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少年班的诞生,社会上响起一片赞成的掌声,但也存在质疑的声音。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过早上大学不人道,也有的家长认为高校少年班的教育是揠苗助长,不利于孩子成长。但经实践表明,高校少年班的教育模式适合中国社会。中国科技大学首创少年班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一个重大创新,也是对传统教育思想进行的革命性突破,少年班的创立激励了整整一代人崇尚科学、向往科学的精神。
现在看来,中国科技大学最初在国家需要人才、重视人才的大环境下创办少年班的确是一个创举,这种培养科技人才的新模式使青少年尽早将特长发挥出来。我年轻时的思想倾向于个人奋斗,成熟后意识到应将国家需要摆在首位,社会上应该有一部分青少年走在时代前面,为国家建设作贡献。
事业新篇章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很少有哲学方面的研究作品出版,国内也没有翻译人员专门翻译马列主义著作。新中国成立之后,翻译人员逐渐编译了一些马列主义著作,同时也出版了不少相关作品,但国内很少有人研究马克思的文献,此种情况下,周总理提出在人民大学成立马列研究所。马列研究所简称“马列所”,它是人民大学重要的研究所,因为中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革命,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共产党研究马列主义几十年,主要在实践上体现马克思主义。
人民大学在“文革”期间被解散,直到1978年才复校。因为我的户口及家庭都在北京,所以人民大学复校后我选择回北京。在中国科技大学任教19年后,我来到中国人民大学“马列所”工作。
从中国科技大学到中国人民大学马列所,我对马列主义的研究在方向上发生转变——从研究哲学原理到研读马克思哲学史,从那时起,自己不再读有关哲学原理的书,而读马克思早期的著作。马克思著作里最初、最重要的思想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如何形成的问题。
读了“史”是如何形成的以后,同时再读马克思的传记,我知道了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精神对马克思的影响,自己更加坚定了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信念。马克思主义思想非常有用,它不是哲学家专门用来做学问、炫耀自己有水平的东西,而是一门用来解决社会问题的学问,研究者不应该用哲学摆出自己高明的架子。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注重社会现象、解释社会现象,要把社会现象处理好。“盗天火”要有牺牲精神,马克思的“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的精神”促使我进一步研究马克思的理论形成,其理论的形成就是后来的唯物史观。
教了近20年的哲学知识,其间我运用自然科学的例子向青年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等一般的哲学课程。哲学原理对在校学生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影响深远。世界是物质的,客观存在的,有规律的,我们要认识它,认识它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原理对一般人来说的确是非常有用的学问。这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不是马克思特有的。
从中国科技大学调到人民大学马列所,我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教课,而变为学术研究及带研究生,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授课方面,我不教研究生普通的原理,而教唯物史观的形成史。学术研究方面,自己主要读马克思关于哲学理论的原著,特别是马克思早期的原著。这些原著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其特点。现在学界已经归结出马克思早期的研究不同于西方古希腊以来的哲学研究,他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即“唯物史观”,研究人类的历史发展历程。
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所领导及部分教授与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合影(前排右二为冯景源)
人类历史上三大科学领域
人类历史上有三大科学领域:第一个是数学领域,人们最早将数学抽象的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其成为一个学科,成为一种研究领域,该领域成为一种科学研究的对象形成于古希腊时期。
第二个是物理学领域,人们最初运用物理学将客观的物质世界作为一种科学对象来研究。最初是由伽利略开创的,后来牛顿的经典物理学进一步使其发展,他发现一切事情都有规律,传说是苹果掉下来砸到他头上,启发他认识到地球有引力,“万有引力定律”由此戏剧性地诞生了。最初的一些客观物理现象被人们当作科学来研究,“物理”在人类研究的过程中发展起来。因为物理学最早由反宗教的伽利略发现,所以说伽利略开辟了“物理学大陆”。
人类历史上有“英雄史观”,人类历史被看作是由一种精神和个别天才人物创造的,但马克思将人类的历史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对象,当作可以认知的学问来研究,这就是马克思理论。马克思开创了科学认识人类历史的一门科学——“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为人类认识历史敞开的第三个科学领域。
数学、物理、唯物史观因此成为人类历史上三大科学发现,有学者称它们为“三大科学领域”,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来说,这三门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影响最大。马克思闲暇时也研究物理学,他认为物理现象是科学认识。马克思的历史观不是认清人类全部历史,只是阐明人类历史并非一种精神想象,而是可以认识的客观现象,他开辟了科学认识的“新大陆”。我到马列所开始研究马克思当初为什么要制定“唯物史观”的理论,并且通过研读《马克思传》系统了解马克思一生的思想活动与生活。
马克思比夫人燕妮小4岁,两人青梅竹马,上大学以后他经常给燕妮写信。向燕妮求婚时,他将自己的博士论文献给“父亲般”的岳父。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前言提及普罗米修斯,他誓做普罗米修斯一样的人。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的神话人物、泰坦巨人之一,因为人间没有火,人类只能吃生的食物,他便把火种从天上带到人间,从此人类可以享用熟的食物,夜晚有了光明。天神宙斯不允许人间有火,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间,因此他犯了罪,要受到惩罚。宙斯命令其他的山神将普罗米修斯用铁链缚在高加索山的岩石上,并派一只神鹰白天啄他的肝脏,晚上他的肝脏重新生长,神鹰继续啄食。普罗米修斯忍受巨大的痛苦,但他始终没有屈服于宙斯的惩罚,普罗米修斯不认为自己犯了罪,自己只是做了一件拯救人类的好事。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的精神着实可嘉,马克思要以普罗米修斯为榜样,建立自己的理论,这即为他献给岳父的博士论文前言里提到的普罗米修斯精神。
马克思曾经向他岳父承诺,他要为人类的解放作出自己的贡献,“因为人类有阶级社会,人类开始有苦难,我要像普罗米修斯一样解救人类,我不怕吃苦。”马克思奉献的精神给我巨大鼓舞,他的知识水平很高,为何却一生穷困?当时资产阶级想雇佣他做文字工作,他说:“我不愿做资本家的摇钱树,我有文化。”铁路业的一个大资本家想请马克思做会计,曾经对他说:“你来做高官、做白领吧,我给你高薪。”马克思依然说:“我不做资产阶级的摇钱树。”马克思为解放人类被社会排挤,甚至后来被驱逐出国,流离到法国,法国又将他驱逐出境,他宁肯受苦也要做研究工作,不愿享受资产阶级优越的生活。
马克思贫苦的生活没有经济来源,在靠恩格斯接济的同时还依靠自己的稿费维持生活。燕妮家很富有,马克思与她结婚时,燕妮家送了很多银器陪嫁品。燕妮非常爱马克思,家中没有钱的时候,燕妮便把银器当掉为孩子换面包,等有钱时再把银器赎回来。马克思认识了恩格斯后,恩格斯开始资助他。恩格斯是资本家子弟,拥有自己的工厂,他在观念上同情马克思,两人有共同的思想认识,所以他们在学术上志同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