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举凡踏入期货市场,就应该首先明白期货交易的宿命:从整体上讲,期货交易赔钱的概率永远大于赚钱的概率。
在一个确定的期货市场上,假如不发生任何其他费用,那么一次行情中,所有客户总体上赚钱的总额等于赔钱的总额,换句话说,赚钱的概率和赔钱的概率都是50%。但是,期货市场的运行费用是很多的,比如交易所的会员费,交易佣金,系统维护费用,场所的租金,人员的工资等,有些费用,比如房租和工资在当时比任何行业都高。好在那时国家还没有开征任何税种,这些费用全部出在客户身上。这就笃定了一个基本结局:期货市场上赔钱的概率总是大于赚钱的概率!俗话所说的“十赌九输”,原因之一就在于此。
概言之,这里是少数人的天堂,这里是多数人的地狱!
当然,我并不否认期货。被称为“金融期货之父”的美国前期货协会(NFA)会长利奥•梅拉梅德赞美期货表达了“自由市场之美”,“带给经济以自由”。但“美”的绽放需要过程和条件。在他看来,一个成功的期货市场应该具备三个特点:一是期货法规和规定应该本着对所有市场参与者负责的宗旨制定,对所有市场参与者平等;二是市场流动性大,效率高,价格因素不受制于少数机构,而是由市场决定;三是透明的市场。只有在透明的市场中,期货产品的发展才会相对成熟和稳定,才会给世界、投资者带来公平交易和透明价格。我们期盼这样的市场。至于这个行业,“总是会有人加入,有人离开”,但是,“载着我们希望的船终会继续前行”。(见《逃向期货》,利奥•梅拉梅德)
种种恶果皆为贪
按道理讲,经纪公司不做自营是没有风险的。客户把钱委托给我们,我们为他提供交易场所和设备,提供咨询服务,代理他下单,完成交易。不管买进、卖出,无论输赢,交易一个单子收取一定的佣金,这是只赚不赔的服务。进入期货业之处,我就是这样论证的、设想的。事实上,公司开业不久,情况非常之好,佣金的收入非常可观,以致于我的手下不无得意地给我说:今后再不要把钱当钱了。那意思是说,这钱挣得太容易了。
那么经纪公司为什么赔钱呢?一切源于人性的贪婪。常言道:“欲壑难填”,经过一段代理后,单单佣金已经满足不了胃口,大家的内心“蠢蠢欲动”,不断议论某某公司一次行情赚了多少多少,我们应该胆子大些,也搞自营。经不起诱惑和游说,我不觉技痒,最终做出决定:搞他一把!在我们进入市场两个月时,第一次做了自营。由于我没有实际操作经验,由副经理操刀。副经理是从其他公司聘来的,进入期货业较早,据说很有经验,战绩不菲。孰料行情突变,一连七八天,每天亏损一二十万。员工们开始抱怨,副经理承受不了压力,也没了主张。一周之内我几乎没有睡安稳觉,有时刚刚睡下,一场恶梦惊醒,出了一身冷汗。结果一个行情下来,把前面所挣的数百万佣金都赔了进去。
虽然遭此重挫,却没有正确总结出经验教训,反而认为一是自己还没有掌握市场规律,二是自己没有操作经验和心理承受能力,三是依赖别人却用人不当。于是我认真研究市场和每次行情,同时自己亲自下单交易。这中间有赔有挣,总体上赔略大于挣。我自己的“日赔钱”最高记录是130多万元。最有戏剧性的一天我永远难忘。那天上午一开盘,行情就符合我头天的研判,我自信满满,下单做多。没多久,账面浮动盈利已有20来万,周围的人欢喜雀跃,说道:郭总可以买一辆桑塔纳了(当时桑塔纳将近20万)。过一会儿账面盈利到30多万,大家纷纷祝贺说:郭总可以买一辆奥迪了。此刻是平仓落袋为安,还是继续持有,周围的人莫衷一是,我内心也十分纠结。最后贪念还是占了上风,死活不想出仓。中午休市,一干人喊着请客,我也高兴,便饕餮一番。下午开盘,行情掉头向下,一会儿功夫,不仅30多万的盈利没了踪影,反而亏了20多万。房间里气氛紧张,鸦雀无声。我故作镇定,坚持了一会,不见行情反转,便采取了一个看似高明、企图反败为胜的操作:平掉多单,反向做空。行情似乎故意在和我开玩笑,等我做空没过多久,多方又大举反攻,我们的账面又亏了20多万。这时眼看就要闭市,按这种态势,第二天开市,大盘还会上冲,那样损失就会更大,无奈只有再次斩仓。就这样,一天之中,我们被左右开弓打了两个大耳光,亏损近50万元。
