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崇教厚德为人师表--朱迪生回忆录 第39节

点击:

附录3

 

素质教育的两翼:思想教育和创造力的培养

在素质教育中,思想教育和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但恰恰是在这两个方面,我们存在着很多问题。

许多老师都遇到过这种情况,问学生:“干什么呢?”答曰:“背政治呢!”期末,学生追着政治老师问:“什么时候考?”问他急什么?答曰:“再不考就忘了!”有些学生干脆告诉老师:“这些题我们是考一道忘一道,考完两天,您再给我这张卷子,我就什么也答不出来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原因之一是我们在政治课里讲了太多太深的政治理论,这些理论与孩子们的经历阅历距离太远,他们理解不了,便只好死记硬背。其实背会了,还是不知所云,所以很快又忘了。实践证明,想一步到位的结果是欲速不达。

为了使思想教育取得实效,6年前,我校将初一的政治课改为“现代少年课”。负责这项改革的靳忠良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发育阶段和思维特点,在内容设置上,尽量贴近他们的生活。例如“你在家庭中的位置”,“你和父母的关系”等等。从这些最实际的问题入手,启发学生去思考如何待人接物,如何提高自身修养——课堂模式采取“交谈式”。“现代少年课”开设以来,一直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如果说,人大附中校风好、师生关系好,我觉得和这几年“现代少年课”的成功是分不开的。现在,海淀区教育局已将“现代少年课”推广到五十多所学校。

在思想教育中,除了上课,潜移默化的氛围也很重要。我在美国访问期间,曾问过一些学校,怎样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他们说我们没有这个词。但参观中我发现他们随时都在进行这样的教育。许多美国孩子一懂事就知道第一任美国总统是谁;美国的国旗图案被放在衣服、钢笔上;几乎所有的博物馆都免费向孩子开放。但我们在广东东莞县去参观虎门销烟展览馆,进去一次就要40元,在西安等地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这种近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创造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这一观念越来越引起我国教育界的重视,但在具体操作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我总觉得,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是在制造标准件。有一年我参加高考阅卷,一个学生用非常简练的步骤出色地解答了一道有相当难度的化学题,但因与标准答案的程序不符,他被扣掉7分。这7分很可能就会使他失去被录取的机会。从那以后,我不得不在每次重大考试前,反复嘱咐学生:平时解题用什么方法都行,考试可千万按照规范来。照理,越难的题,解法越多,会多解,说明学生思想活跃,我们对此应该鼓励而不是扼杀。以前,我校的劳绩课也和其他学校一样:男同学修自行车,女同学踩缝纫机。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们在高一把劳绩课改为科学实践课,经过两年的试验,效果很好。试验班学生发明的多功能电话,获得1996年国际创造发明展览会银奖;学生们写出的科学论文,被专家们认为:“不比大学生水平低。”但是,我们面临的困难也很多:一是找这样的老师难,老师也都是标准模子里刻出来的;二是高一开了这门课,高二就不能开,因为论文写得再好,高考不考这个,不敢耽误了孩子升学。

21世纪是高科技领域激烈竞争的世纪,没有创造力的人是没有资格参与竞争的。为了民族的前途,我们必需加强思想教育与创造力的培养,使素质教育的两翼丰满起来。

 

                                                        (本文发表于《光明日报》,1997年3月14日)

附录4

 

访美断想

1993年10月我参加了国家教委组织的“中国重点中学校长察考团”去美国访问。学校后勤部门在改革中如何为教育提供更充足、最完美的保证与服务,是这次访美的重要目的之一。通过访问,我对学校后勤改革有两点设想。

一、学校后勤社会化

在我国,每所标准的学校,都设有后勤处(或总务处),它隶属于学校领导。这一机构,其功能是为教学服务,为广大师生员工服务。我个人感到:后勤组建在学校,是学校办社会的一种体现。从工作角度讲,有其方便的一面,例如:维修轻微设备故障,外出购置物品,维护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等。

但另一方面,这种机构设在学校,又存在着一定弊病。

1.由于人手少,力量单薄,对学校较大规模的兴建维修任务难以承担。而平时在一个单位中,可维修的任务又有限,人员闲着无事,相应又是一种人力上的浪费。

2.由于后勤人员技术弱,难以对本单位的整体维护、设置做出准确的预算和规划后勤工作,临时“抱佛脚”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工作效率。

3.学校后勤人员多数没有职称,工资待遇低,和教师相比,心理上不平衡,必然出现矛盾,给学校领导及工作带来了人为的困难和影响。

美国是完全另外的观念和体制,在后勤工作上他们的做法和我们完全不同,概括地讲是学校后勤社会化。

学校不设后勤处,所有后勤项目均由地方教育委员会来承担。教学设施维修和兴建,由地方教委有计划的按时实施。学校设备的添置和更新由校长报告、申请,地方教委审批、实施。教师、学生上下班或外出活动,地方教委派车接送,以至放学后,学校的保卫也由地方教委请保安公司人员担任。校园清扫、垃圾处理、中午用餐、水电管理均由地方教委安排。这一切都由社会的服务机构完成。

在访问中我们感到社会化的服务确实解决了我们的困惑。由于社会化,人力集中,技术力量强,使维修、兴建的工程质量高,竣工速度快;由于社会化,竞争强,因而创新意识好;由于社会化,人力物力集中,使物资使用合理,节约了人力、物力,保证了质量;由于社会化,商品化,人员只参与竞争,减少了“内耗”和人员之间的磨擦;由于学校摆脱了后勤机构,加强了学校、家长对地方教委的监督作用;由于后勤工作社会化,加强了学校校长的计划意识和发展设想。

当然,美国这些做法,是由它的体制决定的,有它的可取性,也有它的弊端。在改革中我们如何取其优点来改进我们的后勤工作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中国是否可以实行集团办学方式,由几所或十几所中学联合起来。教学保持独立性,教师采用互相支援、互相代课以避免有的学校教师过多而另一所学校缺人(因病、因事等),后勤工作集中管理,集中使用。实行有偿服务,把每个学校的“小而全”,扩展成集团的“大而全”。我想这样做,不仅使各校教学水平相继提高,减少重点和非重点的差距,也将后勤工作的真正功能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