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咬定青山不放松--——杜斌回忆录 第26节

点击:

第五,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自信。我儿子个别时候数学考得不好,我从来不批评他,我说:“没事,你想想你为什么没有考好,是什么原因?找找原因,找到原因改过来,下次我儿子一定会考好的。”还有一件事,我至今还记得很清楚。1969年秋天,我们家从北京铁运学院搬到总后大院27楼处,不久后,春节的晚上,我炒了不少菜,全家人坐下来准备吃饭时发现儿子不见了。原来他正坐在对面屋里的一个床边掉眼泪呢。我问他:“怎么啦儿子?”他说:“刚才我同李叔叔下象棋,输了。”我说:“那有什么!咱们家有象棋的书,你好好看看,按照书上的棋谱练练,再让你爸爸教教你,你看我儿子,一个月后一定能赢回来。”他这样做了。过了一个月,他果真把三十岁的李叔叔赢了。我就这样启发他的自信。

第六,要求他们自强。自信是好的,但是目空一切就不对了,要有真本事才能自信。我小时候就特别注意学习,到了国外后,外国科学技术的发达给了我很大的启迪,鼓励、督促我发奋自强。我也希望我的孩子能够自强,有观察和思考能力。

我的希望

我的孩子们在小学、中学学习得挺好,都是班上的班干部。我女儿学习好,也有魄力,同时又是班干部。我去开家长会,得到的都是老师们的赞扬声,有的家长就过来问我,说:“你怎么把孩子教育得这么好?”实际上我也没有费太大劲,只是对他们要求严一些,不娇惯他们,给他们立一些规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跟他们交朋友,跟孩子交朋友是很有必要的,这样能够启发他们的自信、自强,所以我的孩子们都十分优秀。

我隔壁邻居是小学的算术老师,他有一道题没有做出来,他问我,我也列不出来,我用代数的方法把结果都算出来了,列四则运算题就列不出来,四则题有大括弧、中括弧、小括弧,不好列。我说:“你去找我们池燕明!”当时,我儿子正在打乒乓球,满头大汗,他把我儿子叫到一边。池燕明一会儿就列出来了,老师回来说:“你看你这个孩子,真棒!”所以要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他的思维能力就比较强,学的东西多,而且善于利用。

我的培养方式是有效的,我的两个孩子都很有出息,我也非常欣慰。小时候我的儿子分苹果时就能知道像孔融一样,最大的给奶奶,最小的留给自己。每到放暑假时总后军交部都以“少年之家”的形式把孩子们组织起来,指定一位年轻的干部担任辅导员进行组织管理。活动中还开展数理化、魔方、乒乓球、游艺等等十几项比赛,我儿子参赛都得了第一。比赛项目过半时,我劝他:“儿子,不要都拿第一,留一两个给别人吧!”他说:“不,我要看看我的实力。”最后他全都得了第一,但是得到的奖品他自己一个也没留,都分给大家了,这让我很惊讶,也很感动。他从小就很自律,也很有主见,他从不拿棍棒和别人打着玩,事实上他总爱和与自己年龄差距大的人在一起,不是大上许多就是小上不少,和同龄人接触得反而较少。

儿子高考时,我和老伴去北大附中征求他班主任的意见,班主任周培耕老师说:“我们的学生没有一个考不取大学的,像池燕明这样的孩子只报清华和北大,其他都别报了。”那时候,他在班上成绩排在十名左右。我心想:哎呦,老师这么牛啊!

