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健康老人田国元的回忆录 第2节

点击:

那个时候每个星期都要打牙祭。安东(丹东)离海近,面条鱼有季节性,春天一过就得打上来,打上来以后我们学校每个礼拜就吃高粱米饭,面条鱼,现在说就是改善生活,每天的心情都很好,思想都很单纯。

我很庆幸自己来到解放区,在解放区里我们实行供给制,有饭吃,有衣服穿,有零钱花,不愁生活,有病去医务室都不要钱。所以到现在我都感谢党,是党培育了我,养育了我。我在大学的生活是这样的,一年和二年很平稳,我们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到了三年和四年,因为运动多了,三反五反也开始了,这个时候我们的想法就不一样了。

工作经历

我从安东科学院,来到现在的东北大学学习机械,读到大三的时候,我们正在开始准备论文,基本提纲都出来了,那时自己还模仿一下,答辩的时候应该怎么讲。

有天晚上学院里的教导员突然告诉我们让我们做好准备,后天的火车,开始分配工作。有的就留校当了老师,我这个人比较笨,嘴也不爱说,所以我不想当老师,我愿意到工厂去,跟工人在一块,这样感觉比较好。

那个时候北京需要人,我就来到北京了。那个时候对北京没有概念,不知道什么样,当时的印象就是大城市应该各方面都好,特别是对人生来看,既可以锻炼自己,也可以增长知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是半夜11点到北京,到的是前门火车站,在那里蹲了一个多小时,那时候复兴门里还是单行道,我还出了一个笑话,我借了一辆自行车,是单行路我也不管,照样骑,可是后来警察在后面喊我,我才明白,因为单行线不能走,我说我是乡下来的不懂,警察就放了我,所以出了一个大笑话。

 我被分配在国家冶金工业部设计院从事矿山设计一职,可是我是学机械制造专业的,分配这里以后,没我用武之地,采矿的都是学采矿专业。那也没办法,既然来了就学习吧,我们那个有色设计院其工作就是采矿选矿,根据国家每天的产矿量需求和矿山的特质,我们要研究怎么打井,做到万无一失。

采矿后的工作就是选矿,把大块矿石切碎,然后磨成粉,按我们当时的说法,这一步叫磨矿,之后放在一种特质的药剂里,收取上面的泡沫,这是我们需要的精矿,剩下的就是尾矿,我们就不要了,就像人一样,好的吸收了,不好的排出去。当他们完成了采矿选矿的工作后,就有建筑工程队来完成后续工作,到这为止,他们的工作就结束了。

当时第一次接触这些,感到很新鲜,矿里有很多的大汽车,为了修理和制造,需要建设很多修理厂和制造厂,比如炼钢厂、炼铁厂和加工厂,还有铁路运行设备怎么修理等,到以后我就设计这些工厂。我的工作就是不断摸索的过程,是彻底改行。

当时最大的困难就是不懂。比如说采矿,以前都没有接触过,就怕做不好。我们同事之间的关系都比较好,有什么不懂的,工程的各个专业队就凑在一块,大家在一起交流一下,我们之间也没有等级分配,所以感觉非常好。如果没有工作的时候,我就看书。那时候晚上灯火辉煌的。

还记得第一次拿到工资的时候心里美滋滋的,我们从来不乱花钱,领到钱我还要给家里寄去,补贴家里,因为我出来工作了,弟弟妹妹还都在家,妈妈很幸苦的照料着他们的生活。

我们同事有时候领到钱后大家会一起去吃东西,记得第一次去西单,需要走去,当时这条马路中间很宽的,都是大杨树,那时候去没有汽车,出复兴门以外什么也没有,但是东西比较便宜。我们就走着去西单了,中午回不来就吃点儿水饺,那就算是改善了。那时候没有负担,工作也没有政治负担。工作的态度来看,我的性格是愿意搞具体的工作,不牵扯别人。

当时单位的伙食还可以。那时候我一个月42块钱工资,三个月以后又涨了,最后涨到80几块,20年没有动,那时候有一些运动,也不生产了,但是那时候可以养家,那时候我算多的。一般都40块左右,那时候工资低,大家都差不多。

我们工作基本都在外省,都是艰苦的地方,我在北京的时间很少,特别是大跃进以后,我们这些知识分子都得到矿山去受工人阶级再教育,一般都是元旦左右回来,到春节以后又走了,很艰苦的。

那时候我们工程队,一共108个人,我们有一个处长是老干部,我们逗他,你是宋江,我们是108个好汉,在矿山的生活挺枯燥的,没事时我们会在矿山运动场打打球什么的,在大山沟里走走,运动一下。

当时虽然环境不好,但我们都没有怨言,还是努力工作。我到现在还觉得挺后悔的事就是我是学机床设计的,在冶金部没有用武之地,白白浪费了青春。可是我们学校是冶金部的系统,结果分配冶金部去了,到这来就是“鸭子上架没办法了”。采矿机械和机床设计是两码事,别的东西学习学习也能会但是不扎实,不是根深蒂固的。有的时候我也发牢骚,说早知道分配这里我就应该学采矿去了,到现在也埋怨,这也算是我最遗憾的事情。

工作没多久就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经过“文革”的洗礼知道什么叫对,什么叫不对,党的路线好坏这是一个试金石,中央也是这么讲的,唯一一个缺欠的就是每个人都亮相,这点我认为挺好的。当然了,我还是这么说的,还是党的威望高,特别是共产党员,一定要向党忠诚,不管怎么说,经过这一番的曲折来看,大家都有看法。这样来看,对我们党继续领着全国人民向前走也要求这样,共产党员就是实事求是,该什么样就什么样,这一点对我来看比较好。比如说“文化大革命”我遇到了很多事,黑的就得说白的。

从改革以后就明显了,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文化大革命”以前生活水平怎么样,过年的时候给你半斤花生,那个时候的人还是那么多,而现在人比那时候少了一些,地还是那么多地,为什么现在产量多,那个时候是有什么吃什么,而现在是想吃什么就有什么,这是不一样了,这个问题就是说党的政策好坏,牵扯群众将来生活的好坏,人的思想状态有很大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前我还不理解,从改革当中,精神也有很大的转变,以前是计划经济,干什么都是按计划办事,现在是市场经济,是根据社会需要什么就搞什么,这样就比较灵活了。从前进中来看,从改革开放以后有很大的转变。还是小平同志讲,从目前来看都要富裕,但是不能一刀切,得根据情况,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是好猫,现在大家也有目标了。过去不行,得按照当时的运动情况,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政治轻经济,所以生产上不去,现在从中央来看,是“以人为本”,人民需要做什么,就按照人民的需要努力干什么,一切为了人民。

所以我感觉中央的政策是对的,我跟大家讲,中央都对,可是一到底下就有些变样,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国人民的威望也提高了。我女儿从国外回来我就问她,她说刚开始去的时候不行,中国人和日本人分不开,他们总是看咱们改革以前,都穿黑衣服,生活水平不高,他们没有看到改革以后的情况,而现在从国际上来看地位提高了,党的好政策以后国际对我们令眼看待了,这一点对我们感触很大。

从我们过去工作中来看,劳动力比较多,真正建设现代化的东西比较少,开始我们用计算尺,然后是手摇计算机,现在是电脑了,现在也比较灵活和准确。改革开放以后,从不了解到了解,从现在来看,感觉咱们国家有这样的进步是改革开放的结果,现在来看,地方企业死人比较多,中央比较重视,提出很多防止伤亡措施,从现在的措施来看都是好的,都是为人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