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迤逦人生路,归心是--郭济兴回忆录 第33节

点击:

白手创业艰险多

我虽然意在期货,但进入期货业,是有门槛的。我一不是法人,二没有资金,是成不了交易所的会员的。于是我来到北京求助。当时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和好朋友,在国内贸易部成立了一家房地产企业,正在向外地扩张,我的想法和他公司的战略不谋而合。但我既不是法人,也没有项目,不符合他们合作的条件。看来,注册一个公司是要走的第一步棋。办理此事我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河南省第一个工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是我参与一手创办的,我和省局领导、企业登记处等部门的领导都熟悉,在会计师事务所也有朋友。当时管理普遍不规范,为助推市场经济大潮,企业登记中,先戴帽、再注入资金的现象在各地并不鲜见。于是,我筹集了1万多块钱,验资500万元,顺利地注册了一家“河南××置业公司”。这在20世纪90年代初,已经是非常大的房地产公司了。然后租下办公室便打鼓开张。

第二步棋是落实项目。当时郑州市的支柱产业是纺织业,仅市西部,就集聚了六家纺织厂,其产品辐射周边多省。毗邻纺织厂的一个村庄联合该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共同兴建了一个名为“纺织大世界”的市场(当时,为推动市场建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作为主体,和企业共建市场)。该市场主体建筑9000多平方米,上下三层,宽敞气派,在当时可谓是很大规模的市场。周边尚有近200亩已经硬化的空地供后续开发。我发现之后,就筹划着把即将竣工的“纺织大世界”租过来经营。作为“二房东”切入市场,会大大节约时间成本。

双方经多日谈判,签订了协议。在此基础上,我邀请北京方面来人考察。北京的公司派副总考察后,感到这个项目很好,便很快注入了第一笔资金。我成立的公司便成为国内贸易部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我被任命为总经理。

钱一到账,我顿觉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这是同学的信任,是朋友的重托!我不免战战兢兢,格外谨慎,在即将给对方打入资金前,决定再做了解。我找到该区工商局的局长。他对我说:“郭老师,既然咱们是自己人,我劝你最好不要进入。这个市场虽然我们工商局参与,但情况很复杂,有很大风险。”他的一番话,使我在关键时刻紧急刹车,果断退出。因为合同已经签好,所以对方很不满意,我们便找出他们的诸多纰漏,他们才不再纠缠。我的第一次尝试,就这样无果而终。

此后,我们积极寻找项目,朋友们也推荐了不少项目,但都不太满意。与此同时,我们尝试以客户身份进入期货市场,一来培养人才,二来深入了解。当时与我同一个系的一位青年教师,下海后跑到南方,做了几个月的外盘期货(属地下)后,返回郑州开了一家期货公司,在当时的郑州期货界属于管理水平较好的一家公司。我便让我的一个助手带10万元钱在该公司开户自己下单交易。同时又拿出几十万元,完全委托该公司交易,双方签订协议,时间为半年,对方保本付息。我这样做,是为了抵消在账资金的时间成本。不料,我的助手两次交易几乎赔光了10万元。另外的数十万元,半年后也赔了80%。好在这部分钱有合同在先,最后本钱总算要了回来。两次尝试的铩羽而归,并没有动摇我进入期货业的决心,反而使我们了解到,只要不自营,仅仅代理客户完成交易,收取佣金,毫无风险。同时,确实没有其他项目,像开期货公司那样,环节少,周期短,只要开张,当天就有现金流入,而且收入相当可观,还无须交纳任何税款。我把情况向北京总部汇报,以总部的名义申请,终于成为郑州商品交易所正式会员,我又被任命了一个职务——“国内贸易部××××公司郑州期货部经理”,从此一身扑在让人又爱又恨的期货上。

除此之外,我还应朋友之请,注册了“河南老板学校”,约定由他经营管理,但他没有经营起来,最后不了了之。在温县老家,成立了一家家具厂,主要生产家具和漆雕家居工艺品,比如镶嵌玉石的屏风等。由于我的主要投资和精力集中于期货,该厂投入较小,属于小打小闹,略有盈余。经营期货中期,为分散风险,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期间和河南电视台合作,由我们包下一个时段,拍卖冠名权和插播广告,播放进口的影剧。这个项目投资小,收益大,比较成功,但却遭遇企业拖欠广告费。仅一家名气不小的酒厂,就拖欠我们八十多万元,一直到公司注销,也没有要回来。

是天堂,更是地狱

在郑州曾广为流传一句话:你要爱一个人,就让他做期货,因为由此可以进入天堂;你要恨一个人,也让他做期货,因为由此也可以通向地狱。表面上看,期货交易公开、公平、公正,比如所有的行情和交易都显示在屏幕上,集中报价,即时交易,同一报价,时间优先,当天结算,互不拖欠。但不成熟的期货市场,使这一切徒具形式。从理论上讲,期货市场有三大功能,即价格发现,套期保值,投资盈利。但在不成熟的市场上,这些功能很难实现。相反,不成熟的期货市场往往扭曲为大赌场、罪恶场,成了无数人的悲喜场、生死场。在少数人弹冠相庆暴富的同时,多数人出血割肉,有的为此家破人亡,身败名裂。

期货市场的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交易的品种少,参与的主体少,市场规模小,流动性差。郑州商品交易所在成立后的数年里,交易的只有一个小品种杂粮绿豆,加上主体少,规模小,一个或几个公司联手,数千万元,就可以操纵一次行情。小小绿豆,有时被炒得贵如金豆,有时又被卖空做到贱如沙子,交易价格和现货市场价格背离。由于流动性差,行情大起大伏时,退出很难,因此赔得血本无归,甚至“穿仓”时有发生。二是缺乏规范和监督。期货在我国是个新事物,因而许多法规都是空白,监督也是空白。法规与监督的滞后和缺位,为参与者提供了随心所欲的环境。期货公司或独家、或联手,轮流坐庄,操纵价格和行情。期货管理人员利用期货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特征,内幕交易,有的甚至自家就成立个期货公司。如果行情没有按照某些人的预期发展,就会出个文件,定个新规,因为文件和规定可以改变多空双方的力量对比。有时文件也扭转不了行情,就可能莫名其妙出现技术故障,造成停盘,重新开盘后,行情必会逆转。有的期货公司占用客户的保证金和头寸;有的客户想方设法坑害期货公司,比如本该斩仓,他却死赖活缠不让斩仓,如果造成“穿仓”,亏了经纪公司,他就溜之大吉。我在商海摸爬滚打,最深刻的体会就是中国的市场非常不规范,期货市场尤甚。

期货交易有几个独有的规则。一是采用保证金制度。交易之前必须交付保证金,保证金不足要随时追加,保证金低于规定数额,期货公司有权“斩仓”。二是利用杠杆原理。按交易所规定,有时保证金是10%,就是说10块钱的现金可以放大进行100块钱的交易;有时,交易所为了刺激市场,还会降低保证金。如果做对了,一夜暴富,自然皆大喜欢;如果做错了,亏损也会以相应的倍数放大。三是双向交易,既可以做多,也可以卖空。四是,当天结算,即交易完毕当天晚上就要通过系统结清,不可能像现货交易,有“试用”、“退货”等机制,不允许“试错”或“反悔”。以上特殊规则,使期货交易具有“超风险”的特征,同时令它极具刺激和挑战,因而吸引众多敢于冒险的人前赴后继进入其中。

期货交易的特殊和期货市场的不成熟相叠加,成倍地放大了成功、喜悦,失败、悲伤,贪念、罪恶,纠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