拍多部电影电视剧。儿子学业有成,现在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深造。另外,他近日得到了台湾文化交流研讨中心发出的邀请函,并将他的表演论著《古风神韵》编入台湾学术论文集中,存入资料馆,并邀他在方便的时候出访台湾……

采访话别时,笔者又了解到华英正在策划筹拍两部电视剧《雾笼琴》与《大陆妹》,并有意与福建电视台合作。他一方面要锲而不舍地努力多拍戏,另一方面也有心“下海”,作一尝试。近日正在上海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鲍芝芳执导的电影《生命无言》中出演主角的王华英,希望借笔言告读者,他将塑造更多人物奉献给观众。

 

——原载于1998年第1期《大众电影》

教伊能静演昆曲

《人间四月天》剧组邀请我们当“教师爷”,教伊能静排练戏中戏——传统昆曲精品《牡丹亭》。她完全一副诚恳求教的小学生神态,一口一声“老师,您在前面表演,我跟在后边学……老师,您看这样对吗?”一边又招呼照顾她生活的小姐妹明慧,用小摄影机,将昆曲老师表演的每一个身段手势一点也不漏地拍下来。回到宾馆有空闲时就放出来看看,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