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 造反派:是文革时期以“造反”自称、标榜的一种群众组织,及其与他们的政治实践相关联的一整套思想方法、行为特征、价值取向。
⑤ 保皇派:亦称保皇党,和革命派相对立,指清末明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开明贵族及保守派资产阶级,文革时期亦指支持领导反对“造反派”造反的人。
⑥ 革命派:按照社会发展的方向,坚决地打破旧制度,创造和发展新制度,把社会推向前进的社会力量。
⑦ 破四旧:指的是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周总理去世
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令全国人民哀痛的事情——周恩来总理在这一刻逝世了。我清楚地记得,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员,用极其悲痛而低沉的腔调,几乎是一词一顿地播出了一则令人震惊的讣告:“1976年1月8日9时57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因患癌症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八岁。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英勇斗争,鞠躬尽瘁,无私地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受到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和尊敬……”
“十里长街送总理”
当这个消息公布出来以后,全国立即陷入了万分的悲痛之中。大家都对他特别的崇敬,跟崇敬毛主席一样崇敬他。我还记得,送总理走的那天,人们都自发去长安街,就是为了送上总理最后一程。我也去送了,是单位组织一起去的。当时我穿了一身黑色的衣服,戴了轻纱,当周总理的灵车出现在长安街上的时候,在场的所有人都开始哭,有的人甚至跟着灵车一直在跑,大家都希望车能停下来,时间能够停下来。后来有一篇文章《十里长街送总理》就是描写这个的。我还记得当时总理的灵车出了长安街之后,是从复兴门那条路过去的。
那时候人们就开始痛恨“四人帮”了,有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和姚文元。对于他们除了痛恨,能做的也就只有批判了。因为总理走了,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四人帮”做得太过分了,都聚集到天安门广场上去喊口号“还我花圈,还我战友”。当时因为我们是重要的生产单位,不能罢工,所以就没去天安门广场,要不然我们也都去了。
朱总司令、毛主席逝世
同年7月6日,朱德总司令也在北京逝世。那一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依旧用同样悲痛的腔调播放着:“1976年7月6日15时1分,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没过多久,也就是下半年9月9日的时候,噩耗再次传来,中央广播电台的再一次讣告,让全国人民再次震惊:“《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极其悲痛地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宣告: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敬爱的伟大领袖、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伟大导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名誉主席毛泽东同志,在患病后经过多方精心治疗,终因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于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1976年9月9日 毛主席逝世
那一年似乎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悲痛的一年,天灾人祸不断(包括唐山大地震、三位领导人的相继逝世),真可谓是大悲大难。
那一年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沉重的。全国人民都觉得中国从古至今没有过这么好的领导人,每个人都痛哭流涕。尤其是送毛主席的那天,一直送到了八宝山。毛主席的去世,让每个人都觉得没有主心骨了,大家都失魂落魄的,仿佛天都要塌下来了,以后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样的情绪直到又有新的领导人出现,才渐渐消失。
到了1978年,就有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改革开放了,当时“四人帮”已经被彻底粉碎了。粉碎他们的时候,就是到处贴大字报,大字报那段时间满篇都是关于粉碎“四人帮”的事情,就是写一些关于反动路线之类的情况。
改革开放以后的生活
改革开放以后,我还在那个单位工作。那时候都是市场经济而非计划经济了,所以很多单位在面对市场化的时候,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很多国企都面临改革。但是对于我们单位来说,本来就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所以在我们那儿体现不出来有多大的变化,再者说,我们是企业单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要是不上心的话,就拿不到工资了。因此,大家都很努力很认真,我们单位那会儿下岗的员工也特别少。
当然我们单位也有人下岗,不过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工作上犯了错误,或者是业务能力低,应付不了这份工作。当时我很惊讶的是,居然还有干不了的。后来仔细一想也对,他们当工人的时候虽然被提上去当领导干部,但始终还是工人水平,最终成不了干部。我们单位那会儿没有直接开除回家的,因为那会儿我们单位还处于缺人的状态。
我那个单位属于建筑单位,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单位在管理上和体制上也有了些许的改变,但是那时候我的工资还没有明显的变化,每个月拿54块钱就拿了22年。后来变了,但是也没多到哪儿去,我退休的时候才拿八十多块钱,现在我已经一个月拿两千多了。
1988年的时候,中国说要调整路线,为此好多人都开始抢购像肥皂、米、面之类的东西。因为那些东西的价格不归国家管,大家都怕它涨价,所以都开始抢,不过我们家没去。
我记得1988年的时候上海开始爆发甲肝①,后来北京乃至全国都开始对甲肝比较注意,全国的药品都很紧张。我那时候身体特别健康,所以我从来没买过板蓝根预防。
注释:
① 甲肝: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一种由甲肝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粪、口传播途径感染,临床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等症状。
来的太仓促的爱
在跟我老伴儿结婚之前,我从来都没自己考虑过婚姻的问题,也没想过会找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婚,更没想过会什么时候结婚。可以说,那段幸福来得实在是太突然,让我有点“措手不及”。
我还记得我们结婚是在1948年的秋天,当时是我哥哥去我岳父家,陪着我岳父把我老伴儿王玉静接过来的,那是结婚前几天的事情,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当时国民党闹得正凶,我岳父就想办法跟我父亲联系,意思是让我们赶紧把婚结了,这样的话双方家长都省心,不然的话,中间发生点儿什么意外就不好说了。后来我父亲一想,觉得也是这么回事儿,就同意了,于是我们就结婚了。那时候国民党横行霸道,他们看上谁,就是谁,经常会出现强占民女的恶行。我岳父和我父亲也就是考虑到这个因素,才都赞成赶紧结婚的。
在我结婚之前我从没认识过女孩子,主要是1948年的时候我才18岁,结婚结得比较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