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上过名牌艺术院校的莫元季,只在部队业余文艺宣传队当了三年文艺兵,居然是“一专多能”:把吹、拉、弹、唱、舞闹了个“门儿清”。这一本事使他轻而易举地考上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从几千人中脱颖而出。在以后多年的话剧舞台表演中大显了一番神通。这当然是后话了。从部队复员,一步登上艺术的高雅殿堂后,他一刻也不舍得丢弃这老本行,别人上街买菜排队向前看,他却朝后瞧。还专门找长队,就是为了创造出“成分”复杂、表情各异的五官新组合,从中捕捉瞬间的喜怒哀乐。公休日,他游历了庙宇寺堂,逐个模仿种种佛像金容罗汉形姿怪态。回到家就练习十八罗汉拳及面容。饭也忘了吃,觉也顾不上睡,直到把爱人吓得与他订立攻守同盟,十年内暂停生儿育女,只求按正常作息“修炼”,不成正果决不罢休。
附录一:发表作品选登
经过近四年的艰苦揣摩和创作设计,他终于推出匠心独运的中国唯一的、二合一“哑剧变脸”艺术品种。通过随心所欲地调动颈部以上肌肉,不要任何化妆,全凭心理意念,瞬时间完成“哼哈二将”、“中国猿人”、“痴呆者”、“猫头鹰休假”、“45度5挪位”等等千奇百怪、妙趣横生的造型形象。精湛的表演,在中央电视台一露面,立即赢得全国各省市电视导演的青睐,争相邀请他主持并表演“怪面孔艺术”,新闻界也有多种传媒对他进行过报道,并冠之为“中国第一变脸大师”的美称。
莫元季虽然刚过“而立之年”,却已经是影视剧界小有名气的三栖新星。在电影《夜色多美好》、《北京故事》、《金鞋》,电视剧《早安北京》、《十字疤》、《冰山的故事》、《生活挺有意思的》、《奖券》等三四十部戏中,他扮演过工农商学兵、大款、盲人、呆傻者等众多类型的人物,并频频地往来于辽宁、山东、安徽、四川、南京等地,推销变脸艺术。有一次在合肥,美国商人皮尔·博斯先生看过他表演的“五官挪位”、“七情六欲”等滑稽小品后,开怀大笑,竟奇迹般地化解神经,根除了久治不愈的牙痛病。节目刚演完,这位大鼻子洋人大款就急切地奔到后台,开口请小莫赴美国表演。
去年底,莫元季东渡扶桑,代表中国参加了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世界哑剧幽默艺术节,与来自世界各地32个国家的艺术家同台竞艺展雄风。当时,不少参赛的人及评委都很是藐视他这位没有任何包装的中国青年艺术家,岂料几比下来,终审揭晓,“变脸艺术”技高一筹,艺压群芳,不仅独居榜首,而且他还被舆论界推崇为“世界第一变脸大师”,为中国赢得了荣誉,同时也开了中国小品艺术在国外开花捧奖杯之先河,莫元季为中国第一人。
今年北影厂适逢拍摄以人为主的喜剧系列片,莫元季的新角色是个多才多艺的“尤物”,集哑剧、变脸、魔术、口技、舞蹈等技艺于一身。他还准备去国外,生根开花,变出新花样。
——原载于1995年11《电影月刊》
我与“胡汉三”结缘
从孩提时就酷爱看电影,有时一天看三四场仍精力充沛,余兴不减。这一兴趣一直延续到中年,为我带来无穷无尽的乐趣。
记得三十几年前,我在上小学时看电影《地道战》一片,印象颇深。影片中那位手翘大拇指,连声高叫“高,实在是高”的坏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我还记住了这个坏蛋的扮演者名叫刘江,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著名演员。打这以后,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或朋友聚会,或购物游鉴,总爱说这句话,调侃逗趣,已然成了一句口头禅。
这后来,我又陆续看到了多部电影《怒海轻骑》、《海魂》、《甲午海战》及影响最大的《闪闪的红星》……我为刘江老师表演中一贯精湛的独特气质所感动,打内心渐渐地产生了对刘江老师由衷的敬慕,梦想有一天见到他一吐衷肠。
