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我的一生--李服拴回忆录 第11节

点击:

当时我岳父在怀柔住,那时候国民党闹得比较紧,社会挺乱,人人担惊受怕。后来我岳父就想“这已经定下来的事情,万一要是出点儿什么事儿,对男方没办法交代”,于是他就想干脆把女儿送过来算了,于是我哥哥就去我岳父家帮忙接人去了。

那个时候我哥哥已经还俗①了,而且后来在1953、1954年的时候他也结婚了。我哥哥回来之后,就一直在家住着,我岳父就又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那人是个麻子,但是因为我哥哥小时候生病瞎了一只眼睛,所以他们两个也就都同意了。他们结婚不到半年,就搬出去住了,过得一直挺好的,而且还有了一个孩子。现在我嫂子还在世,可是我哥哥已经不在了,他们的孩子偶尔还会过来看看我。

我跟玉静是在1948年初订的婚,那时候我父亲还没去世,是我岳父跟他一起商量的我们的婚事。我哥哥出家的地方就在怀柔县城北,其实就是二里地以外的姑抬寺(音),我哥哥就一直在那儿当和尚。我老伴儿娘家当时就住在离姑抬寺最近的一个村,我岳父没事儿经常去庙里聊天什么的,就这样认识了我哥哥。一来二去,我岳父就了解到我哥哥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刚好比他女儿大两岁,就觉得正合适。经我哥哥一说和,他就上北京来跟我父亲见了面,然后我父亲又去了趟怀柔,就这样,我跟老伴儿的事儿也就定下来了。

我和我老伴儿是在结婚那一天才见到面的,之前根本没见过。但是在结婚之前,我却已经见过好几次我岳父了。我还记得岳父第一次见我的时候,对我特别满意,我那时候也是个漂亮的小伙子,我岳父觉得我很精神。虽然那时候我没见过她,但是我父亲已经见过了,还对她也很满意,觉得她勤快能干、孝顺父母,唯一不足的就是个子矮点儿,但那些都不算什么。

现在的北京南站

那时候从怀柔到北京还不是很方便,得坐好几个小时的火车。而且下车之后还不是直接就到了,一般都是先从北京南站下车,然后再坐公交车到西郊,之后才能到我家。那会儿不像现在,现在可方便了,从东直门直接坐车就能到怀柔了。

结婚的时候,是我岳父自己把我老伴儿送来的,我岳母当时没来,不过我们结婚以后,我岳母倒是经常在我家住着。

我岳父家有4个孩子,大女儿结婚以后就死了,所以只剩下3个孩子了。也就是因为大女儿的离去,我岳父下定决心要把二女儿嫁到北京来,因为如果是嫁到当地的村里,就会受气、得病,容易像他大女儿那样死。我岳父的大女儿就是受了婆婆的气,一直憋在心里发不出来,最终生病死去的。我岳父把他二女儿,也就是我老伴儿,嫁到北京来,就是不愿意让她受气。而当时之所以把她嫁给我,其中一个原因也是我当时只有一个父亲了,我的后母在1946年的时候去世了,所以在我们家就不会有婆媳矛盾的存在。

那时候结婚之前是不让男女双方见面的,这是老规矩,没办法的事儿。因为结婚之前,还算是两家人,等到结婚的时候用轿子把新娘子从她的住处抬到我家,然后再拜完天地、父母,才正式算是一家人。那时候虽然还没有见过我老伴儿,但是因为我是比较顺从的人,没有什么反对意见,自然也就听父亲的安排结婚了。不过好在我跟老伴儿结婚之后过得还是相当不错的,我们甚至都没吵过架。所以我很感谢我父亲,他的眼光是很不错的。

我跟老伴儿结婚的时候,都没给她什么彩礼,主要是给了她也没要。那时候的轿子是我们家雇的,当时还是挺贵,得几十块钱,因为轿子最起码得有四个人抬,再加上前面还有领道的,具体的我也不怎么知道,都是我父亲一手操办的。

