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与扇子相同,张开的趋势与形状也是“末广”,所以日本人将伞与扇子均视为吉祥物,作为礼品互送。
1990年有一位中国朋友结婚时,就收到了大阪的一位日本友人送来的一把伞,当时我便对那位中国朋友作了说明。因为在中国,无论是扇子,还是伞都不能作为结婚礼品送人的,都是属于禁忌之物。
中国人之所以忌讳扇子和伞,其原因都是由于扇子的“扇”与雨伞的“伞,。字的谐音不好造成的。“扇”与“伞”在汉语中分别读为“shan”与“san”。这两个字在汉语中相同的谐音字是“散”字。“散”字既可读成四声“san”,又可以读成三声“san”。四声“san”散,其意为由相聚而走向分离,三声“san”散其意是不集中、分散。结婚时,如果送扇子或伞便成了诅咒人家“离散”而不是祝贺新婚夫妇白头偕老,所以,在中国人看来是极为不吉利的事。
(三)梨
礼物,除了馈赠一般的日常用品外,习惯上也有送水果的。这一点中国人与日本人从民族的文化心理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的一面。
以水果“梨”为例。日本人结婚时很少有人送水果,当然更不单独送梨。但是探视病人时是可以送水果的,可是不得送梨。“梨”的日语罗马字音为“nashi”,而与“nashi”同音的日语词,有一个是表示否定之意的文语助动词“无”。如果以梨送给病人,就被理解为病好不了,成了不治之症,而不是理解为吃梨除病,送走疾病。这就与中国人把送钟理解为“送终”一样。
按日本人习惯给卧床不起的病人,送上一双鞋,倒是一件很好的礼物。送鞋表示祝福病人能早日下床走路,早日恢复健康的意思。
中国人探视病人时,只要不是单独送梨而和其他水果一起送,一般是没有什么忌讳的。苹果是中国人送礼的常用水果,除了苹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对病人身体有益之外,更重要的是取其谐音“苹(ping)”与“平”字相同。“平”有和平、平安、无灾无病之意。但是中国人没有给病人送鞋一说。
“梨”在汉语中发音为li,与“离(li)”发音一样。“离”字有分手、分开、离别之意。所以中国人习惯上两个人不同吃一个梨,表示两个人永远在一起,不愿互相分离。
(四)花
日本人特别喜欢花,这可能由于日本人有一种酷爱自然的心情所致。同时,因花的品种不一,颜色不同,千姿百态,各有风采。日本人还认为,不同的花具有不同的个性,最能表达人的悲欢离合的心情,用花寄托不同的情感最适宜。日本人的这一文化心理渗透到许多方面,体现在文学作品中,特别是和歌与俳句描写花已成为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春天写樱花、桃花、菜花,秋天写菊花、红叶,冬天写柏花等等。男女穿着的和服上,多半带有花的图案。房间里的屏风、拉门,墙上的壁画,生活中使用的器皿,所有这些上面又多半以花装饰。除此之外,日本人家庭里又大都摆有插花,这一切都体现了日本人喜爱花的文化心理。
由于这一文化心理,日本人以花作为礼物互送,当然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所以遇上喜庆之事,送花者甚多。据我所知,每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期间,我驻日本使领馆都会收到日本各界友好人士送来的许多花,以表庆祝。但是日本人不喜欢全然盛开的花,问其原因,盛开就意味着即将败落、凋谢。日本人选购中国画,也不喜欢买那种全然盛开的特别鲜艳的牡丹花。当然樱花除外,日本人喜欢盛开的樱花,樱花代表着日本人的气质,说开就开,说落就落,坚定、果断,有一种男子汉的气慨,表现出一种武士道的精神。蔷薇花是作为生日诞辰花。它是爱与喜、美丽与纯结的象征,特别是送给女性更是上品。因为人们将圣母比做“纯洁的蔷薇”和“神秘的蔷薇”。
日本人喜欢送花也不是不分花种,不分场合。吊丧时,对死人一般送白菊花、白百合花为宜,可以带上一点黄菊花或紫色菊花,或者送故人生前特别喜欢的花。日本每年举办的菊花人形展,就是用菊花来组成历史人物的。对此,有的中国人不了解。记得有位中国人曾给一位生病住院的日本留学生送去了菊花,招致人家的不快。
日本人在探视病人时也喜欢送花,但是此时所送的花是鲜花,是剪下来的花束,而绝不能送盆花、带根的花。因为有根的花,其“根”字在日语中读音为“nei”,“带根”就说为“necuku”。在日语中有一谐音词是“neziku",其意思是睡着、卧倒,可引伸为久卧医院、长眠不起等。当然是极为不祥的意思,为了避开这一不吉祥的谐音,所以不能以盆花、带根的花去探视病人。
再有,送给病人的花不能是香味过浓、刺激性强的花。特别是对患有哮喘、气管炎病症的人。也不能送易于凋谢的花或花萼易脱落的花,因为象征着不吉祥。大红色的花也不能送给病人。
另外,因为“九”在日语中与“苦(ku)”字的发音相同。“苦”当然是人们所不喜爱的字眼。“四”的发音与“死(si)”相同,自然也不好。而仙客来花在日语中读为“sikuramen”,即包含“苦(ku)”又包含“死(si)”的音,所以送花以不送仙客来为宜。
山茶花也是日本人所忌讳的花。山茶花因为花落时,似如断头,凋落时不像其他花一片一片的脱落,而是整朵花连着一齐脱落,所以视为不吉祥。断头在日本人看来,不仅代表着死的概念,同时也是被革职的意思,因而日本人忌讳山茶花。
花虽然很美,为日本人所喜爱,但是世界上没有永不凋落的花。由于花的寿命极短,所以在日本人中间,以花来命名的人很少。除了百合花表示圣洁、纯真,菊花一年四季都开,有人采用之外,以其他花命名的人,可以说难以找到。
中国人一般没有送花的习惯,但是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也逐渐兴起以花送人。目前主要是用于向来我国访问的贵宾献花,以表示对他们热情欢迎;向英雄模范人物献花,表示对他们英雄行为的崇敬;向演员献花,表示对他们的表演致以谢意。而在日常与亲朋好友交往中,送花的尚不多。但是,中国人对花的喜爱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情深意长。自古至今从文人墨客到民间百姓都喜欢养花,赏花。春天的迎春花、玉兰花、桃花,入夏后的牡丹花、玫瑰花,秋天的菊花,冬天的梅花以及终年长青的各种兰花,都为人们所喜爱。梅花、菊花、兰花等也早已成为中国文人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以花喻人、以花寄情的名诗、名画不胜枚举:例如梅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人们赞颂它高洁、坚毅、谦虚的品格,愿像梅花一样做一个不怕困难、不畏风雪、品德高尚的人。兰花以香著称,有“国香”之美,形象高雅,喻为“花中君子”。形容友谊之真挚为“兰交”,良友称为“兰客”,人们还经常喜欢将画有兰花的画送给友人。
中国人还喜欢以花为主体,配上其他景物来表达某种含义,传递某种感情。如菊花代表吉祥与长寿。将菊花与喜鹊配在一起的图案,刺绣在枕头上、床单上送人,表示“合家欢乐”。将菊花与松树配在一起,则表示“益寿延年”。梅花与喜鹊配在一起,谐音表示“喜上眉梢”。其他,还有将美丽的花卉刺绣在手帕上、合包上、书包上、头巾上馈赠给自己的亲友,在中国也是常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