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国外见闻与人生思考--一位新中国培养的驻外大使的回忆 第25节

点击:

1969年他又率领挪威考古队坐上仿制的古埃及芦苇船,从摩洛哥萨菲港出发,用时两个月时间航行6100公里,横渡大西洋抵达巴巴多斯,证明这种古埃及的船有漂洋过海的能力。

1977年,为了证明古老航海路线的推论,他再次乘芦苇船航行,了解在大约公元前3000年,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地区与中东、非洲东北部以及巴基斯坦之间的海上贸易与文化联系线路。

这些航行经历,挪威博物馆里通过录像和实物展示,再现了当时情景,非常逼真。海耶达尔研究古代航海,采取如此严谨认真的态度,值得人们学习。

政治名人

追溯现代,挪威有着多位享誉世界的政治家。

弗里德约夫·南森就是其中一位。他既是科学家和极地学者,又是艺术家和政治家。

早在1893年,他驾驶自己设计的帆船“前进号”穿过北冰洋,抵达比以往任何人都更接近北极的地点;

1904年他带头支持挪威米切森政府通过政治谈判,从瑞典统治下争得政治独立;

1920年挪威参加国际联盟后,南森又积极投身于遣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流浪的战争难民,还参与解救苏联早期大饥荒的工作,因此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政治家吕格伟·赖伊也颇有名气。1940年德国入侵时,面对强敌,他以外交大臣名义下令所有挪威船只一律驶往盟国港口。随后他被任命为挪威流亡政府的外交大臣,直至战争结束。1946年他当选为联合国首任秘书长。

赖伊是最早提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西方政治家之一。1950年,他致函59个会员国,建议解决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后因朝鲜战争爆发,他的斡旋活动被迫中断。

在这里,我想着重介绍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生平事迹,涵括其对世界环保的贡献,以及她的思想、风格和个人生活。

1939年4月20日,布伦特兰夫人降生在奥斯陆一个政府官员家庭。她的父亲早年学医,后弃医从政,成为挪威社会民主党的资深政治家,担任过社会事务大臣和国防大臣。她的母亲也是一位活跃的社会活动家。受父母影响,布夫人在学生时代就积极投身政治活动。

在大学期间,她与政见不同的保守党人、研究国际问题的学者阿尔内·奥拉夫·布伦特兰结婚。

1965年,她以公共卫生硕士身份进入政府卫生部门工作,并积极参加工党的活动。1974年,她出任工党政府环境保护大臣。1975年任工党副主席,此后不断在议会担任要职。1981年,布夫人首次当选工党主席。同年,工党首相努利因病提出辞呈,在工党大会一致推举下,42岁的布夫人接任首相职务,成为挪威独立以来的第21位首相。她4次连任,先后达10年之久。

1987年,布夫人领导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大提出一份工作报告,其基本指导思想后被纳入了1992年里约热内卢首脑会议发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宣言之中。1992年,她在社会党国际19次代表大会上当选第一副主席。1996年10月,她辞去首相一职。1998年7月至2003年7月,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在现代世界政坛上,布夫人与撒切尔夫人、英·甘地夫人合称为“三女杰”,几乎无人不知。

在管理国家、特别是发展经济方面,布夫人取得了国内外公认的突出成就。为充分地说明这位女强人的卓越胆识与不凡见地。以下我想补充一些资料。

她在1994年下半年挪威参加欧盟公决的风浪中,镇定自若、能屈能伸、进退自如,显示出政治家风度。布夫人和挪威工党从世界大势和挪国家利益出发主张加入欧盟,但是最后公民投票,入盟被微弱多数否决。有些外国观察家估计,工党政府可能会出现不稳,甚至下台。但面对挑战,布夫人沉着应战,领导工党政府调整政策,争取群众,稳定了局面。在她领导下,工党政府一方面宣布接受公决,挪威不加入欧盟;同时与欧盟谈判尽可能保持密切的经济联系,并扩大同欧盟外国家的经贸合作,力争减少损失,避免孤立。尤为难能可贵的一点,是她接受挪威企业家的意见,提出“亚洲构想”,出访中国,到亚洲寻找新的广阔市场和投资场所,从而变被动为主动,使挑战成为机遇。这些战略步骤受到了国内群众的欢迎和支持。

布夫人在世界环境保护和发展方面功不可没。从1974年担任大臣开始,她一直重视国内环保工作,成绩举世瞩目。当时她深信不善待自然人类会遭殃,从而提出“环保立国”,建设“绿色挪威”。但是邻国的工业污染导致酸雨,对挪威树木、鱼类的生长,特别是人民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布夫人深切感到,保护环境是全球事业,只靠一个或少数国家的努力不可能完成。

因此,1983年12月,当联合国秘书长提名布夫人为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主席,负责处理全球环境问题时,她明知任务艰巨,还是迎难而上,勇敢接受任命。在她领导下,经过3年努力,这个委员会于1987年提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著名报告。经过1992年世界特别首脑会的支持和推广,报告中提出的基本思路与原则,如环境问题涉及世界各国几代人的利益,要有长远规划;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不可分割,要通盘考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广泛合作等已日益为人们所接受,并且逐步变成现实。现在环境和发展问题,已成为全球事业了。

1998年5月,布夫人在世界卫生组织180个成员中获得166票,以绝对多数当选为该组织总干事。她在就职演说中,把大力消除贫困,救治疟疾患者,反对烟草工业对人体的危害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台下不时爆发的掌声热烈而持久,布夫人慷慨务实的讲话被迫打断11次,足以证明她的个人魅力。

政治名人

布夫人还致力于挪中友好事业,尤其在帮助中国改善环境方面,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布夫人在处理国内事务时有一特点,即从现实出发,注意长远效果,尽量把工作做在前头。在她的倡议下,挪威较早地建立了石油基金,以保证后石油时代养老之用。她还推崇预防外交,提出对于亚非地区的冲突,最好采取预防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布夫人这种独特风格形成的因由,我偶然在其1995年11月访华时的一次讲话中寻到了答案。那天根据她本人的愿望,中方安排她参观北京医院。因为这里没有官方礼仪,能与医务界同行自由交流,我注意到她很高兴自在。在欢迎会上,布夫人从医生角度畅谈了自己从政的感受。她说起自己从政前当过6年医生,懂得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因此在从政期间,她注意着力寻求导致问题产生、特别是危机爆发的各种潜在因素,提前予以处置,防患于未然。她还感叹道:医生对病人讲究全面调理,综合治疗;做经济工作也须把握全面,综合治理;此外,做医生必须对症下药,当政治家应调查清楚再作决定。

当时聆听这段讲话,联想到她科学管理经济的经验,通盘考虑环境、发展问题的主张,以及她日前向我国领导人提出的环保宜早抓、抓紧的建议,我深知今天这个“从医帮助从政”的讲话不是即兴之作,而是有感而发,是布夫人几十年处理内外事务经验的一个深刻总结。

布夫人遵守法规、平易近人、亲民爱民的例子很多,不再赘述。最后想补充一点,她曾坦言当高官不能过平民生活的苦衷,表露出希望过平民生活的心情。布夫人和她的丈夫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有一年,大儿子到中部城市特隆赫姆上大学,提出买辆摩托车作交通工具,经夫妻俩反复商量,一致认为骑摩托车不安全,就把自己的汽车送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