时过境迁,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在我当上演员跨入戏剧界舞刀弄枪八年后的一个周末,还会实现梦寐已求的愿望,将我与刘江老师的因缘推深一步,并留下了美好的纪念。
记得那是前不久的一个夜晚,家中电话响了起来,来电话者是电视台的一位导演朋友,他讲要排演一出京剧清唱小品戏,请我去帮帮忙,说说戏,教教唱腔。问到演唱者都是谁,朋友讲都是影视界明星,都是外行。时间太紧,大后天就要现场直播,你赶快带上京胡来,到了盛唐饭店一看就知道了。当时,我就想,我去见面的是电影界哪些名人?有刘江老师吗?及至到了排练场地盛唐饭店的前厅,才知电视台举办的是影视名人大聚会文艺晚会,请来了老一代艺术家白杨、孙道临、秦怡、于洋、陈强、谢添、王心刚等名人,有诗朗诵、独唱、舞蹈等节目。可我却一眼看到了一位身材魁梧的老者,正迎着我走来。眼睛一亮,这不就是我崇敬的电影表演艺术家刘江老师吗!无需导演更多的介绍,似乎与刘江老师有相见恨晚之感。刘老师谦虚地告诉笔者,唱京剧是门外汉,请多指教。看到银幕下的这位“胡汉三”毫无一丝凶神恶煞的外表,是那样的真诚谦虚,那样的慈眉善目,可亲可近。当时,我暗暗庆幸总算见到了心仪已久的偶像,观众喜欢的老电影表演艺术家,也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公认的大好人、好老爷子。
排练中,刘江老师先随录音试唱,节奏准确,嗓音低沉,但韵味淳厚。我一遍遍为他拍板说腔,因觉得老爷子是长辈名人,不免有些拘束,不好意思太苛求。可刘江老师却热情地与我交流,鼓励我要大胆说教,一番肺腑之言,顿时使我这小字辈的“小先生、小老师”又恢复了活力和精神气,一招一式地说腔,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两个小时。
附录一:发表作品选登
第二天,老爷子提前半小时来到排练厅。不愧是军人本色,守时守刻。趁乐队调弦空隙,我与刘老师闲聊,想不到老爷子十分健谈,坦诚相交。刘老师早已离休,平时在家里喜爱种点花,养养金鱼什么的。老俩口相敬如宾,刘老师尊老伴儿为“高参”,大小事都要请示一下。这不,在排练京剧清唱小品剧《茶馆相逢》时,由乐队定的调门与伴奏旋律过快、过高,刘老师有些吃不消,唱不上去。高不成,低不就,觉得十分难受。当时就给老伴儿打电话“请示”:商议还演不演这个小品?也许是在电话里老伴儿的鼓励及琴师伴奏者的极力帮衬,导演建议我在幕后配唱,来了双簧表演这才如愿以偿,终使这个小品剧圆满演出,观众交口称赞,当然,还是刘江老师宝刀不老有功力吧。晚会结束了,问到老爷子家中情况,才知刘老师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国家某机关干部,一个是司机。虽然没有继承老爷子的影视表演艺术,但也不是“门外汉”。从小在八一厂长大,耳濡目染,只要有机会上银幕也有可能成为好演员。
刘江老师虽已两鬓斑白,但心中仍充满青春活力,为了追寻影视艺术的真谛,从不停歇探讨表演技艺,传教青年演员。参加影视界的聚会,文艺晚会,去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友情客串角色。
近几年来,刘江老师也接拍了一些影片,但戏都不重,什么喜剧《孝子贤孙伺候着》中乡村扎纸的老工人、工业题材片《阿罗汉神兽》里的富豪香港老板,还有战争片《屠城血证》中的日本鬼子桥本刽子手,以及在张艺谋执导的新片《摇呀摇,摇到外婆桥》中,重操“旧业”,再次饰演黑社会大老板余胖子。刘江老师在潜心读经证道,不求闻达,自甘淡泊。原来他心中自有一个美好的高雅艺术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