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惠”及人生--李宗惠回忆录 第23节

点击:

日本邮票展

日本磁卡展

原北京市档案局局长王国华同志观展后签名

日本驻华大使谷野作太郎观展后签名

记得在北京大学展出后,徐昌华教授的夫人董老师来电说:“昌华看了你的邮票展很有启发,他让我把他多年来与日本人来往信件上的日本邮票给他整理出来,这一下我可忙了。”

在第二外国语学院展出后,有的老师说:“你办的邮票展可给我们老师找事了,只要学生看到我们收到日本人的来信就追着我们要邮票。”

在日本宣传中华文化

中国门票文化展览

日本人很喜欢中国的文化,想看中国的风光。他们很喜欢中国的饮食,我们说日本人有料不会理,中国人缺料但是会理。在新泻,我自己住的时候,总是一边给他们包饺子,一边向他们介绍中国文化,很有乐趣。我给他们讲中国的姓氏,从我的名字谈起,很快就能拉近距离。日本的饭菜也很好吃,我喜欢吃生鱼片、寿司这些东西,有的中国人吃不下去。

为了介绍中国文化,我特意在国内买一些剪纸带去日本办剪纸展。都是很代表中国文化传统的,有三国志的、十二生肖的、四大美女的、京剧脸谱的、红楼梦的,还有清明上河图的。觉得不够的时候,就到横滨中华街卖中国剪纸的地方去看一看。然后给大家讲解,介绍每个的由来,具体的故事。因为我是为了传播中国文化,不是为了销售和贩卖,所以展览办完就把这些剪纸送给那些非常想买作品的人,他们非常感动。记得有一位老太太,都80多岁了,每天都来,非要这个十二生肖。她是个基督徒,过去留学英国,一个人住在老年公寓,对我也非常好,总是给我带些吃的东西。老太太对中国文化展览非常喜欢,也是热爱和平的人。

中国门票文化展览 除了剪纸我还办过门票展,比如北京颐和园的,北京天坛的,还有公园的风光明信片。通过门票不仅可以介绍中国的风光,还可以看到中国的发展。因为过去的门票质量很差,只是很简陋的写一个价钱,好比说天坛三毛,颐和园五毛。现在的门票越来越讲究了,上面除了有价格和图案,还有具体的介绍和说明。

我还在长冈等好几个地区办过汉诗展,很多日本朋友都帮我联系,长冈市市长也亲自向我表示感谢。

日本人看了也认为是宝贵的资料。

展出的有令人怀念的往昔邮票,让我大饱眼福。

同时,我也发现:通常顺手使用的邮票,竟然如此完满地表现了日本文化。

向李先生表示感谢。

国际交流基金会

加藤刚

99.4.14.

日本朋友观看展览后的留言

 

新泻情缘

我去了那么多次日本,其实最想去新泻看看,可是一直没能遂愿。

在上大学期间教我们日语的日籍女专家儿玉绫子是新泻人,日语专业的人几乎都知道日本新泻出美女。儿玉绫子的妹妹儿玉洋子是人民大学的日本专家,1962年我又调入人民大学与儿玉洋子相识。姐妹俩确实长得很标致,不愧是新泻美女。

无独有偶,大学时期与日本青年通信,我收到的第一张明信片是一位新泻美女身着和服,头盘发髻,两膝跪在榻榻米席上,侧身观赏窗外美丽的焰火,不由得心中产生了将来有机会去日本一定要到新泻去看看的想法。

遗憾的是前四次在职期间一直没能得到机会,当时心想这辈子可能与新泻无缘了。后来我在使馆教育处主管新泻县一块儿的工作,曾有过一次机会,但是正值寒冬,领导说这个时候去的话怕下雪回不来,因为新泻县是有名的雪国。因此就一再错过。

计划跟不上变化。退休后,竟然到了长冈,新泻县的第二大城市。而且一待就是五年之久,大大地圆了我几十年来的梦想。新泻号称三白:米白、雪白、女人白。新泻的米,质量上乘,吃起来口感很香。新泻又是雪国,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所写的《雪国》就是取材于新泻县的越后汤泽。美女多,自然不用多提,除了新泻还包括东北地区的秋田县也有“秋田美女”之称。我在使馆工作期间,曾到访过秋田大学。宴会上,有位教授问我:“你到秋田看到秋田美女了吗?”我问他:“为什么秋田美女多?”他说:“因为秋田米好。”我说:“那你们吃的什么呢?”他说:“我们也吃秋田米。”我说:“那,你们都是美男子啦!”惹得他们轰堂大笑。美女多与水土和饮食分不开也是事实。

新泻县的长冈,每年8月2日到4日,连放三天焰火。长冈焰火有日本第一大焰火之称。因此,那几天不但长冈市的大小旅馆挤满了全国各地来的观光客,连周边地区的旅馆也都几乎满员。

得偿所愿

新泻县长冈地区中国的留学生虽然不是很多,但是中国的研修生很多,都是从东北来做裁缝的女工,其实就是劳务出口,但是他们是以研修生的身份去的。当时他们所遇到的问题比较多,生活上的困难,跟老板的纠纷,再就是他们长年在日本都没有真正地感受过日本人的生活,在要回国的时候,就来找我,说想去看看日本人家里的生活,穿穿和服啥的。

长冈地区的中国人基本上都认识我,不管是经商的、留学生,还是研修生,以及过去早期到日本去的。这是有原因的,因为我总是骑自行车去学校,再一个就是在日本有市民大学,晚上我在那里讲课。当地政府跟大学谈好了,需要上什么课,请大学派老师来。所以我就受长冈大学的委托到市民大学任课。每次课程都要提前做宣传,年初就把一年的计划都排出来了,一月份讲什么,二月份讲什么,是谁来讲课等等。宣传册发到每户手里,所以研修生都知道长冈大学有一个中国教授。

在日本做老师比较容易,条件也很优越。例如:我可以随便使用复印机,我要在中国用复印机是很困难的,办公室里卡的很严;教研室里面有牛奶、咖啡、饼干、茶,工作人员给你沏茶,很舒服;出席会议,或者到东京国会图书馆去查资料的车费都给报销;每年的经费也很充足,而且给你买书的钱和一年有一次出国访问的钱。只要你提出的要求合理而且与教育有关就都能实现。

在那儿当老师,我可以安心钻研。主要是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我一般不到远处旅游的话,基本上就是在学校图书馆和市民图书馆。市民图书馆就是对市民开放的,每个地方都有,而且都很大,相当有规模,并且每年更换新的藏书,把旧的书送给市民。大家可以排队领,每人限10本书或者20本杂志。从这方面来说在日本很方便,给你更多的学习机会。

“中越大地震”

“中越地震”中无家可归的人们

 

日本是多地震的国家,所以地震对日本人来说并不稀奇,但是2004年10月23日下午5点57分新泻县的地震达到了6.8级,而且多次出现6级以上的余震,伤者和灾民数已经创下1995年阪神大地震以来的最高纪录,造成的破坏相当严重,那次地震后来被定名为“中越地震”。

据说在震前是有前兆的,但是我没有感觉出来。根据报纸的报道,在一周之前附近的长野县、岐阜县等地区就发现了地震云。说来也奇怪,当时我正在市民会馆跟一个日本人谈话,谈到5点50分左右,不知为什么,我就说今天咱们就谈到这吧,咱们以后见面再聊。其实按规矩来说,那天应当在一起吃饭的。结果一出门就地震了,我正好走到一个广场空地上,周围的房子瞬间都塌了下来,路灯当时都灭了,大地开始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