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淑”质英才--孙淑琴回忆录 第10节

点击:

最初孩子还不愿意考工作,想再考两年大学。可是我和丈夫分析着,当时这高考录取比例这么低,想要考上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者,这地区的教学质量也不是很好。那时候的前门区、崇文区和宣武区,宣武区最次,而前门区和宣武区又离得近些,崇文区稍好些可也不是太好。好些的是东城、西城,最棒的是海淀。如何个好法我也说不清楚,只是同样比例的孩子考大学,人家录取百分之二三十,别的区可是不行的,在学习这方面真的是比不了。那就我们这两个孩子来说,要想考上大学,也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样一番斟酌,我们便劝慰着儿子,先去参加设计院的考试,考中的话就先去上班,将来还有考大学的机会,等录取比例提高了再去。而这两年自己的学习也不要放下,一边学习一边工作。这样,儿子才踏踏实实地去工作。考上以后,儿子觉得这个工作干得还不错,能够做好了。况且设计院里也有夜大,一边读书,一边学建筑。久了以后,便也把考大学这个愿望放弃了。

儿子从此便安心在建筑设计院工作,而这也确实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他也一直坚持,直到以后也便始终安定在了建筑设计院。

女儿的高考及工作

我的女儿比儿子小两岁,参加高考就比儿子晚了两年,大约是在1982年或1983年参加的高考,但即使是这样,在当时的情况下,想要高考中第也是极为不容易的。而我女儿的高考经历很是波折。

第一次参加高考,女儿距离录取分数线还差23分,当时的心情挺纠结的。我女儿又是个极有主见的人。那时女儿一门心思只想参加高考,目标是重点大学,普通些的学校她还看不上眼。即使北京的重点考不上,那也是一定要考外地的重点大学,像吉林大学、四川大学这些也不错。这些她都报考过,就是结果都是不太理想的。一年两年一直到第三年,女儿一直不懈努力着,始终为了高考而埋头苦学。可说也奇怪,女儿这么拼命上进,却也就是不见些成效。第一年高考差23分,第二年就差了21分,等到第三年却依然还是差着19分。我觉得女儿实在是太倔强了,这么没日没夜地学习像是不要命了一般。可我丈夫也是不管,女儿愿意学就一直让她学,认为她有这个精神,有这个准备,那就让她去考。

前两次高考失利,女儿还没有太放在心上,只是发了狠劲,继续努力学习。可等到第三年一看,只提高了2分,这次是着实有些承受不了。我女儿是个要强的性子,平日里几乎是见不到她掉眼泪的。第三次高考成绩出来以后,她这是头一次哭着回来了,也确实挺让我心疼。我也只得劝慰着她道:“你的性格不是不爱掉眼泪吗?从小和你哥哥吵架也没见你哭过,这会子哭什么啊?”这次的高考成绩委实对女儿打击大了些,竟然让她萌生了放弃的念头,这在以前是绝不会说出口的,更是丁点的念头也没有。我便小心翼翼地询问她的打算,不继续高考,那她打算做些什么啊?女儿这才道出了她也想考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计划。我心里稍放些心,可还是怕她心里有郁结,追问道:“你考这设计学院可是下定了决心的啊!这万一你考这建筑设计研究院没考上怎么办?”我还是得为她做好最坏的打算,而想必女儿那时也是被这连续三次的高考失利刺激大了,说:“那我就考别的,我不考大学了!”这种情况下,我也只得随了她的心愿,既然她存着心思要在设计学院里工作,那也便让她去试试吧。

总之,刚刚参加设计学院考试的时候,女儿心里还是带着些情绪的,心里大约还是惦记着大学的。她考设计院的那次,也是用了心思的。八九十个学生里,她最终得了第二名。回来一听到成绩可高兴了,这口气也总算是喘过去。出成绩的时候,也不知道考得第一名的是谁家的孩子,但是我女儿还是有人认得的。大家就谈论:“这吕志红是谁的孩子啊?谁姓吕啊?”有知道的人就指出来了:“那不是吕工、吕其远的女儿啊。”“哎呦,是他的女儿啊!考了第二名那可真不简单啊……”回家以后,我丈夫将这些话向我女儿一絮叨,这可是让她舒心了。女儿跟我谈心的时候对我说:“妈,我心里面这个疙瘩是一个挺硬挺硬的疙瘩,今天终于化开了。”我说:“你老爸老说你考不上大学,这次你考了个第二名。设计院考试90多人只留下了32个学生,你是这32个学生中的第二名可真不容易。”我还是得提点她一些,免得女儿经历这次之后太得意,忘了以前的挫折教训。好在女儿也是个踏实的孩子,“我也不指望这句话啦,这次考上以后,我就踏踏实实地工作,我得认真学习啦!”女儿这样向我保证着。