最后儿子报了清华,他考得不算太理想,不好意思去看榜,还是他姐姐代替他去看的,结果考取了清华精密仪器与机械学专业。到学校报到时他不让我们送他,自己背着包和行李就去了学校。到了三年级的时候,他就提出来不向家里要钱,我当时感觉特别惊讶。他认为家里太困难了,他说可以勤工俭学。这时候他姐夫借给他500块钱,帮着他在总后买了一台处理的复印机,他和另外几个同学在寒暑假给老师、同学复印讲义。毕业后,他们几个同学组织了一个以复印为主的小公司,叫“北京当代电子经营部”。开始时,我们老两口极力反对他们这样做,对他的不听话非常不满,好几年我们都没过问他的事。后来有一天他对我们说:“爸爸妈妈,请你们到我们那里去看看吧。”他弄了个车把我们老两口接到他们公司。我们也真想看看他们是不是一群乌合之众。出乎我们意料,他们经营得井井有条,而且有整洁的接待室、展销室和仓库,我们老两口去了,他们还招待我们吃了一顿饭。这时我们才看到他们不是随便玩玩,自此我们再不为他担心了,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这个公司也是他现在经营的公司的前身。后来他结婚的时候也没向我们要一分钱,自己在外面租的房子。

我第一次做手术的时候女儿只有十三四岁,每天都要从总后大院骑自行车到301医院,从早到晚无微不至地照顾、护理我,这使我精神上得到很大的安慰,这是特别不容易的事。我出院后在家康复期间,她一面要上学,一面还要做家务事。当时我出院干不了活,老伴工作非常忙,身不由己,所以很多事只有她干。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她都学会了。那时候根本没有洗衣机,她就用手搓一家人的衣服。她不抱怨,也不娇气。后来她还学会了织毛衣,会做简单的针线活,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有一次组织上照顾我,让我到北戴河去疗养。我老伴出差了,只有她带着弟弟在家。就在这个时候,我老伴的二弟的小舅子一家人从沈阳来了,他们是途经北京返回四川。晚上客人的小孩把床尿湿了。要吃饭时我女儿又没时间给他们做,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她到邻居叔叔家就哭了。那位邻居是我老伴的同事,于是他跑到我家里对客人说:“她妈妈得了癌症,在北戴河疗养,她爸爸出差了,孩子们小,还要上学,照顾不了你们。她家有米面油盐,你们自己做饭吧!”但她还是热情主动地照顾客人,也是没有办法了才去找的邻居,当时对她来说还真是相当不容易。

我之所以对孩子们这么严格,是因为我读的名著和古书对我的启迪,那就是人要自立。这就要学习,要有知识,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另外,我在国外学习过,看到当时我们国家的落后,也看到了苏联各方面的成就。我感觉我们国家之所以落后,就在于科技不发达。所以我一定要把我的孩子培养好,使他们能够自立,同时能对国家有所贡献。

我的希望

现在儿女们都长大了,有了各自的事业和家庭。儿子1990年自清华毕业以后,和几个同学组织了“当代电子经营部”,就是他们自己开的那家小小的公司。后来1993年至2007年改为“北京东方办公设备有限公司”,那时候他当总经理兼总裁。2007年至现在,他是立思辰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现在他们经营的项目包括了文件外包和音频、视频会议等等。2009年底他们的公司成为首批28家创业板成功上市的公司之一。我认为这都是靠着他的为人以及他的聪明才智付出的结果,是他们一起艰辛付出,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女儿1982年大专毕业,毕业以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在那儿工作了8年。在这期间,她在烟台参加了中央国家机关讲师团,讲了一年课。1987年她结婚了,那时我们什么钱都没有,我就从工会互助会费中拿出点钱,想凑出一千多块钱给她买一个冰箱。但还是凑不够,只好给她做了两床被,买了点床上用品,其他什么都没有。我们那时什么钱都没有,两个孩子结婚时我们都没能给过太多帮助。

1991年12月,女儿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政策局工作,现在改为“规划战略局”。在这期间,她参加了函授,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1999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被评为工程师和高级业务主管,她现在的职务是高级业务主管,属于正处级。她很孝顺父母,不断为我们买吃的、喝的、穿的以及各种营养品。同时,她也善待他人,她跟她公公、婆婆、小姑子、弟弟、弟媳妇的关系很好,没闹过什么矛盾,非常融洽。她跟自己弟弟、弟媳妇相处得很好,和同事们的关系也不错。她为人正直善良,工作勤恳有魄力,也是一个贤妻良母型的人。她被评为“优秀工作者”,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可以说,经过努力,她也成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