就这样像坐过山车一样经过半年,自己反而觉得对市场的规律基本掌握了,心理承受能力也提高了。做过期货的人大概都有感触,在期货市场上跌爬滚打后,不论挣到钱与否,心倒都大了,胆子也大了,挣个小钱或赔个小钱,心中都古井不澜了,出手也大方了。说好听点,是心胸开阔了,说难听点,是心理的麻痹度提高了。这时,我们所挣的佣金也积累了一些,而北京总公司在主业房地产方面形势不佳,盈利无门,我也很想为我的老总同学减轻一些负担,便建议他把闲置的资金打过来,炒一把期货。同学采纳我的意见,很快打来一笔资金。结果又赔。好在我只入市很少一部分。经过这次挫折,我才下定决心,再也不搞自营,老老实实只代理客户交易,收取佣金。
当时并不限制期货公司自营,几乎所有的期货公司都是这样恶性循环着。有的及时止步,有的不能自拔,越陷越深,资金缺口越来越大。为维持运转,就搞起了高息集资。那段时间,郑州有数十家这样的公司。后来有的公司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到期的集资款,出资人见钱收不回来,便跑到街上游行,跑到政府门前静坐。冰山终于显现,政府开始介入,全面整顿金融秩序,清理乱集资。清盘之后,令人触目惊心。少者亏损数千万,多者亏损几个亿、十几个亿。结果公司纷纷倒闭,公司的负责人垮台的垮台,判刑的判刑,其中不乏曾经的风云人物。
高息集资的高峰时期,校内一些朋友希望我也在校内集资。其意是:你看其他公司都在搞,你不给大家办点好事?让大家也跟着你赚点钱?我清楚其中的水有多浑,深知老师们辛辛苦苦挣钱不易,婉拒了朋友们的要求。但是有家公司还是把手伸到校内。这家公司打着省政府驻京办事处的名义,到处高息揽储。我们学校有个子弟在该公司担任会计,经她联系,我校数十位员工将数百万钱集到这家公司。有的把自己多年的积蓄倾其所有拿了出来,有的把亲戚朋友的钱也投入其中。事情暴露后,大家原指望省政府驻京办能够偿还,岂知该公司早和驻京办撇清了关系。最后清算所有资产,按五分之一左右偿付集资款。经理虽被捕判刑,但教工们却损失惨重。
以上便是大多数期货公司的结局。它昭示了一个事实:大多数参与交易的个体和法人会以失败告终。但贪欲驱使下的“投机心理”和“赌徒心理”却令人欲罢不能.。一位经济学家说过:“正常的投机,本质上是对市场机会的预期,就人的逐利本性来说,无可厚非。投资为赚钱,投机也为赚钱,两者无道德高下评判之分。” 人有自利性,因而追逐利益,并且期望以最小的投入博取最大的收益。在这个过程中,不惧短期的失败和挫折,顽强坚守,是值得鼓励的。这些心理特征是进取、冒险、创新、毅力的源泉,是企业家必备的品质。一个人有些这样的心理不是坏事,只要有效控制、适当运用和调整,可以有助于经济活动的成功;一个社会,如果能恰如其分地利用这种心理,也会有助于开拓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所以说荀子“人性恶”中的“恶”可以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但是一味追求短期获利,只想借爆炒之势,火中取栗,谋求暴利,那就成了过度投机,不仅自身面临巨大风险,而且对经济、社会不利。同时,罔顾客观规律,失去理智、冷静,每天活在侥幸、后悔之中,死不认输,那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赌徒。在期货市场上,普遍存在着这些心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