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惠”及人生--李宗惠回忆录 第43节

点击:

“忠”:儒学忠君思想是君臣关系的核心。

据查,1987年,日本三省堂编修所编的《简明人名辞典》(日本编)收录的日本人名计13000条。其中取“忠”字命名的日本人有210个,即占2%强的比例。这些人物中又多为军人、大名、武将、官人。忠臣、忠国、忠夫、忠雄、忠永、忠贞、忠行、忠絮、忠一、忠贤、忠顺、忠常、忠实、忠邦、忠德、重忠、良忠、信忠、纯忠、尚忠等。这些名字很为普遍。日本人崇尚“忠”,歌颂“忠”,从大化革新到明治维新长达1200年的封建社会里,所培养的武士道精神就是这种思想观念。明治维新之后,直到大正、昭和年间,依然提倡的是这种道德观念。

“义”:儒学五常之一。既表明君臣关系,又是作为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

同样查1987年日本三省堂编修所编的《简明人名辞典》(日本编),其中取“义”字命名的日本人有225人,比“忠”字占该辞典的比例还要大。义一、义忠、义信、义雄、义男、义郎、义太郎、义大夫、义亲、义纲、义理、义荣、义人、义道、义长、义则、义勇、义久、义彻、义知、忠义、重义、信义、尚义、直义、正义、师义、顺义、赖义等等数不胜数。日本人在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视“义理”,以“义”维系人与人的关系,以“义”保持人与人之和平相处。

“孝”:儒学倡导的正人之本,“孝慈则忠”。

取“孝”字命名的日本人,如孝敬、孝子、孝雄、孝太郎、孝夫、孝义、纯孝、久孝、孝和、昌孝、重孝、惟孝、实孝、信孝等也为数不少。但是,不如“忠”字、“义”字者多。这正是体现了封建社会的君、臣、民(父子)这三者之关系。天皇为君,名为“垂仁”、“仁纯”,臣民要“忠君”、“忠国”、“忠义”。

“孝”要服从于“忠”,服从于“义”。

名字与性别之别

1984年8月间,《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将日本遣隋使小野妹子报导为女性。这则消息曾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当时正在日本神奈川县短训的中国留学生一行11人,为此还写信给人民日报社,请予更正。

日本女性以“子”而命名确实是一个特征。幸子、整子、恭子、敏子、文子、嘩子、律子、晶子等等。但是,古代以“子”命名的人,有很多不是女性。比如6世纪的中央豪族中臣镰子,传说中的菟道稚郎子(他是第十五代天皇应神天皇的皇子),7世纪的苏我连子、苏我马子,一直到明治时代神道家里住宗子、电气工学家中野初子、昭和时代的画家川端龙子等等。这些人都是男性,而不是女性。

近代明治维新以后,受西方之影响,日本女性的名字起奈、香、纱、美的增多,还有枝里奈、麻里香、安奈、亚梨纱、濑罗美等等。但也有例外。日本著名的物理学家,197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江崎玲於奈是男性,而不是女性。

日本男性名字最典型的是用“郎”字。太郎、次郎、一郎等,两个字组成的名字。后来发展为荣太郎、清一郎、寅次郎等三个字组成的名字。男性名字多半表现出男子气质,如:安雄、胜男、正茂、勇、久武、诚、赳夫、秀树等。但是,又决不能以我们中国人的感觉去判断日本人名字的性别。满贞、喜美、芳、正香、英等,这些名字,中国人看来可能是女士名字,可却常为日本男士所使用。奥田正香是日本实业家;渡边喜美是国会议员,原日本外相渡边美智雄的儿子。相反,中国人看来不像女性名字,而在日本恰恰是女性名字。如相原麻木是洋画家相原求一朗之妻,菊岡周是东京艺大名誉教授菊岡忠之妻,大间知信是日本北陆银行专务大间知荣一郎之妻等等。

日本女子除多用“子”字外,用“千代”、“菊”、“樱”、“枝”、“姬”者也很多。虽说名字的使用有男女之分,但事物总有一般与特殊。“秀树”与“静树”看来没什么区别,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第一人汤川秀树是男性,而作家永井荷风的妻子名字就是叫藤荫静树。可见从名字难于区分性别。再则,随着时代的发展,男女用字也有所变化。“镰子”古代是男性用字,如:中臣镰子,现代变成了女性用字,如:芳川镰子是日本大正年问的美女;再如:《枕草子》的作者清少纳言,《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二人也均是女性,可从字面上很难确诀是女性:“少纳言”与“氏部”都出自日本的官名。

名字与辈分、次第

日本人虽然不像中国人那样家族观念很强,但是从人名中依然能反映出家族观念来。它是通过用相同的汉字或相同的字音来完成的。

从辈分讲,中国是一辈一字,不同辈分用不同字。以我家族为例,我名宗惠,我之同辈皆取其“宗”字。宗恭、宗宽、宗信、宗敏、宗和、宗海、宗普、宗昆等。我之父辈名字皆取其“凤”字。凤仪、凤朝、凤彩、凤瑞、凤刚、凤田、凤举等等。

中国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孔氏家族。据载记,孔氏家族代代用字都有规定。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又赐孔氏家族30个用字。1920年孔氏家族第76代衍圣公孙孔令贻又在乾隆帝所赐30字之后,后续了20字。因而孔氏家族后裔,不论走到哪里都可知道自己系孔子之子孙,是哪代之子孙。这就大大维系了宗族的亲情与团结。

日本与中国不同。它是用同一汉字将上下辈分联系起来,同辈间通常使用不同的汉字。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将军是德川家康,其后第三代德川家光,第四代德川家纲,第六代德川家宣,第七代德川家继,第九代德川家重,第十代德川家治,第十一代德川家齐,第十二代德川家庆,第十三代德川家定,第十四代德川家茂。其中第二代德川秀忠,系德川家康第三个儿子,为了缅怀丰臣秀吉而取名秀忠,第五代德川纲吉也有点不同。第八代德川吉宗,系德川家康第十个儿子德川赖宣之孙,原名为德川赖方。第十五代德川庆喜,系德川齐昭之子,原名昭致,后改为庆喜。室町幕府将军家足利,除第一代将军名为足利尊氏外,第二代足利义诠,第三代足利义满,第四代足利义持,第五代足利义量,第六代足利义教,第七代足利义胜,第八代足利义政,第九代足利义尚,第十代足利义植,第十一代足利义澄,第十二代足利义明,第十三代足利义辉,第十四代足利义荣,第十五代足利义昭。第一代将军足利尊氏其名是后醍醐天皇所赐。足利是源氏分支,为源赖义长子源义家之孙义康之后代,因而后续也均取“义”为名。

同辈的次第表示,许多日本人是用太郎、次郎、大郎或一郎、二郎、三郎、四郎,或用清一郎、义二郎、英三郎等等。日清制粉的创始人正田英三郎排行老三,长兄叫明一郎,老二叫建次郎。但是也有许多不是家族人,外人从名字是分不清排行顺序的,甚至会产生误会。如正田英三郎之父名为正田贞一郎。著名的棒球手铃木一郎,虽名为一郎,其实论排行,他不是老大,而是老二。其“一”字是从祖父名字中取来的,以示受祖父之宠爱。这种情况在中国人的习惯中是忌讳的。中国人的小辈名字是不得占用长辈名字的字。由于日本人同辈人的名字没有严格要求,所以同辈分的排行顺序自然外人难以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