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惠”及人生--李宗惠回忆录 第44节

点击:

日本人男子一般是从父亲或祖父名字中,取其一字或同音字入名。女子则从母亲或祖母名字中,取其一字或同音字入名。日本皇后美智子,其中“美”字是取母亲富美子的“美”。美智子的妹妹也取其一字叫惠美子。有的取其同音字。母亲名叫菊枝,女儿叫知惠。菊枝的枝与知惠的惠,在日语中读音相同。

名字与情感称呼

名字的称呼方式与文化也有着密切关系。它表现人的种种心情。爱称通常是用于同辈间,或对下辈、下属人的一种称呼。日本人表示对他人的爱称,一般是使用接尾词“ちゃん(qiang)”翻译成中文可译为“阿”或“小”。日本影片《水晶之恋》中的主人公,男主人公姓大珑名勉,其爱称用“阿勉”,女主人公姓山田名鞠,其爱称用“小鞠”。他们俩的名字都是单字,其称呼简单。如果是双汉字的名字,如:纯子、幸子、浩子、信吾,通常取名字中的上位字,而称小纯、小幸、阿浩、阿信等。三位字组成的名字,如:八五郎、兼三郎、文治郎等取其第一个汉字,称阿八、阿兼、阿文等。日本人对中国人表示爱称时也同样用这种称呼方式。我的小孩李新宇,日本人常常叫他“阿新”,用以表示亲昵。

另一种方式,直呼名字也是一种爱称。铃木文雄就称文雄,田中太郎就称太郎。表示亲昵的特殊方式不拘一格。日本共产党总书记德田球一在世时,党内人土呼他为“德球”。日本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生物学家山本宣治在世时,人们称他为“山宣”。这种取其姓首,又取其名头的称谓,应该说既表示爱称,又表示尊敬。正如,同辈间有的人早上打招呼用“おす(osu)”取其“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的一头一尾一样,以表示亲昵。

中国人表示爱称与日本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一般是省去姓而直接呼其名,如:姓王名丽京,就呼“丽京”;姓张名文生,就呼“文生”。再有,年幼者名字为双汉字的,可取其最后一字,重复称呼用以表示爱称。如:姓郑名淑媛,就叫“媛媛”;姓马名亚丁,就叫“丁丁”。名字为一个字者,如于萍,一般呼“萍萍”即可。名字前加“小”字也表示爱称。通常是名字为一个汉字者居多。姓田名丽,叫“小丽”;姓胡名芳,叫“小芳”。表示特别亲昵而不拘一格者也有。如: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周围人称他为“朴老”。按习惯,“老”字一般用于姓上,称为“老赵”或“赵老”,而与名字一起使用则不多。

名字与称呼的名堂显然不少。

名字的文化可谓博大精深,远非一篇文章、一本书可以概括全面。再简单的名字也有其文化。“太郎”、“一郎”这样简单的名字,多半包含着其父母想“次郎”、“二郎”乃至“三郎”的心愿。名字是历史的产物,自然留下了历史的印迹。名字是由人起的,自然又记录着不同时代不同人的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名字的文化内涵也就愈加深厚。它作为表示人的尊严这一含义也愈加受到重视。

日本人的姓名读音比较复杂、难读是公认的。如果读错了人的名字,肯定会引起对方的不快。初次见面,收到对方的名片,你如果漫不经心或任意摆弄,将被视为对对方的不尊重。《东史郎日记》里记有一段他在从军的路上,与恋人春子绝交的原因,其中写道:“一天,有封给我的信上,我的名字‘史郎’有涂改过的痕迹。我很生气。那以后就再没回信,因为我很不满意……我认为她的做法很没礼貌。这件事使我们绝交了。”可见,名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之重要。中国人同样重视自己的名字。名字不能乱写,更不能倒写。如果在名字上划上X,即表示将其人打倒。“文化大革命”期间,打倒XXX都是将名字划掉。判处一个人的死刑,也是在名字上划上一个√,表示将其人勾掉。

日本人对名字的重视程度之甚,还表现在起名字的要求上:最初,名字是由家人自己起,后发展成请人起,现在,不少人到外面请专业人员起。开始是对字的考究,喜欢左右同形的文字,如春、吉、幸等字。认为这些字将会带来吉祥。忌讳那些不吉祥的或给人带来厌恶感的汉字。如危、幽、毛、困字等。后来,发展为不仅重视字形、字义,同时也注意字音:字音要优美动听并表现出舒展从容来。从字形、字义、字音,又发展到连字的笔画也加以考究的地步了。小孩出生后的第七天,日本有的地方还要举行命名典礼。那天要宴请亲友,用白纸写出孩子的出生日及名字悬挂在灶龛处,公之于众。总之,日本人很重视名字。

研究姓名的姓名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强对日本姓名学的研究,不仅是为了获得有关日本人姓名知识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对研究日本民俗、日本文化有着重要意义。从而帮助我们进一步对日本国、日本人的深入了解。读懂日本人名是读懂日本文化的一种手段,为促进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1.森同浩著。日本人の名字事典.束京:日本產業出版社,1998

2.高梨公之著,名前のはなし.束京:束京書籍株式会社,1986

3.新村出等著,广辞苑,束京:岩波書店,1980

4.郭锦桴著,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日本人与松》

日本是一个岛国。日本人生存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之中,对大自然有一种特殊的依赖。热爱大自然,融于大自然,这一观念一直贯穿在日本人的思想中。

在日本国无论你走到哪里,从北方的北海道到南方的冲绳,全国3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都能看到长着郁郁葱葱的松树。松树遍及日本全国已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日本明治时代的地理学家、倡导国粹的日本主义者志贺重昂对于松树可谓情有独钟,极力赞美松树之美,并将日本称之为“松树之国”。

松树不但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的树木,而且早于人类出现。约距3亿年前的古生代地球上就已经出现松柏树木,经过中生代,到了新生代的后期地球上才出现人类。日本这片土地也不例外。因此松树自古以来就伴随着日本人的生活。日本树木中以松树最多,其种类逾百种。松树被列为古树、名树,全国有1500多棵。高砂的松树、住吉的松树、武隈的松树、曾根的松树、嫩叶的松树、唐崎的松树、磐代的松树等等,举不胜举。

每棵松树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有许多典故和传说与松树有关。流传于石川县的民间故事“仙人树”就是一例。内容是讲述从前有个大户人家雇了一位小伙计,这个小伙计有个最大的梦是想成仙,认为成了仙就能腾云驾雾、任意翱翔太空。可巧这个大户人家的院里有一棵大松树,人们都叫“仙人树”。小伙计每天干完活后都面对“仙人树”发呆。按照契约小伙计在这个大户人家干满7年。大户人家知道小伙计有成仙的梦想,就让小伙计去爬那棵大松树,想借机害死小伙计。小伙计爬上树以后,这家的主人让他一直爬到松树的最顶端,并且命令他手脚松开。可当小伙计松开手脚后,突然松树枝弹跳起来,一下子把小伙计弹上了天空。小伙计不由自主地、轻飘飘地飞到了山的那边,果真成了仙。这家主人大为吃惊。随后,他也效仿小伙计想成仙,结果从树上摔了下来,一头撞死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