正式工作以后,女儿就不在家里居住,而是搬到了设计院的宿舍。而在之后的五年里,和我儿子一样,女儿也在设计院的夜大里面读了五年书,后更是在清华大学续读了本科。在设计学院学画图是件挺难的事情,好在两个孩子也都是知道上进努力的,即使功课学起来费劲,可也都是学得有声有色,在这几年的学习中那也都是名列前茅的,没再让我们费什么心思了。

儿女们成家立业

我的儿子是一直比较让我省心的。学习、工作、就是他搞对象,我也没有太多参与意见。他有他的眼光,有他的想法,要找的是和他共度一生的伴侣。对于这一点,我完全是放任的态度,任由孩子自由恋爱。

等到儿子谈的差不多了,便把女朋友带回家来,跟我聊聊天,让我看看行不行。我一看到那女孩子的面貌就能琢磨出些大概情况,看起来是个挺懂事的孩子。

而之后,儿子在1986年结的婚。婚后小夫妻两个过得挺好,互相照顾,生活挺和美。儿媳妇娘家是地道的老北京,平日里我们不常走动,但是亲家的家庭情况也是和我家一般,都是受过些教育的。儿媳妇很孝顺,平日里对我都是和和气气的,也是个能持家的稳重人。小夫妻俩结婚之后就一直和我们住在一起,大约有13年。再之后,儿子自己买了房子,便搬出去了。1993年儿子儿媳婚生下了我的孙女,比我后结婚的女儿的孩子小3岁。

相对于儿子,我的女儿就又有不同了。女儿的丈夫也是我们的老乡,在关系稳定以后,被女儿带回家来让我看了看,而我之后也拜访了他们家。女婿的父亲是个挺慈祥、和善的人,他母亲也是个好心肠的女人,我和她挺投缘的,而且她心里极为看重我的女儿。考虑到孩子们自己愿意,我们也就随了他们的心意。

女儿是1988年结婚的。结婚之后,设计学院分给女儿一套住房,在白石桥附近,女儿女婿就分出去自己单过了,家庭和睦,互相也不吵闹。1990年生了我外孙女之后就交给了她婆婆看管,一家子都挺顺遂,小日子过得红火极了。

要说我这女儿确实性子倔强。三年高考失利后,和她哥哥一同考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参加工作后,又念了五年的夜大,之后也是没搁下书本。女儿认为夜大到底还是设计学院的老师,算不得正规大学,便还是心心念念着要考清华的夜大。想来也是心中始终没有放下这个大学的梦。这当中,女儿的孩子也已经一两岁了,女儿这要是再在清华读个三五年的,可是要累死人的。我说孩子我是帮她看不了的,毕竟我年岁也大了,长期这样照顾孩子,身体是吃不消的。哪想女儿早就找好了解决办法。孩子的祖母,也就是我的亲家母自愿帮她照看孩子,亲家公和女婿也都是支持她学习。

我细细琢磨了下也想明白了,女婿学习好,是正经的清华毕业的研究生,他姐姐也是个好样的,考得也是北京重点的医科大学。女儿这要强的心气儿怎么能放得下,这一直学下去也算是她自己的决定,我也就支持了。女儿这决定下了,便也就坚持去做。不到2岁的孩子扔给婆婆白天黑夜的照顾,那时不到三岁半的孩子幼儿园是不接收的,可想当时老人是费了多大的心力。而女儿这一读,就又是3年。女儿坚持学习了3年,且在其间的学习成绩还都比较优异。后来工作中也被评为高级工程师。