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惠”及人生--李宗惠回忆录 第56节

点击:

无论翻译,还是口试,再采用选择题方式进行测试,恐怕有所不甚适宜。这样一来,对评分来说,是比较难于操作的。但是,我们从外语教学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讨论,能够制定出科学的评分标准,达到最后的统一。

《国际日语水平考试》这股风不仅给大学日语教学、考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而且对我国整个日语教学都有一些不良影响。有的院校有的老师以有多少学生通过了他们的考试,作为衡量自己教学好坏、高低的标准。社会上的日语学校,中央电视合播讲的《标准日本语》教材,其自测练习部分与每册书最后的模拟测试都是近似于《国际日语水平考试》的方式。作为母语教学,不必要求翻译表达的测试练习,但是作为外国语教学是不可取的。据说,英语教学曾一度受“托福考试”的影响,但由于引起了英语同行们的注意,后来作了纠正。

《从大学日语……》

我们大学日语界的同行们也应就此作一总结,不可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地走下去。学习他人之长,不可追新潮,不可赶时髦,外语教学要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之路。实际上,我们中国老师有我们中国老师的优势。在听、说、写方面,日本老师有他们天然的优势。但是,中国老师教中国学生,对学生在日语学习中的难点所在最了解。通过中日两种语言比较,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类错误,其原因掌握得最清楚。仅以日语汉字读音为例,对中国学生来说,哪些日语汉字读音容易掌握,哪些不容易掌握,中国老师一般要比日本老师心中有数。日本的汉字是从中国传入的,源于汉语,其音、其义都受汉语字音、字义的影响。因而,这点对中国人学日语有其方便的一面,中国老师讲起来也得心应手。比如说,広、宽、弘、宏、敞、博、洋、浩、洪……,这些日语汉字在日语中,都可读“匕口シ”。其原因是汉字原义都有表示广大的意思,“邦”与“国”的词义相同,故在日语中都读为“ク二”。中国老师讲起来,可谓轻车熟路,中国学生学起来,容易理解掌握。讲语法也是如此,比如:“らしい”与“よう”的区别,中国学生经常容易用错。有的日本老师虽然通过日文例句反复讲了好多遍,有的学生依然不清楚,一用就错。可是,我们中国老师一点“らしい”是用于“真的”、“相符的”;“よう”是用于“假的”、“借用的”。如,男らしい彼(男子汉的他),男のような彼女(假小子的她),仅仅这么一讲就不会出现“彼女は全く男らしい”(她真是个男子汉的)病句。讲语法表示否定时,也是一样,只要与汉语表示否定的“不”、“没有”联系起来,对照进行理解,学生顿时就会明白其用法。可是,日本老师有的不会汉语,有的虽会汉语,尚达不到用汉语教学的水平,结果只能通过日文例句反复进行讲授,造成有的学生听了半天,依然是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讲翻译课,特别是日译中,中国老师更是要比日本老师高出一筹。中国老师有中国老师的长处,日本老师有日本老师的长处。我们要学习他人之长处,但不可妄自菲薄。应该结合我们的实际,博取众长,兼收并蓄,为我所用。以使处于世界纪之交的大学日语教学能更上一层楼,对未来21世纪做出更大的成绩。

《让日汉双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辞书出版与发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仅就日汉、汉日双语辞书而言,其出版发行不下数百种,为我国的日语教学与科学研究,为对外交流,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对辞书的要求不仅品种多样,而且质量上乘。纵览日汉双语辞典,毋庸讳言,虽版本各有千秋,但很难让我们全然得到满足。一部好的双语辞书,需要具备的条件很多,不言编排设计、技术处理,首先应当选词科学、适宜,注音标准、无误,释义准确、周全,译文贴切、通达,例句典型、实用等等。

词条的收入数量是判断辞书规模的一个标志,日汉双语大型辞典,词条一般为10万条以上,中型词典为5万条以上,不足5万条者视为小型词典。辞书质量的高低,不取决于规模的大小。所选的词条是否科学、适宜,哪些应该收入,哪些不应该收入是决定辞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而,选词时对每一词条都需要逐一加以认真的思忖。

日语的“あぉせん”(AOSEN),有两种汉字表记方式:“青銭”与“青線”。

“青銭”:1768(明治5)年初,铸的青铜钱币。指的是“宽永通宝”。

“青線”:①蓝色的线。②“~区域,即“蓝灯区”之略。在红灯区周边,从事卖春的饮食店街。警察在地图上用蓝笔标注,故得名。

日汉双语辞典有的只选入“青钱”而没选“青線”;有的则二者皆无。

日文原文辞典如何呢?

如表所示,上述日本原文辞典中只选“青線”的有《言泉》、《日本語大辞典》;只选“青銭”一词的只有《広辞苑》,其他两种辞典二者皆选。

再如,日语形容动词的“~的”的词計画的“積極的”、“知的”等作为单项词条,列入了日汉辞典,但“営利的”、“平均的”、“病理的”等词,却未列入日汉辞典之中。

日汉双语辞典的词条应以日本原文辞典作出选择,汉日双语辞典的词条应以中文原文辞典作出选择。同时,选词也要注意统一性。鉴于所存在的问题,对所选词条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推敲。

辞典的标注读音应准确无误。这是基本的一条。对日汉双语辞书来说,尤为重要。日语汉字的读音变化万千,因而来不得半点马虎。

“合札”一词在日语中表示存物牌之义,其正音应读“あいふだ”(AIFUDA),可有的日汉辞典,竟然标读为“あいさつ”(AISAT-SU)。

“青泥”一词的读者,正音应为“あおでい”(AODEI),可是有的日汉词典却标读为“あおどろ”(AODORO)。

再如,“操作”与“造作”的读音

如上表所示,“操作”应读“そうさ”,而有的日汉词典注为“そうさく”;“造作”有两种读音,但用法不一。“造作付”应读“ぞうさくつき”,形容词“造作ない”应读“ぞうさない”,而有的日汉辞典“造作”只标注出“ぞうさ”的读音,显然值得商榷。

辞典标注词性,要求准确。这也是基本一条。一词多性时,应标注齐全。否则会造成误导,使之误用。

学生的作文中,曾出现过“桜が満開した”这类句子。

“満開”是名词、形容动词,不能构成サ变动词使用。之所以出现这种错误,究其原因,辞典中存在问题。

不仅中国人编的辞典有误,有的日本原文辞典也存有问题。《言泉》、《日本语大辞典》、《国语大辞典》、《広辞苑》没将“満開”列入サ变动词,而三省堂的《広辞林》却将“満開”列入了サ变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