我记得当时我和老伴儿一人做了一身新衣服,我就是一个裤褂,那时候讲究穿长衫的大褂子,那件衣服是深蓝色的,然后我又买了一个礼帽,配起来可精神了。而我老伴儿当时穿的也是平常的花衣裳,那是她们家给她的陪嫁,当然那些嫁妆里面,还包括一个小箱子还有一个梳妆台。

那时候娶老婆不像现在,现在娶老婆要花很多钱,但是那个时候不用。那会儿虽然我是一个比较精神漂亮的小伙,但是因为家里比较穷,所以简单办了一下就算完事儿了。当时也办酒席了,不过具体办了多少桌就不记得了,我只记得当时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在我家,我们请别人来做的菜,具体请的谁,都有什么菜我都记不清了。当时很多事情都是我父亲主事儿的,因为当时我还在国民党军队里面,只准了三天假,多一天都不给,我根本顾不过来。

婚礼

骑马迎亲

我们那时候的婚礼不像现在,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西方式的婚礼了,省事儿、洋气。我们那个时候还得遵守老规矩,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的,都是传统式的婚礼。

我记得,结婚那天,在我老伴儿下轿子之前,我得先用箭射轿门,然后她才能下轿子。随后她还得先跨火盆②才能进门。在这之前,要先在火盆里倒酒,然后再跨,据说这是有讲究的,叫“旺旺腾腾、红红火火”。在这中间,会有过来的长辈,一直在旁边说一些吉祥的话。我老伴儿跨过火盆之后,会交给我一个红绸子,我们俩一人拿着红绸子的一端进大厅,这样婚礼也就正式开始了。

当时有主婚人站在那儿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之类的话语,紧接着就是送入洞房了。我依旧是用那根红绸子牵着她走进我们的洞房里。那会儿还有红盖头呢,所以还得在洞房里掀盖头。那个步骤我到现在都记得,就是用射轿门的箭挑开红盖头。那盖头就是浮搁在头上,一掀就开了。直到这时候,我跟我老伴儿才总算是见到面了。

说实话,她给我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好,个子太矮了,而且眼睛也不大。我记得当时把她的盖头掀下来之后,我们谁都没说话。我们都是第一次结婚,都害羞,所以也没顾上看她化没化妆。我就记得我们的床上当时撒了一堆东西,有枣、花生、桂圆还有瓜子,其实就是寓意着“早生贵子”。在我们入洞房之前,会由那些上有公婆父母,中有丈夫,下有儿女的女人来给我们铺床,那些东西就是那时候放上去的。当然了,睡觉的时候,得把那些东西拿出来,要不咯得慌。

爱人,帮我撑起家庭

有的时候我经常会一个人默想,我怎么会这么幸运,得到了这么好的妻子?我越来越有一种强烈的感受,王玉静,是我一辈子都想好好珍惜的人。

从结婚到现在,我就没发现我老伴儿有什么缺点甚至小毛病,她的性格很好。平时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就是爱干家务。她上班的时候,下了班回来通常是先找炕头歇会儿,等来了精神再干活。她一天到晚不管有多累,都抢着干活,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从来不会偷懒。

她平时不是特别爱说话,也不会织毛衣,我的那些毛衣都是我闺女给我织的。我闺女小的时候,根本没有毛衣,所以我那会儿也不穿毛衣。等到后来,我闺女长大了,就是我闺女给我织了。

我老伴儿的脾气特别好,所以她在工作上也没有什么特别不开心的事情,跟大伙团结的都挺好的。之前她在家还没去上班的时候,跟周围的邻居相处的也很好,没跟别人吵过架,也没受过气。我在外面工作的时间很长,平时没太多的时间留在家里,但是我老伴儿很支持我的工作,从来没跟我抱怨过什么。

那时候一个月的生活费就靠我一个人的工资,我留下够自己生活费的一部分钱,剩下的就全部都交给她了。等她上班了,钱也还是都交给她来管理。那时候她也刚好上班挣了工资,家里的条件也稍微好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