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一年之后,1964年9月24日我和耿兰芳结婚了。婚后我们俩依旧两地分居,我在省邮电局,她在渭源,遇到探亲假的时候她才能回来,那时的交通很不方便,从渭源到兰州要坐将近八个小时的班车。
1964年,张正福和妻子耿兰芳的结婚证
那时候单位非常照顾我,遇到去渭源出差的任务,必定是派我去,因为他们都知道我爱人在渭源。1966年渭源邮电局被邮电部评为全国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单位,我被省局派到渭源县蹲点,总结渭源邮电局的学习经验。1967年我爱人被调到兰州邮政局十里店邮电所工作了,也顺利地报上了户口。她在邮电所当营业员一直工作到1997年退休。
相依相扶过一生
我爱人最大的优点是简朴,生活非常节俭,但这也是她最大的缺点。印象中,她从来没买过高档的衣服和鞋子,在这方面非常不讲究。以前在邮局工作的时候她一直穿着邮电局发的绿色工作服。
到现在她还那样简朴,到北京后新买了两件羽绒服都不穿,只穿一件十多年前买的人造棉旧棉衣,还跟我说:“这个穿着好,暖和。”但我觉得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应该过于简朴,该花的地方就得花,可是她一直都非常节约。
我们结婚的被子现在还在家里,铺在我们的床底下。结婚时买的铝锅也一直用着,我跟她说:“这个铝锅里的铝元素对身体不好,应该扔掉。”可她就是不扔。有时候儿子们请我们到饭馆里吃一顿饭,每次吃完饭她一听价格都要说:“哎呦,这么贵!”生活节俭是她最大的优点。
1973年7月,耿兰芳和三个儿子摄于师范大学东门深沟前(云涛8岁、雪涛7岁、春涛4个月)
爱人这么节俭,一方面是她的性格所致,另一方面也可能跟我们刚结婚时的家庭条件有关系。那时候我们两人虽然都有工作,但工资都不高,还要抚养孩子,日子过得艰难且拮据。
1969年我和爱人吃饺子的一件事让我永远难忘,至今想起来都心酸不已。那时候,兰州永昌路口的西北角有一家饺子馆,有一天,我和爱人带着4岁多的大儿子和两岁多的二儿子一起去吃饺子,他们都非常高兴,因为这是平时少有的待遇。点好的饺子一端上来,果然是个个薄皮大馅,莹白透亮,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儿,我们一家四口狼吞虎咽地没一会儿把饺子全部吃光了。吃完后,我看了看爱人和儿子的眼神,知道他们都意犹未尽,我自己当然也没有吃饱,可这饺子已经花了不少钱了,没有钱再买了。
无奈之下,我招呼爱人和儿子说:“吃完了,该走了。”没想到爱人像没听到我的话一样,仍然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对面的桌子——那桌子上的盘子里有别人吃剩下的几个饺子,显然,她还想叫两个儿子吃。这时候我特别尴尬,可又不知道说什么,于是又跟她说:“走吧,走吧……”她还是像没听见我的话似的,目不转睛地盯着饺子。最后,爱人抵不住那饺子的诱惑,径直走过去把别人吃剩下的饺子端过来给两个儿子吃掉了……那一幕场景一直深深地刻在我心里,每当想起来,我的心里就特别酸楚。
虽说她对待自己过于节省,可是在对待儿子方面,爱人绝对称得上是一个良母,她悉心抚养三个儿子,把他们都教育成人,现在儿子们和她打电话要多一些,关系也比我更亲近。
爱人的心眼儿比较实诚,有话实说,属于心直口快的类型,但有时因为这种心直口快也会得罪一些人。
爱人的记忆力非常好。她的记忆力不但我比不过,连一般的年轻人也比不上。举例来说,11位的手机号她从来不记在本子上,而是记在心里,打电话的时候脱口而出。我觉得儿子们学习好肯定也遗传到了她记忆力好的基因。
我和爱人结婚已经48年了,一起走过了大半辈子,相互扶持,现在年纪大了,当成彼此生活的拐杖,生活中任何事情都相互依靠。过马路的时候,我们俩也是牵着手一起过的。她来北京这么多年都不会辨别方向,但我认识路,所以她到哪里都要和我一起去。现在我们俩都是老人了,生活不会有太大的变动了,我觉得应该多享受生活,尤其是在精神上应当高高兴兴,没有什么更多的希望和追求。
2005年,张正福和耿兰芳在北京北海公园合影
总的来说,我爱人的性格比较能忍耐,但并不算开朗,她认为我们现在的情况不算好,总是在发愁,自己在发愁和后悔的漩涡里面打转。我宽慰她说:“在天坛公园那些跳舞的人不见得生活都比你好,但人家很乐观。”但是好在她是“一觉消万愁”的人,睡一觉起来,再大的愁也就没有了,这一点也算是优点吧。
日常琐碎的生活中少不了磕磕绊绊,我们俩直到现在也会拌嘴,但经常是过半小时就忘掉矛盾了,该做什么做什么,俗话说“夫妻没有隔夜仇”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现在她患有颈动脉狭窄、脑供血不足等病,2006年到北京来以后我让她看病,但她为了省钱就是不看。直到2009年才去天坛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是颈动脉狭窄、大脑供血不足、高血压,都需要吃药控制。她的病是这个年龄段的老人多发的慢性病,虽说不能完全根治,但好好调养维持现状的话,问题也不算太大。
相依相扶过一生
2011年她又检查完身体,血脂检查项目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四项里面有三项不合格,简单来说就是高脂血症,而她得这个病也和生活太简朴了有关系。以前吃饭方面她不注意,吃碗面以后剩下的汤她都要喝光,这汤里面就含有大量的胆固醇,长期以往她的胆固醇就高了。
在家里,我觉得自己属于操心太多、计划太多、费脑子太多的人,整个家里面的生活计划和消费计划都是我要做的,现在在北京也是,不论是身上的衣服,还是吃到嘴里面的食物都是我安排着买的。劳累了一辈子,退休后我才开始知道吃些什么、怎么吃有利于身体健康。
我的老伴则负责生活必需品方面,三个孩子小时候的吃和穿都是老伴管,学习的事情她管得少,改革开放以后主要是我管儿子们的学习。那时候我希望儿子们不要到农村插队就行了,学习好坏不要紧,但有个能谋生的特长就行了。所以对他们的学习我还是动脑筋想了一些办法的。比如说我们家老二小时候地理不行,背不下来全国省会,我画了个表,把全国各个省份的省会都写下来让他天天背,这样他就记下来了。
2012年10月,张正福和耿兰芳在福建振成楼前合影
回望我四十多年的婚姻生活,我觉得这是一份平平淡淡的婚姻生活,没有爱得轰轰烈烈,也没有激烈的矛盾和争吵,即使现在我们偶尔还有争吵,但每一次总是吵过就完事了,从来不往心里面去。虽然说老伴的心眼直一点,经常因为说错话而引起一些矛盾,但我知道她是个好心眼儿的老实人,所以也不怨她。我是通过工作中的经历知道说话要讲究艺术,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老伴并不懂得,在生活中我尽量提醒她,避免了矛盾,也让我们的心情更好。所以说我们这一生基本上是平静而安宁的。
大儿子张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